何增榮 廖偉東 曾麗珍 陳珊珊
(廣東省大埔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大埔514200)
乙型病毒肝炎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1]。在中國,乙肝病毒感染絕大多數始于幼齡期,特別是母嬰傳播。據統計,幼齡感染者中90%發展為慢性,抓好新生兒免疫是目前解決乙肝的根本辦法。避免乙肝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2]。為了解大埔縣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質量和效果,探討免疫接種的有效性,找出可能影響免疫成功率的原因,為防治乙肝制定科學的免疫策略提供科學依據,大埔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5~7月選取2009年出生并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兒童進行免疫成功率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在湖寮鎮、茶陽鎮、高陂鎮、百侯鎮、大麻鎮中,選取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兒童各30名。
使用廣東省統一招標下發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劑量為5μg。出生24h內接種第1針、1個月后接種第2針、6個月后接種第3針為及時接種,第1針超過24h或第3針超過7足月接種均為不及時接種。
依據“自愿免費、知情同意”的原則開展調查工作,對目標兒童采集末梢血0.5mL,使用ELISA雙抗原夾心法檢測抗-HBs,抗-HBs陽轉為免疫成功。
本次共調查163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兒童,抗-HBs陽性146名,免疫成功率89.57%(146/163)。
男檢測78名,抗-HBs陽性69名,免疫成功率88.46%(69/78);女檢測85名,抗-HBs陽性77名,免疫成功率90.59%(77/85)。男女免疫成功率無顯著性差異(χ2=0.19,P>0.05)。
免疫成功率最高為湖寮鎮91.18%,最低為大麻鎮87.50%,見表1。各地區之間免疫成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調查163名兒童中僅8名兒童不及時接種,不及時接種率為4.91%。接種及時性與免疫成功率的關系見表2。
大埔縣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為89.57%,說明接種乙肝疫苗依然是阻斷母嬰傳播、降低兒童HBsAg攜帶率的最經濟有效的手段,效果確切。接種乙肝疫苗雖不能達到100%的保護率,但有文獻認為乙肝疫苗除了刺激人體產生可以檢測到的體液免疫外,還有細胞免疫在起作用,應予以肯定,不能忽視[3]。

表1 不同地區免疫成功率比較

表2 接種及時性與免疫成功率的關系
本次調查結果高于2002年廣東省調查的抗-HBs陽轉率62.18%[4],主要是近年來預防接種工作的逐步規范,特別是2005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將乙肝疫苗納入一類疫苗管理,適齡兒童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接種率和及時接種率都維持在較高水平。
本次調查僅有8名兒童不及時接種,由于樣本量較小,缺乏代表性,難以充分說明接種及時性對免疫成功率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彭文偉,馬亦林.傳染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18-29.
[2]高額,焦富勇,周萍.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血清學效果4年觀察[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1):84.
[3]張宏生.兒童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效果觀察[J].醫學創新研究,2008,9(5):92.
[4]羅耀星,李建基,鄧峰,等.廣東省兒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的策略研究[J].中國計劃免疫,2003,9(5):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