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艷
淺談企業經營業績評價
程 艷
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經營業績評價已成為企業對經營者進行激勵和約束的基礎環節和重要內容,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有效的業績評價將有助于協調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激發經營者為企業目標而努力的積極性。
所謂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是指運用科學、規范的評價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做出真實、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判。目前我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傳統財務業績評價方法、企業價值評價法和平衡積分卡法。
傳統財務業績評價是以利潤、每股收益等指標為主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取得資料、并且易計算,是一種單一指標評價方法。該方法缺點較為明顯,(1)重短期業績評價,輕長期業績評價;(2)重過去財務成果,輕未來價值創造;(3)重有形資產業績,輕無形資產業績;(4)重財務指標體系,輕非財務指標體系;(5)重結果,輕過程;(6)重局部,輕整體。該法未考慮時間價值、風險及對現金流量等。
企業價值就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它反映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其又有兩種方法:一是在上市公司中,常用股價反映所有者權益市場價值;二是用經濟增加值法所有者權益增加值。該法綜合考慮現金流量、資源合理配置等各種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但是缺點是難以客觀反映和計量。因為只有資本市場有效,一個企業的股價才能基本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而在我國,資本市場仍是一個弱效市場,股票市場上投機炒作風盛,股票價格往往會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與企業實際經營業績的關系甚弱,因此股價是很難客觀公正地評價經營者業績。而在采用經濟增加值即剩余收益法來評價企業價值時。就是用凈營業利潤減去所有資本(權益資本和債權資本)機會成本的差額,著眼于企業價值的增加,在評價企業業績時考慮了股東權益資本成本,可以比傳統的評價方法更為真實地評價企業業績,并有利于引導企業追求價值最大化的行為。但它的計算依賴于對公司所有者權益市場價值及其權益成本的計算,而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者的價值、成本和回報要求均是不同的,這就導致難于計算真正的權益資本成本及其市場價值,此外資本市場發展的不健全也使得依據其市場計算出來的經濟增加值指標不完全準確。
1.它關注的是企業未來價值增長的驅動因素,這些因素不僅關鍵而且比較全面,既有財務指標也有非財務指標。因此,它不僅可以作為企業業績評價體系,還被用作企業戰略管理體系,具有企業診斷功能;
2.由于它將企業目標和戰略具體化,使內部各層次人員都很好地理解公司戰略,因此,有利于溝通、協調和集中精力;
3.平衡積分卡是一種開放式結構,企業可以根據其指導思想設計符合自己企業實際的具體指標和權重。
1.業績評價方法沒有全面體現企業創新這一關鍵因素。企業戰略經營的成功,經營目標的實現取決于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保持,而這又有賴于企業持續不斷的創新。而平衡積分卡中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盡管在內部經營過程指標和學習與成長指標中有所涉及,如工藝改造能力,產品設計水平和新產品開發能力等,但仍不夠系統、全面。
2.財務指標體系沒有新突破,卡普蘭所沿用的財務指標主要還是傳統的財務業績評價指標,沒能很好地體現出“新經濟”時期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對財務指標設置的要求。仍以投資者的利益作為財務方面業績評價的唯一目標,未充分考慮其它利益相關者如職員等對業績評價的要求。
從方法優缺點比較得出,用傳統財務評價指標來衡量企業業績,一般適用于傳統企業,且企業所處的外部市場較完善和健全,企業內部對經營者的約束也較為有效的情況。對大型和采用新的高新技術的上市企業,其業績評價與管理應滿足企業管理者及股東的需要出發,即圍繞價值綜合分析,所以企業應當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我們設想可將企業價值評價方法與平衡積分卡評價方法相結合,即以價值創造為戰略目標,以企業價值為財務性衡量標準,從財務、客戶、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對企業進行業績管理,博采眾家之長,取長補短,相信對企業的管理會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