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國 袁布雷
(寧波第二高級技工學校,浙江寧波315010)
近年來我國籃球運動水平雖有一定的提高,但與籃球強國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后備人才的培養方面。CUBA開展以來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籃球競技水平的提高,但總體競技水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在學習、訓練、管理等方面相應的法規和管理措施還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CUBA聯賽的發展和競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對CUBA高水平籃球運動員的培養機制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實為必要。怎樣建立健全合理和形成有效的機制,是CUBA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CUBA現有的培養制度,找出現有機制存在的問題,同時從各機制實踐而得出的績效看培養機制發揮的功能,對產生績效的培養機制加以完善,促進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健康發展。
1.1 研究對象

表1 第11屆CUBA全國男、女八強
1.2 研究方法
1.2.1 現場調查
查閱大量CUBA相關資料,三次赴CUBA聯賽調研,收集CUBA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資料,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1.2.2 問卷調查
問卷的主要內容是運動員在校學習、訓練、生活情況。問卷采用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和郵件回收的形式。發放問卷192份,共回收186份,其中有效問卷180份,回收率為96.8%,有效率96.7%,說明問卷有較好的代表性。
1.2.3 數理統計
對調查、訪問收集的有效數據,按研究目的和內容進行分類,并按照體育統計學和社會調查統計的方法的原理與基本方法,采用SPSS13.0社會學統計軟件和EXCEL2000,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的統計與處理。
2.1 運行機制
2.1.1 人才選拔
CUBA高校招收高水平籃球運動員是在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宏觀調控下,由各省、市、自治區教育廳、體育局協同CUBA高校共同實施。目前CUBA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進入大學前主要是通過參加CUBA選秀、中介聯系、自己主動聯系學校和學校直接與自己聯系等方式確定就讀學校(見表2)。雖然CUBA每年都會舉行暑期訓練營,一些高校教練員會在訓練營中選拔隊員,但訓練營畢竟只是局部的選拔,不能擴展到全國各地。美國NCAA有專門的籃球運動員招生部門,他們的工作是專門負責為籃球隊招收運動員,在招生前到全國各地對有招收意向的運動員進行了解,收集運動員個人、家庭等信息。

表2 CUBA現有主要招生方式統計 (N=180)
2.1.2 專業培養
CUBA運動員認為文化學習不但能提高運動員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并且,即使畢業后不從事與籃球相關的工作,仍舊可以通過所學知識來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見表3)。

表3 運動員對學習文化作用的認識 (N=180)
學生運動員平時要進行籃球訓練和比賽,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必修課程學習,如果與普通生同步上課,難免會影響到文化課程的學習。CUBA高校為解決運動員文化學習的問題,大部分高校采取單獨組班上課的方式進行授課,一小部分高校采取與普通生一起上課,還有的是采取部分課程單獨組班授課。通過對運動員訪談了解到,CUBA高水平籃球運動員為避免比賽影響文化成績的學習,基本上選擇自學,沒有教師對其進行補課,自學不僅效果不佳,同時也花費時間和精力,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運動員的訓練,因此,CUBA高校應組織教師對運動員進行補課,解決運動員文化學習成績不好的問題,進而使訓練更有成效。美國NCAA學校并不會因為比賽或者訓練,或是取得過優秀的競賽成績而在學習標準上對其有任何的放松。如果想畢業,運動員必須要達到攻讀學位所要求的學分。如果運動員因參加比賽耽誤了文化課學習,則學校負責組織輔導課運動員也應自行找老師或者同學請教。
2.1.3 運動技能培養
運動技能培養是一個為獲得好的運動成績,以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為核心的專門化的過程。其目的是為獲得好的運動成績,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籃球運動員具有培養周期長、運動水平高峰期相對較晚以及可以較長時間地保持高水平等年齡特征。據表4可知,CUBA大部分運動員入學前接受系統籃球訓練時間在6年以下,訓練時間較短是影響CUBA運動員運動技能的主要因素。籃球運動員一般要經過10年的系統籃球訓練才能達到運動水平最高峰,從年齡上看,運動員在大學期間應是處在運動水平的高峰期。這對于CUBA對籃球運動員的培養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所以,對大學生運動員加強系統化、科學化的訓練是極其必要的,促使其通過大學4年的系統訓練籃球運動競技能力達到CBA運動水平。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CUBA大多數運動員畢業后沒有從事職業籃球運動,運動員在認真完成教練規定的訓練時間和內容外,沒有或很少想過追加額外的訓練時間和內容。進入NBA是美國NCAA運動員訓練的目的動機,因此運動員在訓練時有較強的主動性,他們會自覺地利用隱性時間進行訓練,提高自己薄弱的環節。因此,本著CUBA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及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宗旨,應對大學生運動員進行一定的動機引導和培養,使運動技能的培養不僅有組織上的保證,更有內部動力的推進。

表4 運動員入學前接受系統籃球訓練 (N=180)
2.2 保障機制
2.2.1 權利保障
我國CUBA籃球隊全年的訓練和美國NCAA籃球隊全年的訓練基本相似,都是圍繞著比賽來決定訓練時間的長短,安排訓練日程。調查可知第十一屆CUBA八強賽的隊伍采用半天學習半天訓練的模式,不占用運動員的學習時間。CUBA高校招收的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大部分是通過免試或降分入學的運動員,文化課基礎相對普通學生較差,進校后又面臨學訓雙重需要及二者不可避免的沖突,如何使他們在正常的訓練同時順利完成學業,是學校與運動員所共同關心的題問。保障學訓結合是對CUBA運動員的一項基本要求,然而這一矛盾似乎始終難以調和,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較完善的解決方案。如果學習得不到保障,必然會影響運動員正常訓練與比賽成績,對其日后就業和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學校相關體育部門要積極主動幫助學生運動員選擇合適的專業、指導其文化知識的學習,為其達到培養目標設計有彈性的學制和有保障的課程計劃。妥善地安排授課時間與課程順序,保障運動員學習訓練兩不誤,協調、解決運動員課程學習與訓練比賽之間的矛盾。
2.2.2 條件保障
CUBA高水平運動員的生活及訓練的條件保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直接影響著訓練水平的提高,影響著比賽成績。CUBA運動員因訓練原因,在體能和生理負荷等方面要求極高,提高日常膳食營養必不可少,在調查的CUBA八強隊伍中,大多數CUBA運動員的膳食狀況一般較差。運動員訓練通常在晚上六點結束,而學校晚餐時間通常在五點半左右,這給學生運動員就餐帶來極大不便,長此以往,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也大大影響訓練的效果。因此,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監督管理、保障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膳食質量與營養支持相當必要。籃球運動訓練是在一定空間、設施條件下開展的課余訓練,硬件設施、場館建設是保障籃球訓練能夠順利進行、開展課余訓練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目前CUBA運動員對訓練場館基本感到滿意,高校場館條件基本上能滿足訓練需要。
3.4 CUBA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標志性成果
CUBA聯賽經過13年 11屆的發展,向CBA輸送的運動員有王晶、韓德君、劉久龍、劉子秋、趙南等10余名球員 (見表5)。

表5 加入CBA球員統計 (N=180)
在2007~2008年CBA聯賽中,清華 “雙子星”劉子秋在CBA的處子秀 15投11中得到 24分,憑借聯賽中優異的表現,參加了這一屆全明星賽,作為特邀嘉賓參加扣籃大賽。山西中宇前鋒隊員魏明亮是CBA職業聯賽第一位研究生球員,曾兩次奪得CUBA“得分王”、“三分王”稱號。其加盟山西中宇的同時也得到了大連理工大學任教的工作,經過雙方洽談后達成協議,大連理工保留魏明亮的工作崗位,待其CBA退役后再去任教。CUBA球員憑借高學歷、高水平籃球技戰術得到俱樂部和高校的青睞。此外,其他的CUBA球員在CBA賽場也有不錯的表現,說明CUBA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的機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與國外特別是美國高校籃球隊的培養機制差距甚大。NCAA每年有40~50名大學生運動員通過選秀加入NBA職業聯賽。如果進不了NBA,學生運動員一般會選擇國外職業俱樂部或是NBA的下級聯盟打球。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NCAA籃球運動員具有很高的運動水平,早在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NCAA運動員雷特納就曾代表美國參加籃球比賽,其培養績效可見一斑。
CUBA聯賽是在高等教育體制、籃球競賽和訓練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對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逐步社會化所作的嘗試。盡管CUBA成為向職業隊輸送人才的主渠道這一目標尚未達成,但CUBA取得的一些績效和成績卻是我們有目共睹的,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與建議。
4.1 CUBA高校沒有建立專門的籃球運動員招生部門,致使對高中籃球運動員信息了解不夠。CUBA運動員在文化學習落后時大多數選擇自學,高校沒有教師對其進行補課。
4.2 保障機制需有效的解決運動員學習、生活、就業等問題,使運動員無后顧之憂,安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去,從而取得更優異的成績。通過激勵措施,使運動員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狀態中,有效地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熱情與主動性,激發其訓練的自覺性。
4.3 對 CUBA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作出詳細的評價,有利于運動員充分認識自己的運動水平和存在價值及競技潛力,從而更好地增強運動員的積極性,對激勵機制形成良性的影響。
[1]姚凱.CUBA為CBA輸送人才的因素分析 [J].體育世界與學術,2007,8
[2]劉海元.中國大學競技體育的發展研究 [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3]張明強.美國高校競技運動運行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4
[4]http://www.cuba.com.cn/www/12/2010-07/22248.html
[5]池建.美國大學競技體育管理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王蕾.中國競技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運行機制研究 [D].北京體育大學,2007
[7]隋曉航.美國大學體育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 [D].武漢體育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