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耀軍
(北京十三陵蓄能電廠,北京 102200)
目前,我國大型抽水蓄能電廠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擔負著為電網供電、調峰填谷及事故備用的重任,為維護電網安全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抽水蓄能機組可稱作電網恢復穩定運行的最后一根火柴。由于抽水蓄能電廠在電網中的重要性,對電廠防御突發性洪水、地震災害及設備損壞等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俄羅斯薩揚水電站特大電力事故,也給抽水蓄能電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不斷增強抽水蓄能電廠科學預防和快速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并且在事故狀態下對抽水蓄能電廠生產系統進行有效的控制,維護電網穩定和社會穩定,已成為抽水蓄能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由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國家電網公司下屬各抽水蓄能電廠均已圍繞應急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目前安全應急管理手段還比較落后,應急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國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電網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置應急預案》、《國家電網公司氣象災害處置應急預案》和《國家電網公司網絡與信息系統突發事件處置專項應急預案》等應急預案的出臺,國家電網公司各抽水蓄能電廠均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通知精神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建立并完善了各抽水蓄能電廠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了應急管理制度體系,為提高應急管理工作的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抽水蓄能電廠雖然建立了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組織體系,初步形成了應急管理制度體系,但應急工作管理制度、各種應急突發事件的預案確定、突發事件的信息報告流程及預案啟動流程還不夠明確。抽水蓄能電廠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工作,檢驗了應急預案及應急組織體系的合理性,提高了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增強了應急預案體系的完備性。同時,應急管理工作必須與當地政府、其他電廠密切配合,充分整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為有效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在抽水蓄能電廠應急管理體系中,對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工作小組的職責也進行了劃分,但分工還不夠細。應急管理體系應明確應急工作小組與具體業務部門的職責關系,要把應急具體工作直接落實到電廠具體業務部門,使具體業務部門牢記所承擔的應急管理職責,避免出現職責不清和相互推諉的情況。
應急管理資源不足,管理不規范,整合力度不夠。單單依靠一個抽水蓄能電廠的應急資源和應急管理工作能力是遠不能滿足應急管理的需要的。應急物資的采購、維護和管理等都會給電廠工作帶來很大負擔。上級主管部門應做好下屬各電廠之間的應急資源管理協調工作,做到各電廠間應急管理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這樣,既可使應急管理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又不會造成應急管理資源的無序儲備和浪費,也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救援工作帶來很大便利。
應急救援工作需要全員參與,重點是危機防范。長期以來,電廠員工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度不高,對公共安全知識、防災減災和自救互救等知識缺乏。員工的安全意識、危機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應急救援、避險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公司各下屬電廠及處于同一區域的各電廠之間缺乏針對某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演練,各電廠的聯動協調能力缺乏檢驗。
應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預警預控。電廠應根據抽水蓄能生產的特點建立相應的預警預控措施,理順預警信息報送和指令下達渠道,做到早發現、早報告,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和擴大。
通過建立電廠預警管理系統,建立相應的預警方法和預警預控組織體系,系統地分析電廠生產范圍內的災害誘因,并對其進行監測、診斷和預先控制。正確區分抽水蓄能電廠生產和運行中的安全狀態和不安全狀態,預防、制止、糾正生產運行全過程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管理過程,以實現生產運行始終處于可控、再控、能控狀態,形成一種安全、高效的預控管理模式。
加強抽水蓄能電廠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設,逐步形成各類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的規章制度體系。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電廠實際制訂并完善電廠自身的規章制度,特別是加強應急管理規定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切實指導本電廠的應急管理。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依照相關規定和要求編制應急預案。在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注重全體員工的參與和培訓,使電廠所有員工均能掌握危險源的控制、應急處置技能和應急處置程序。
結合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抽水蓄能電廠重點制訂現場處置預案,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處置程序。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設施、崗位所制訂的應急處置措施,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現場處置預案要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電廠員工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
應急管理指揮機構要進一步強化職責,切實發揮電廠應急指揮的作用。要加強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和相關電廠的協調聯動,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恢復重建和調查評估等機制建設。
結合抽水蓄能電廠實際,依托并整合電廠內部現有的專業資源,加快完善應急管理平臺,形成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和相關電廠能夠上下貫通、互通互聯、信息共享、互有側重、互為支撐、統一高效的應急管理平臺體系。
充分整合電廠內部的各種應急資源,組織建立與相關電廠、上級救援機構之間的應急聯動機制,明確應急管理各環節的主管部門、參與電廠及其職責,實現預案聯動、信息聯動、隊伍聯動、物資聯動。同時,要切實抓好應急管理領導機構責任制的落實,電廠要建立一把手全面負責的應急管理責任制,并逐級落實責任。電廠應建立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獎懲制度,對不履行職責引起事態擴大、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對預防和處置工作開展好的部門和個人予以獎勵。
明確和落實電廠一把手負總責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定應急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強化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搶險和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的評估制度,研究制訂客觀、科學的評估方法。在對各類突發事件調查處理的同時,要對事件的處置及相關防范工作做出評估,并對年度應急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總結。
高度重視突發事件的上報和信息發布工作,加強對相關信息的核實、審查和管理。信息發布要及時準確,為積極、穩妥地處置突發事件營造良好的環境。
電廠是隱患排查監控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結合實際,組織員工認真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本電廠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對排查出的隱患,要認真進行整改,并做到邊查邊改;對情況復雜、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改的風險隱患,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并限期整改,同時做好監控和應急準備工作;對自身難以完成整改的風險隱患,應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要求有關部門和電廠給予協助;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風險隱患,要組織力量限期整改消除。
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應急隊伍管理建設,加大安全設施的投入,全面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災害事故管理是電廠的基本職能,為了提高應急管理能力。電廠應在正確樹立災害事故意識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統一領導、分工協作的災害事故防控機制。
(1) 進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報告工作制度,明確信息報告的責任人,對遲報、漏報甚至瞞報、謊報行為要依法追究責任。
(2) 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情況描述、影響程度、評估依據、應對對策應事先進行,并形成規范的“作業指導書”和工作流程。
(3) 應對對策中應包含交通保障、道路路徑,召回休班人員、增加服務和搶修力量,咨詢、信息披露、動態發布,安排救助等內容。
(4) 預先梳理、建立信息通報網絡系統,在現有的信息披露固定欄目基礎上,增加突發事件中給重要的合作伙伴打電話、發短信、通氣通報等方式。
加強對員工進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規程培訓,制訂電廠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實施方案,特別要加強對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的培訓,要將其納入日常安全培訓管理的內容。
每位電廠員工都應有憂患和災害事故意識,一個員工如沒有災害事故意識,遇有突發事件就會束手無策。一個電廠如沒有災害事故意識,遲早會因突發不安全事件而垮掉。災害事故是作為一種社會常態而存在的客觀現實,沒有必要掩蓋和回避。每一個電廠都應開展應對災害事故的意識教育,提高電廠全員應急防控能力,并加強對災害事故的信息發布和宣傳工作,當災害事故發生時,才會有備無患,才有助于災害事故的順利化解、取得社會公眾的充分理解,以積聚電廠內部和社會的救災力量。
1 黃志堅,曹 銳. 淺析供電企業應急管理[J]. 新疆電力技術,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