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敏 賴勝坤
甲狀腺結節病變在臨床上非常多見,目前常用的檢查方法有超聲、CT、核素掃描、組織學和細胞學檢查等,超聲的無創、簡便易行、可重復等優勢,使其成為目前臨床首選的檢查方式[1]。本組研究對我院經病理證實的68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超聲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與術后病理相對照,總結良惡性結節的超聲特征,探討超聲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診斷價值,以便提高診斷準確率,更好地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2009年間,在我院手術并有病理結果的甲狀腺結節患者68例,并且均有術前超聲檢查。男性21例,女性47例,年齡26~65歲。
1.2 檢查儀器 美國GE LOGIQ5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MHz。
1.3 方法 取仰臥位,頸部墊枕使頭略后仰,探頭置于甲狀軟骨下方,相當于C5~7水平,從上向下滑行,取最大橫切面凍結并測量。縱切沿甲狀腺左、右側葉長徑掃查,同樣取最大切面測量。記錄整個甲狀腺的大小、甲狀腺結節的形狀、邊緣、大小、內部回聲、有無聲暈、有無鈣化及鈣化形狀等。做多普勒血流檢查時,囑病人淺呼吸和不做吞咽動作,以獲取清晰圖像。
2.1 病理結果 68例患者有52例為良性,其中結節性甲狀腺腫38例,術前超聲診斷31例,準確率81.5%,甲狀腺腺瘤14例,術前超聲診斷10例,準確率71.4%;16例為惡性,其中乳頭狀癌8例,濾泡狀癌5例,髓樣癌3例,術前超聲診斷9例,準確率56.2%。
2.2 回顧分析68例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表現 (1)良性結節52例:①邊界:清晰40例,模糊12例。②形態:規整32例,不規整20例。③內部回聲:低回聲24例、等回聲12例、高回聲2例、無回聲3例、混合回聲11例。④內容:實性30例、囊實性19例、囊性3例。⑤周邊聲暈:有聲暈38例、無聲暈14例。⑥鈣化:粗大及弧形鈣化10例、砂粒樣鈣化4例、無鈣化38例。⑦血流:無或少血流20例,周邊血流豐富、內部血流信號少23例,周邊及內部血流均較豐富9例。(2)惡性結節16例:①邊界:清晰5例、模糊11例。②形態:規整6例,不規整10例。③內部回聲:低回聲11例、等回聲3例、高回聲0例、無回聲0例、混合回聲2例。④內容:實性12例、囊實性4例、囊性0例。⑤周邊聲暈:有聲暈4例、無聲暈12例。⑥鈣化:粗大及弧形鈣化3例、砂粒樣鈣化9例、無鈣化4例。⑦血流:無或少血流3例,周邊血流豐富、內部血流信號少4例,周邊及內部血流均較豐富9例。
2.3 結果顯示 甲狀腺良惡性結節在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內容、鈣化形態、血供等方面有明顯不同的超聲表現。尤其是微小鈣化及內部血供,惡性結節特異性更高。本組病例中,術前超聲診斷的9例甲狀腺癌均符合惡性結節的典型表現,并且有2例伴淋巴結轉移。漏診的7例超聲特征不是很典型,4例超聲誤診為結節性甲狀腺腫,術后病理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乳頭狀癌,3例誤診為腺瘤(呈囊實性回聲,邊界清,內部血流不豐富),術后為濾泡癌。
3.1 聲像圖特征 甲狀腺結節性疾病很常見,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甲狀腺癌少見,據統計,在所有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發生率1%~3%[2]。甲狀腺結節常見有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回顧分析68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不同結節性病變其超聲表現是有差異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兩側葉不對稱性增大,內可見多發性大小不等結節,結節邊界不完整,無明顯包膜,常不能顯示正常的甲狀腺結構,彩色多普勒顯示血流信號較少,部分結節可有豐富的血流。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內一個或數個邊界清楚的結節回聲,常有包膜,內部回聲稍強,合并囊性變時可見無回聲,部分結節可見粗大鈣化,結節周邊可見正常甲狀腺組織,彩色多普勒顯示結節周邊常可見較豐富環繞血流信號,內部血流信號較少。甲狀腺癌:腫塊多邊界不清,呈鋸齒狀或蟹足狀浸潤表現,內部多為低回聲,有出血、壞死或囊性變時,回聲不均質,腫塊內可見砂粒樣強回聲鈣化,周邊聲暈較厚并且不全,彩色多普勒顯示腫塊內部血流豐富。部分可合并同側頸部淋巴結腫大。
3.2 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的應用使超聲目前成為臨床上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檢查方式。尤其是良、惡性結節在超聲上的不同表現,可為我們提供很多重要的診斷信息[3]。但是單一指標是不可靠,我們需要對結節的囊實性、內容物、回聲、邊界、有無聲暈、鈣化特點及血供等多個指標進行綜合考慮[4]。回顧16例惡性患者,其中9例具備以下特征:低回聲,邊界不清、周邊聲暈較厚、有微小鈣化、內部血流豐富。雖然良惡性結節在超聲圖像上有顯著不同,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仍有不少困難,因為超聲屬于影像診斷,各種超聲征象敏感性和特異性存在很大的差別。例如囊性結節和濾泡狀癌均可能出現很低的回聲甚至無回聲,本組病例中,有1例超聲表現為低至無回聲結節,邊界尚清,未見明顯鈣化,CDFI示血流信號不豐富,僅周邊見少許血流,超聲診斷為甲狀腺腺瘤囊性變,術后病理證實為甲狀腺濾泡瘤;1.0cm的惡性結節邊界可以很規整,內部可無血流信號;良惡性結節都可以出現點狀鈣化,本組病例中有4例良性結節也有微小鈣化聲像;彩超血流也可以出現交叉現象,有3例惡性結節室少血流信號的,而有9例良性結節表現為血流很豐富。因此必須綜合診斷,必要時穿刺活檢進行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
3.3 展望 甲狀腺的超聲檢查,已有30余年的歷史,從解剖、檢查方法、正常聲像圖及病理聲像圖,有了系統的了解,并有一整套較規范的制度,這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近年來超聲儀器的迅速發展,彩超、三維超聲、超聲造影劑及二次諧波技術的臨床應用,對微小(≤0.05cm)病灶的早期發現,以及良惡性的鑒別起到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對68例甲狀腺結節的超聲圖像回顧分析,也證實了超聲圖像對良惡性結節的鑒別有很大參考價值。我們超聲工作者需在檢查時認真細心,結合臨床,同時亦須借助CT、MR及核素檢查等,必要時穿刺細胞學及組織學檢查,綜合判斷,做出正確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依據。
[1]呂珂,姜玉新,張縉熙,等.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3,12⑸:285-288.
[2]李治安,李建國,劉吉斌,等.臨床超聲影像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87-1697.
[3]張武.現代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72-83.
[4]賈譯清,王煉,沈延齡,等.臨床超聲鑒別診斷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02-220.
[5]王新房,張青萍.中華影像醫學——超聲診斷學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