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周春慧
編者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關云計算的神奇傳說,自2010年以來迅速傳遍了神州大地各個行業、各個角落。然而,云計算不只是個傳說。云計算代表著IT界未來幾年最重要的技術變化趨勢。目前不管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還是科技部都將發展云計算作為“十二五”規劃期間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產業。2010年,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5個城市將先行開展中國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在未來幾年內,云計算應用將以政府、電信、教育、醫療等行業為重點,在中國市場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據推斷市場規模也將從2009年的92.23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606.78億元。有業界人士表示,目前中國云計算及其相關產業正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雖然高科技產業發展總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各領風騷三五年”,新技術往往難逃被超越的宿命,但仔細閱讀本期文章的讀者會發現,云計算有最核心、最前沿的計算機技術支撐,是滿足計算機應用新需求的基礎性模式,其不僅意味著一種計算模式的全新變革,更是開啟了一個新的云計算時代。作為保護智力成果的知識產權制度,總是被新技術的發展推動。與過去很多新技術一樣,云計算將給知識產權保護帶來許多新問題,這期組稿從中選擇了一些版權、專利方面的問題加以闡述分析,有些還提出了初步建議。不過與此前一些解決具體問題的新技術不同,云計算這種基礎性技術變革對其知識產權保護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可能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也正因為如此,知識產權制度需要對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做出及時地回應和調整。
關于云計算知識產權保護的討論才剛剛開始,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產業人士、專家學者繼續從各個角度來參與和提升云計算知識產權保護的討論,共同促使知識產權制度朝著適應云計算技術進步和發展、同時能夠更大限度地維護和平衡各方利益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