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欣
(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6)
邊境或邊境地區在政治學和地理學上指鄰近邊界、國界的區域范圍。我國政府在1997年10月15日發布實施的《邊境旅游暫行管理辦法》中,對邊境旅游的定義是:經批準的旅行社組織和接待我國及毗鄰國家的公民、集體從指定的邊境口岸出入境,在雙方政府商定的區域和期限內進行的旅游活動。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等多個州區交界,邊境線長3000多公里。黑龍江省擁有遼闊的黑土地、大片的濕地、神奇的火山地貌、多個古王朝的發祥地、北方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等資源。大力發展黑龍江省對俄邊境旅游,對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黑河、綏芬河、東寧、密山、撫遠、同江、蘿北、饒河等邊境口岸城市,以及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已經成為深受俄羅斯游客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和交通中轉站。俄羅斯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邊境旅游客源國。俄羅斯公民出境人數近年來一直穩步增長。黑龍江省和俄羅斯在積極開通邊境貿易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雙邊邊境旅游的合作事宜。目前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由一日游向多日游發展,由單一經貿型旅游向觀光、度假、修學、療養綜合型旅游擴展,由口岸購物旅游向內地旅游延伸。許多俄羅斯游客選擇到鏡泊湖、興凱湖、五大連池等景區休閑度假。亞布力、二龍山、吉華長壽山等滑雪旅游度假區接待的俄羅斯游客連年增長。我國游客已經從俄羅斯毗鄰城市向外擴展到海參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和地區。隨著邊境旅游的發展,黑龍江省的旅行社、旅游涉外賓館、景區、景點建設得到大力發展。邊境旅游的發展也帶動了口岸城市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3月31日,黑河市、綏芬河市和東寧縣重新啟動邊境旅游異地辦照業務,出入境手續的簡化更好地促進了黑龍江省對俄邊境旅游發展。
當前資金投入不足是影響旅游資源和產品開發建設以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因素。黑龍江省特色旅游紀念品銷售量規模不大,游客參與互動程度不高,個別導游人員素質低下、能力欠缺,見利忘義、不講誠信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的發展。
黑龍江省邊境旅游走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勢在必行。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位置,與東亞諸國之間進行邊境旅游合作存在著巨大的優勢。東北亞區域旅游一體化的建立和整合,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及東西伯利亞地區是中國同俄羅斯旅游往來的重要陸路通道。特別是位于中國黑龍江上的同江、烏蘇里江岸邊的虎林和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三角地區,中俄聯手開發沿江邊境地區旅游,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省內與國內外處在相同經濟產業鏈中的經濟實體的共同合作。只有加強區域間的合作,才能促進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的健康發展。東西部地區旅游資源和適游時間的互補性以及交通快速發展、社會經濟互動等有利條件,都為東西部地區合作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蘇,俄羅斯居民出境旅游的重點也從邊境購物游轉向觀光游、休閑游,并且逐漸向山東、海南等濱海省份轉移。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黑龍江省東部城市應加強與俄羅斯的旅游合作,產品互補、客源互送,還應把口岸旅游線路與中、俄內陸大城市及其著名旅游景區連接起來,做大做強跨國長線旅游。
確保黑龍江省邊境旅游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加強旅游人才的培養,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旅游規劃的實施,人才是保障。各有關部門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對現有的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和在職培訓;應在高校系統內根據需要培養一定數量的旅游策劃和管理人員,調整目前旅游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按照計劃先行、分級管理、層層負責、全線推進的原則,利用國家、省、市旅游培訓機構,全面開展對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培訓活動,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及業務素質。
政府部門應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尤其應加大對景區開發建設、旅游宣傳促銷、旅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積極挖掘申報旅游建設項目,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邊境旅游項目和產品的開發中。通過參加中國旅游投資洽談會、編印旅游項目招商手冊、建立網上項目庫等方式,吸引社會各類資金參與旅游業開發。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商投資辦旅游。將旅游招商工作列為全省對外招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有針對性地向大型旅游企業寄送旅游招商材料,通過網絡招商、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選擇邊境旅游的游客大多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和異域文化的求知欲。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要突出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且便于攜帶。還要解決好開發生產和銷售脫節的問題,組織產銷見面會,形成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便于組織生產,及時了解市場需求,避免盲目開發。借助大獎賽和展銷活動等契機,大力推動旅游商品的開發。通過組織旅游商品設計大獎賽和組織展銷活動等形式,挖掘有意義的紀念品。圍繞綠色食品、林木資源、土特產品、冰雪特色、民族文化、異域風情等主題,大力開發有黑龍江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打造綠色品牌,生產農產品系列、山珍系列、山野菜及土特產系列小包裝食品;鼓勵和扶持鄂、達、滿族等少數民族鄉鎮在開發民族工藝品上做文章,集中開發白樺制品,如樺皮盒、微型樺皮船、樺皮畫等,以及如獵刀、刀鞘、弓箭、箭盒、獸皮、獸骨制成的小掛件、小裝飾品等民用品和皮靴、皮帽及各類民族飾品。鼓勵和扶持一批地方工業企業,加大木制品系列、火山礦泉系列(比如,礦泉稻米、火山石、工藝品、火山泥、護膚養顏品、礦泉水等)、布織品系列、銅制品系列、水產品系列等產品的開發力度。
要加大省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邊境旅游、熱愛邊境旅游、宣傳邊境旅游,促進地方旅游經濟發展;對外宣傳方面,要將主要客源市場作為宣傳重點,提煉宣傳口號,統一對外推介,打響旅游品牌。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旅游企業,選擇國際、國內旅游重點客源地區,舉行巡回促銷,參加國家和各省組織的各類國際旅游交易會、博覽會、展銷會、洽談會。在重點客源城市建立辦事處或聯絡處。充分利用媒體和廣告的黃金時段,強勢推進省內邊境旅游宣傳。開辦旅游宣傳網站,開展網上宣傳和招商。旅游產品及項目編制要特色突出、針對性強,要制作出高質量的光盤、錄像帶及專題畫冊,有計劃、有重點地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搞好宣傳。政府要辦好旅游政務網,指導和推動旅游資訊網的建設,建立完善旅游信息采集長效機制,引導地市旅游局完善網站公共服務功能,搭建結構合理的三級游客服務中心,建立統一的旅游標識系統,提高旅游信息服務水平。搭建跨地區雙語信息交流平臺,建立俄語和漢語聯合旅游網站,所有的旅游景區和旅行社都與中央數據庫保持連接,使游客獲得最新最佳的出游信息。
針對黑龍江省對俄邊境旅游存在的管理不善、導游服務不標準、不規范等問題,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業管理規范,指導旅游企業樹立長遠目標,實現規范化經營和標準化服務,以建立一個規范的、有序的旅游市場。盡快出臺和完善邊境旅游邀請函、邊境旅游領隊證、出境名單管理辦法;規范旅游企業管理,對無證、無照和超范圍經營的企業進行嚴厲查處。嚴格實施行業標準,對賓館、飯店、車站、出租車、觀光和娛樂場所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不執行規定和行業標準的場所要依法進行查處并限期整改,對服從整改的要堅決予以查封或取締。
[1]孫曉謙.黑龍江省對俄旅游合作的新思路探析[J].西伯利亞研究,2006(12):26.
[2]劉玉玲.招商國際旅游公司服務營銷管理[D].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趙迎.淺談黑龍江省對俄邊境旅游和貿易的市場分析與開發策略[J].減速頂與調速技術,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