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妍
(大慶建設銀行東風支行,黑龍江大慶163000)
隨著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市場取消了對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額,利率管理開始趨向市場化,但利率的頻繁波動和巨大的變動幅度,使其越來越難以預測。銀行等一些主要依賴于利差收益、對市場利率極為敏感的金融機構面臨的利率風險大大增加,傳統的風險管理方式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利率風險已經逐漸成為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金融機構也開始更加注重對利率風險的識別、度量,并在此基礎上加強了對利率風險的研究和有效管理。
傳統的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巴塞爾委員會在1997年發布的《利率風險管理原則》中將利率風險定義為:利率變化使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背離,使其實際收益低于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高于預期成本,使商業銀行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資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可能導致其價格下跌的風險。
伴隨利率風險對金融機構影響力的增大,對利率風險的管理也逐漸得到各國專家的重視。在我國利率風險管理是一個極富挑戰性和生命力的領域,將利率風險管理的理論技術與我國的現實相融合,提升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能力,目前是一個極具現實緊迫性的課題。
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是商業銀行收入的來源,而凈利息收入在銀行收入總額中占據重要地位,與利率有直接關系,凈利息收入受到利率變動影響的同時也是利率風險計量的重點。隨著資產管理業務的迅速發展,收費性收入在銀行總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但此類收入也同樣受到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如銀行一般都會為住房抵押貸款提供收取本息等服務,并收取相應費用,當利率下降、提前還款增加時,銀行管理收入必然會隨之減少。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銀行當前收入的基礎,在市場發生某些不利變動時,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銀行價值可能遠遠偏離于銀行的實際價值。而一家銀行承擔風險和抵御風險的基礎是其經濟價值,所以要全面分析與評估利率風險對銀行的影響,就必須將經濟價值因素列為考慮范圍。當商業銀行存在正久期缺口時,其資產或負債現金流的現值變動方向與利率變動的方向相反,即當利率上升時,銀行資產或負債的現值會減少,而當利率下降時,銀行資產或負債的現值就會增加。當商業銀行存在負久期缺口利率下降時,銀行資產或者負債的現值就會減少。久期缺口處于正值的情況下,市場利率下降,資產價值的增加幅度大于負債價值的增加幅度,所以銀行整體價值上升,當久期缺口為負值時候,情況則相反。
(三)利率變化的動態效應
由于利率的變動而導致的銀行資產負債數量及其結構的變化,稱之為動態效應。除此之外,有關資料顯示,利率變化還會導致銀行負債數量、資產及其結構的動態變化。一方面,利率上升或下降,會引起客戶提前提取存款或提前歸還貸款,引起銀行的資產負債數量及其結構的被動變化;另一方面,銀行部門為了防范風險,會適當主動調整其資產、負債的數量及結構。
重新定價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也被稱為期限錯配風險,它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到期期限或重新定價期限。我國商業銀行的重新定價風險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商業銀行自身資產負債結構的不對稱;二是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如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按存單開戶日所定利率付息,而定期貸款實行“合同利率,一年一定”的政策,即這部分資產實際上是利率敏感性資產,全部隨利率變動而變動。
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收益曲線風險。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形態因為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會發生變化,即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這就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
基差風險也被稱為利率定價基礎風險,是指同一期限的資產、負債由于利率波動幅度不完全一致而導致銀行凈利息收入而減少的風險。這在利率市場化的國家,表現為同期限存貸款業務定價的基礎利率不同,在我國利率非完全市場化情況下,基差風險表現為同期限存貸款業務利率變化的不完全相關。如果存貸款利率變動幅度不同,商業銀行不可避免地將面臨利率風險。
期權性風險是指因利率變動,客戶提前償還貸款或提前支取存款,致使銀行凈利息收支變化的利率風險。目前,期權性風險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利率風險,人們往往會因為名義利率的上調產生利率幻覺,當實際利率上升時,部分儲戶可能提取未到期的存款,并以較高的利率存入;而當利率下調時,貸款人可能會提前償付貸款,以更低利率重新貸款。這些提前償還或提前取出的未預期資金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利率風險。
1.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在一定時期內利率敏感性資產(IRSA)與利率敏感性負債(IRSL)的差額稱為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而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負債是指在某一時期內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確定利率的資產和負債。利率敏感性資產主要包括即將到期的或短期的貸款、浮動利率貸款、同業拆出、短期投資以及買進的可回購協議等。利率敏感性負債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出售的回購協議、同業拆入等。
利率敏感性缺口的公式表示為: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資產-利率敏感性負債。當結果為正值時,稱為正缺口;相反則稱為負缺口;當利率敏感性資產與利率敏感性負債相等時,稱為零缺口。存在正缺口的銀行稱為資產敏感型銀行,存在負缺口的銀行稱為負債敏感型銀行,存在零缺口的銀行稱為敏感平衡型銀行。如某家存在正缺口的銀行,在面對市場利率上升時,該銀行需要對利率敏感性負債支付更高的利息的同時又可以從利率敏感性資產中獲取更多的收益。而且,由于利率敏感性資產大于利率敏感性負債,當所有利率同時以等幅上升時,利息收入的增長會大于利息支出的增長,所以凈利差收入就會增加。同理,當利率下降時,銀行的凈利差收入就會下降。如果某家存在負缺口的銀行,當利率上升時,利息支出的增長大于利息收入的增長,該銀行的凈利差收入會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該銀行的凈利差收入就會增加。
2.持續期缺口管理
持續期是指某種資產或負債的平均有效期限,也是指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所有預期現金流量的加權平均時間。一般情況下,當持續期缺口為正,銀行凈值價格會隨著利率的上升而下降,隨利率的下降而上升;當持續期缺口為負,銀行凈值價值與市場利率升降成反方向變動;當持續期缺口為零時,銀行凈值價值不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
1.循序漸進地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
同其他經濟市場一樣,改革會有正反兩方面的效應,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是一樣,所以我們不僅要肯定利率市場化改革正面的效應,同時也要認真研究利率市場化的后續問題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在制訂方案的同時要考慮到銀行體系的承受能力和銀行內部的管理制度。
2.完善利率風險預警機制
鑒于國內商業銀行對于基層行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控制力普遍比較薄弱,所以,一方面要建立整個銀行共享的風險信息溝通交流平臺,另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多層次的風險預警體系,在關注整個宏觀經濟變化的同時,也要了解行業經濟的波動。在審慎對待地區風險的同時,不放松對客戶自身和授信產品存在風險的防范,實現品種、行業、地區風險指數的預警、職能改革經濟走勢的預警和客戶風險指數的預警。
3.提高利率市場化的透明度
一是要建立公平、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確保金融機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二是要加強對利率的調控和監管,規范金融機構的利率行為,提高市場利率的透明度,從而正確引導金融機構和其他社會公眾對市場利率的理性判斷;三是要強化金融機構的利率風險意識,提高其利率風險管理水平。
4.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通過建立完整、科學而且符合《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要求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將利率風險管理作為市場風險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同時,要建立起符合中國商業銀行經營實際的利率風險管理方法體系,加強對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監督。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利率風險,為保持我國商業銀行的健康運行,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銀行利率風險進行分析和防范。在外部,要循序漸進地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同時建立完整有效的銀行市場風險的指標監測和風險防范體系;在內部,銀行要不斷完善和更新利率風險管理的內部機制,減少和對沖在銀行經營活動中所存在的利率風險,相應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1]林海昕.論商業銀行信息系統風險評估與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1(5).
[2]王興昌.淺議財務公司的風險管理與控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11).
[3]李遵祥.淺析油田地面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