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根畢文軍
(1.河北省財政廳,石家莊 050051;2.中共邯鄲市委黨校,河北 056002)
河北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調查
宋立根1畢文軍2
(1.河北省財政廳,石家莊 050051;2.中共邯鄲市委黨校,河北 056002)
在各個部門共同努力下,河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運行較好。從調研情況來看,市縣采取了積極的措施,財政部門監管有力,推動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但監管過程中也存在事中監督弱化、教育資金管理模式分散、固定資產管理弱化、公用經費范圍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等問題。圍繞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農村義務教育 經費保障 資金監管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的監管,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我們深入到河北省石家莊、邢臺、邯鄲3市8縣,詳細了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運行情況,先后與財政部門、教育主管部門、教育支付中心和中小學校,就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座談。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各地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縣級教育支付分中心建設,通過教育支付分中心對各校財務實行“校財局管”的管理模式,不斷加強教育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經過各級教育和財政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在落實保障機制資金方面,強化政府和各部門責任,健立健全預算編制制度,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對資金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并嚴格月報制度進行即時監控,確保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資金足額及時到位。
1.在組織保障措施方面,根據中央和省政府《關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各地以政府文件頒發了《關于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市、縣、區各級成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了相應的文件,認真組織實施這項工作。
2.在預算編制和執行方面,各地對中小學校的預算編制工作,由各級財政、教育部門共同組織,以獨立設置的中小學校為基本預算編制單位,將學校各項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編制正式預算;各縣、區財政按照省級下達的縣級配套資金控制額度,足額安排年度預算,按照兩上兩下的程序,由縣級財政、教育部門及時將年度預算正式批復基層學校;基層學校根據批復的預算,按照預算辦理各項開支,并在學校實行財務公開。
3.在寄宿貧困生生活費落實方面,為了做好貧困寄宿生生活費的核定和發放工作,規范完善了資助程序和條件,本著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切實做好貧困生的調查摸底、認證、發放;按照中小學住宿生23%以上比例確定貧困寄宿生人數,按照小學每生每年500元、初中750元發放;嚴格發放程序,采取學生申請、提供村委會出具的家庭經濟狀況證明、學校評審、公示、報縣審核等程序,確定資助對象。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具體辦法,防止具體工作中人為的隨意性。各縣市區切實加強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管理,在縣級設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嚴禁挪用、擠占、滯留專項資金。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還建立了專門的臺賬,詳細記錄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學生人數、名單、數額以及當事人簽收等情況,以備審核和檢查。
4.在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實施方面,邯鄲市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堅持實行目標管理和項目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市教育局嚴格實行項目管理,及時督促各縣(市、區)盡早組織開工建設,做到早謀劃、早開工、早見效。各縣(市、區)切實承擔起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的責任,嚴格按照批準的年度規劃校舍建設新標準和項目預算,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并加強工程管理和質量監督,確保了工程質量。同時積極穩妥處理維修和建設的關系,在確保現有校舍修繕和師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標準化學校建設進程,充分發揮各級專項資金效益。
從這次調研情況看,各地財政部門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管理作為重要、長期的任務來抓,結合本地實際建立了必要的工作機制,各司其職,協調工作緊密配合。使得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1.加強資金投入,確保責任到位。一是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始終將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置于優先發展、重點傾斜的地位,確保增加義務教育投入。二是縣級保證教師工資性支出和足額安排中小學公用經費需要。將縣級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資金全部列入年度預算。三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財政部門為了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落實到位,加強資金調度,在省級財政下達專項預算控制數后,先行預撥部分國庫資金,落實到學校,未因資金撥付問題影響學校正常運轉。
2.規范預算編制,加強經費管理,務求管理到位。在預算編制工作中,一是由縣級財政、教育部門共同組織,以獨立設置的中小學校為基本預算編制單位,將學校各項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編制正式預算。二是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制度。市級應承擔的資金在年初就納入了財政預算,各縣市區也在年初將本級應承擔的資金全額納入了財政預算。按照“全、實、細、嚴”的原則和全年可支配資金額度,年初農村各中小學校全部編制預算,將教師工資和應享受的津補貼、公用經費、校舍建設和維修改造、資助家庭困難經濟學生等各項資金全部納入預算,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通過預算編制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納入了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三是各縣、區財政按照省級下達的縣級配套資金控制額度,足額安排年度預算,按照規定批復農村中小學預算。四是預算批復后,依照預算安排,并根據項目進度,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在加強經費管理工作中,對于正常公用經費,一般是由財政局主管科室根據年初預算及上級下達的正常公用經費分擔額度,按時間進度撥付教育支付中心。
3.加強監督檢查,力求監督到位。從調研情況看,市、縣在監管職責和監管方式上,一是財政部門業務科室對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實行分賬核算,落實專人管理,對資金的收、付建立臺賬管理制度;二是財政部門業務科室對教育部門的用款計劃進行審核,無誤后填寫撥款通知單,按照程序經批準后及時撥付教育支付中心,最終到達項目學校;三是財政部門對撥付的教育專項資金,主管科室和分管人員不定期到教育局及項目學校對資金的撥付、使用情況進行落實,跟蹤問效,做到專款專用;四是組織和配合紀檢、審計等單位對地方義務教育經費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財務收支、資產管理、生活費發放、公開制度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規范了財務管理,促進了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五是各縣(市、區)財政部門均設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資金專戶和地方資金專戶,將所有新機制改革資金全部納入專戶管理,及時辦理資金撥付,保證學校正常運轉,同時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經費由縣級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集中管理,分校核算,建立健全中小學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加強監督檢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1.事中監督弱化。基于教育經費種類多、數額大的特點,財政監督工作不能與之相適應。雖然能夠較好的履行事前、事后的監督,但是,事中監督還比較弱化。在預算編制方面,教育部門的預算編制工作有待進一步細化,公用經費、專項經費編制應到具體科目。教育、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責應細化,建立以教育內部監督為主,財政實時監控為主的監督機制。財政部門對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的項目實施情況,應按基本建設程序和相關制度要求,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
2.教育資金管理模式分散。河北省各縣均已建立了縣級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但是,在教育經費的管理方式、管理范圍和管理內容上不統一。從教育經費的管理方式上來看,有的縣從財政專戶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全部撥付到教育支付分中心管理,所轄學校到分中心報賬;有的縣撥付到財政集中支付中心教育部門賬戶,教育支付分中心審核學校票據后,學校到財政支付分中心辦理資金撥付;還有的縣將縣直學校的經費不經教育部門審核,由財政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撥付到學校。從教育支付分中心經費管理范圍上,有的縣分中心管理全縣中小學,有的縣分中心只管理全縣農村中小學,縣直學校教育經費由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從管理內容上,縣級教育支付分中心更多的只是核算經費,只管資金賬,固定資產賬仍在學校管理,存在著資金賬和資產賬相脫節的問題。通過成立教育核算分中心,為財政局和教育局對學校財務進行合力監管搭建了一個平臺,但在實際工作中,教育核算分中心存在監管不到位,對教育資金未做到全面監管和全覆蓋管理。
3.固定資產管理弱化。縣級教育系統沒有健全的固定資產購置、驗收、保管、清查、處置、報損制度,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低,資產賬目管理混亂,資產購入后不按規定入賬,資產調撥及交接手續不清,報廢資產不注銷等問題,造成學校固定資產的流失。
4.公用經費范圍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教師加班補助、代課費、獎金等支出項目無法在義務教育經費中列支,影響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安全關系千家萬戶,關系到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為此學校專門聘請了保安人員,為學生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新機制政策不允許從公用經費中支出人員工資,義務教育學校也沒有發放這部分人員經費的來源。
5.業務素質亟待提高。農村中小學校校長及財務人員財務知識匱乏,理財水平不高,業務素質亟待提升。財務人員一般都由教師兼任,也無會計資格證。同時又長期缺乏業務培訓,業務素質普遍偏低。分中心會計核算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存在原始憑證審核不嚴格,報賬票據不規范,學校報賬員在執行財務規章制度、會計核算制度上不規范等問題。
1.進一步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強化項目建設過程管理,確保工程實施質量。所有項目都要按照規劃、勘探、設計、招標、工期、監理、驗收、審計等程序規范操作,確保工程質量。力爭做到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都具有國家認定的相應資質,嚴格做到事前有規范、事中有監督、事后有檢查,切實抓好項目學校建設每一環節。定期召開調度會,把工程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擺出來,及時督查和進行整改,確保工程質量。完善工程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制定制度,設專人專柜進行管理。
2.進一步加強縣級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監管。一是規范縣級教育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上級和同級財政教育專項資金應在財政局管理,并實行報賬制,防止專項經費被部門長期滯留和挪用,提高專項資金的利用率。二是縣級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的辦法,為各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定期向各學校提供會計報表,年底負責決算報表工作,并向財政部門如實反映教育單位的財務情況,負責保管各學校的會計檔案,做到專人負責,及時歸檔,規范管理。三是各中心學校和國辦學校設一名報賬員。報賬員負責辦理本單位應繳財政專戶款和其它收入的上繳業務,負責備用金保管及日常經費支出的報賬業務,定期與教育支付分中心核對賬目等。各學校固定資產賬統一由教育支付分中心管理,學校設置固定資產臺賬,達到財務和資產管理的統一。四是縣級教育支付分中心要按照各學校上報的支出計劃,及時為學校辦理報賬業務,解決基層學校在公用經費支出中所反映的問題。五是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內部崗位職責、報賬員工作規程、學校用款計劃申報和審批流程、內部監控和處罰辦法等,規范資金運行程序,提高管理水平。
3.進一步加強縣級教育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切實加強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強對布局調整后學校閑置的土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變賣、出租、出借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完善資產購置、使用、處置及報廢方面的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各中小學校依法設置固定資產臺賬,采用統一規范的固定資產賬簿,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賬,建固定資產卡片,做到賬、卡、物相符,保證固定資產賬與總賬的一致。加強實物消耗核算,建立規范的經費、實物等管理程序,厲行節約,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明確資產管理人員職責,建立健全物品驗收、進出庫、保管、領用制度,對新購置資產要及時入賬,對資產的使用要進行嚴格登記,對資產的出租、出借、出售、出讓、對外捐贈、報廢、報損、置換、調撥要履行審批手續。在加強資產日常管理的同時,財政和教育部門要定期組織對中小學資產進行清查和登記,防止學校固定資產流失。
4.進一步提高預算剛性化管理水平。目前,教育系統編制預算與執行預算不能很好的統一,實際支出不能按預算嚴格執行,有超預算或預算執行不足現象。需要進一步提高預算剛性化管理水平,形成對農村義務教育資金事先、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強化對資金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分析資金安排使用的績效性,全面優化教育資金的分配。
5.進一步結合實際明確支出范圍。建議在義務教育經費支出項目中增加安保、勤雜等臨時人員的工資和優秀教師教學獎勵、法定節假日值班補助資金,以解決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6.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建立中小學財務人員培訓長效機制,開展對縣級財政和教育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在管好、用好義務教育資金的同時,定期組織中小學校長和農村中小學財會人員認真學習國家的財經法規和制度要求,加強中小學預算編制、財務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等知識的培訓,增強中小學校長和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建立和完善中小學財務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切實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提高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確保各項費用的開支標準和范圍符合財務制度規定,報銷手續完備合法,支出數據真實可靠。同時,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下撥到各學校的資金,教育核算分中心應監督下級學校按照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執行,嚴格按批準的用途專款專用,對違反規定的有關單位或直接責任人員應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F812.2
A
1672-9544(2011)06-0027-04
2011-03-20
宋立根,財政監督局正處級財政監察員,研究員,北京大學兼職博導,研究方向為財政管理;畢文軍,經濟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研究。
【責任編輯 連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