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斌,易平貴,劉勝利,龍云飛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加強實驗室團隊建設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李國斌,易平貴,劉勝利,龍云飛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高校實驗隊伍在高等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實驗團隊建設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探討高校實驗隊伍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就如何構建一個穩定、合理、高素質的實驗團隊提出了建設思路和對策。
實驗教學;團隊建設;實驗室體制
高校實驗室作為教學和科研的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高校實驗室建設的諸因素中,實驗隊伍是最具有潛力和最關鍵的要素[1-3]。如何有效地管理,激發實驗人員的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力,已成為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提高實驗室效益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目前高校實驗隊伍的發展相對滯后,在思想觀念、業務水平和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已成為制約高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因此,如何建設高校實驗團隊是當前實驗室建設需要迫切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4-6]。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指出:“實驗室可比擬為現代化大學的心臟。”高校實驗室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是高校間相互交流與合作及學校文化建設的平臺,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課堂。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接見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頒獎大會代表時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靠什么?關鍵靠教師,靠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包括教師隊伍、實驗隊伍的建設。實驗隊伍包括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他們是實驗室建設的主體,是實驗室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7-8]。實驗室水平的高低,不僅要看它擁有多少先進的儀器設備,還要看它有無一支思想作風好、技術水平高的實驗團隊,實驗團隊整體素質的優劣,不但決定著實驗教學和科研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影響著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效果。
近年來,中央及地方財政對實驗室的投入不斷加大,高校的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實驗裝備不斷更新,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我校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經過湖南省“雙基”實驗室合格評估、“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范實驗室”及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的建設,實驗中心在硬件建設、制度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各高校對實驗團隊的建設和研究則明顯滯后,已成為制約高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瓶頸。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高等學校非常重視教學和科研隊伍的建設,強調學術隊伍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并有建設規劃,而對實驗隊伍建設缺乏近期和中長期發展規劃;近年來,實驗室工作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其“從屬”、“輔助”的地位而使其隊伍建設得不到重視。因實驗室保障機制尚不健全,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不完善,造成實驗隊伍在思想觀念、敬業精神、業務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使實驗隊伍不穩定,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有效的發揮[3,7]。
由于實驗中心實施校院兩級管理,各教學系不再直接管理實驗室,使實驗室建設、管理、教學由不同部門承擔,理論主講教師、實驗指導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之間缺乏溝通,課程教學缺乏統一的協調和組織,造成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在內容、要求、重點等方面不一致,甚至有脫節的現象。近3年實驗中心既沒有新增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也沒有對已有的實驗內容進行補充與完善,主要原因是:從新實驗的開發到應用于教學這個環節上存在很大的脫節,一方面,實驗室技術人員對教學內容、實驗方案研究很少,沒有創新;另一方面,實驗教師參與實驗室建設的時間較少,不能針對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驗研究,即使有了研究成果,也不能及時轉化到教學中為教學服務,這種管理模式已影響實驗教學效果,更難于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
由于實驗室管理機制尚未健全,實驗隊伍進出渠道不暢,目前實驗技術人員大多為過去留校的本專科學生,或隨調的家屬,實驗室無法根據需要補充年輕的高學歷人才來優化隊伍結構。實驗室技術人員學歷層次偏低,年齡偏大,結構性問題積弱難返,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年齡偏大的實驗員工作經驗豐富,實驗技能較高,但知識面狹窄,創新能力差;而年輕的實驗人員雖然學歷較高,但缺乏工作經驗且心態比較浮躁,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實驗室因待遇、職稱評聘、工作條件等因素,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許多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實驗技術人員不安心實驗室崗位,總想轉到教師崗位上去,因此進一步加劇了實驗技術隊伍業務技術骨干不足,再加上實驗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進修培訓少,知識長期得不到更新,知識結構、綜合業務水平已跟不上社會經濟形勢發展的要求[9-10]。
高校實驗室承擔了40%~50%的教學任務,其團隊建設是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及其管理人員,與理論教學團隊一起構成了高校師資隊伍的有機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實驗教學、管理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實驗室團隊的建設必須制定近期和中長期規劃,認真執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實驗教學工作的意見》的精神,明確目標,摒棄實驗室“次要”、“從屬”的錯誤觀念,把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教師隊伍與實驗隊伍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深刻的認識到,實驗室的工作水平影響學校的教學、科研的進展,影響大學生的培養質量。
實驗人員在高校是一個弱勢群體,但在心理上,他們要求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尊重,能夠展現自我,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在實驗團隊建設中,應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采取正向激勵手段調動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化學化工實驗室技術人員每天與有毒、有害、腐蝕性的氣體、化學藥品接觸,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學校應不斷改善實驗室環境和工作條件,預防和消除實驗人員的不滿因素。建立團隊的評估、考核、分配、聘任制度,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有效機制;采用獎勵為主懲罰為輔、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手段;注重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充分調動實驗隊伍的積極性、進取性和創新精神,積極參與實驗室建設、管理等各項事務,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第一,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可貴的敬業精神。師德不但是教師個人思想道德品質的反映,而且反映一個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對學校和學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事業心和責任感是一個人對事業追求的內在動力,是每一個實驗人員必須的素質。學校針對實驗隊伍進行愛崗敬業教育,激發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第二,培養實驗隊伍先進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加強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實驗室技術人員,除了通過深造提高自己的學歷外,更多的應該加強實踐訓練和專業培訓,深化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加強現代分析技術、大型精密儀器的操作、維護、維修等培訓,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更大限度的為教學科研服務。第三,強化實驗隊伍的創新意識。實驗室人員要善于應用高效的教學手段,獨特的創新意識,開發新的實驗項目,不斷將科研項目轉移到實驗教學中去,不斷提出新思路、新觀點,探索實驗新方法、開發實驗新技術,為學生個性培養建立可靠的保障。
實驗室體制的改革一直以來都是實驗室改革的重頭戲。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很多學校都成立了實驗教學中心。我校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實施校、院兩級管理,學校負責實驗中心建設規劃、質量監控、運轉經費等宏觀管理,學院負責具體工作并由實驗中心統一管理。
由于實驗中心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建制相對獨立,各教學系不再直接管理實驗室,教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產生了一定的分離,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內容的創新受到了嚴重的制約。這也是近3年實驗中心沒有新增創新實驗的主要原因。因此,實驗團隊建設成了實驗室面臨的重要課題,化學實驗中心在學院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逐步建立起一支教育與管理理念先進,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相對穩定,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實驗教學團隊。通過團隊的凝聚力,使分散的個體產生強大的合力,開展多種教學研究活動,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分工負責,團隊合作,利用資源的優化配置來支持團隊各項優勢的發揮,教師把學科前沿知識和科研理念貫穿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提高整個學校的實驗教學水平。
實驗團隊是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因素,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技術水平強、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實驗團隊,是順利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高等學校應制定實驗隊伍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和激勵政策,積極改善實驗室的環境和條件,激發實驗室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1]張 旭,馬文權,劉晶晶,等.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3):397-399.
[2]馮 潔.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27(4):10-13.
[3]滕利榮,孟慶繁,逮家輝,等.高等學校實驗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育,2008(3):79-80.
[4]脫 慧.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1):148 -150.
[5]韓 冰.加強實驗技術人員的素質建設提高高校實驗教學及科研水平[J].高校實驗工作研究,2007,92(2):76-77.
[6]關麗萍.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4):141 -144.
[7]徐富新,楊兵初,周克省,等.建設教學創新團隊,打造物理實驗精品課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6):116-118.
[8]馮 瑞.實驗室是現代化大學的心臟[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0,19(5):1 -4.
[9]柯獻輝.高校實驗室隊伍建設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10):374 -376.
[10]徐 洲.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探索與舉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3):397-399.
G642.0
A
1674-5884(2011)08-0036-02
2011-05-29
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教學研究項目(G30952)
李國斌(1968-),男,甘肅武威人,高級實驗師,碩士,主要從事實驗室教學和管理工作。
(責任編校 謝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