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澤文
(湘潭市廣播電視大學,湖南湘潭411000)
成人高校教師素質培養途徑探析
左澤文
(湘潭市廣播電視大學,湖南湘潭411000)
成人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師所需要具備的素質也不同于普通高校。了解成人高校教師素質現狀,明確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多管齊下提升教師素質,對于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成人高校;教師素質;培養途徑
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成人教育正處在不斷變革和完善當中,作為成人高校改革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強弱,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也會對成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深入分析成人高校教師現狀,打造一支適合成人高校特點和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是成人高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環節。
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良好的成人高校教師隊伍是保證成人高校發展的重要力量。建國以來,我國成人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成人高校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我國成人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素質不高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師資問題的存在也成為了制約成人高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3方面。
完善、專業的成人教育知識和技能是從事成人教育的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但是在很多成人高校中,教師多半是從師范院校畢業之后直接進入成人高校從事教學工作的,他們沒有參加過成人教育理論的相關培訓,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難免存在各種偏差。還有一部分教師并非來自于教育行業,他們連基本的教育技能都不具備,更不用說成人教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了。此外,很多成人高校采取和普通高校聯合辦學的模式,或是普通高校承擔著成人高校的教學任務。這些普通高校教師不僅要在自己學校開展教學,還要兼顧成人高校的教學任務,一方面這些教師自己精力有限,不能保證成人高校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這些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教學技能,但是卻缺少成人高校的相關教學知識和經驗,不能根據成人高校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也就不能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
成人教育教師素質的高低,不僅關乎成人教育質量的好壞,也關系到成人高校的建設與發展。我國教師法第十一條第六款中明確規定,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以及以上學歷[1]。教育部統計年鑒顯示,2009年全國成人高校專任教師共50 40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9 259人,本科學歷教師37 677人,專科及以下學歷教師2 633人。雖然與以往相比成人高校專任教師學歷有所提高,但是和普通高校教師相比,成人高校教師學歷整體上仍然偏低。并且,在這些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只有1 969人,而初級職稱和無職稱的教師有13 240人,占專任教師總人數的比例高達23.3%[2]。由數據不難看出,一方面,成人高校教師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在一些成人高校中,大專及以下學歷教師所占比例過高。雖然說學歷和職稱不能完全代表教師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學歷及職稱不高的教師,從事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工作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而這種狀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成人高校的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我國成人高校教師社會認同感普遍偏低。與普通高校教師相比,成人高校教師這一群體通常被認為是“非正規”的教師群體。再加上成人高校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沒有得到完善,很多成人高校的教師多是由臨時或兼職人員擔任,這些人員大多數不具備相應教師資格,素質較低,流動性強,進一步影響了成人高校教師在社會中的聲譽。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成人高校教師只要具備一些基本的教育學知識和技能,而不用經過專門培訓就能夠勝任成人高校教師這一職業。有調查顯示,35.2%的教師認為“成人教育教師的社會認可程度偏低是影響其從事成人教育的主要因素”。可見,成人高校教師社會地位低下,公眾對成人高校教師的認可度不高,會嚴重制約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
所謂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履行自身職責,完成教學任務所需要具備的各種素養以及將這些素養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是通過系統科學的教育和自我學習而形成的具有反映時代特征的、穩定的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和職業素養[3]。成人高校教師與普通高校教師在教育對象、職業特點等方面存在顯著不同,所以所需要的教師素質也不盡相同。首先,成人高校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身心發展成熟、社會經驗豐富的成人,他們的學習工作經歷各不相同,家庭背景、經濟條件也存在差異,加之這些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自我概念,因此,需要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成人教育的專業知識。此外,由于成人高校培養的是直接服務于社會的人才,其在教學目標和任務方面也與普通高校顯著不同,所以成人高校教師要具備的能力也有別于普通高校教師。
現代遠程網絡教育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的成人教育形式,具有靈活、方便、迅速等特點,越來越多的成人高校開始采取遠程網絡教育作為其教學手段。這種遠程教育一方面拓寬了教育的時間和空間,為廣泛的人群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對成人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更要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多媒體教學技術,使用網絡上的海量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并能夠運用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作為成人高校的教師,首先就要能夠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網絡資源的使用方法。
與普通高校相比,成人高校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一定社會生活經歷的成人。他們雖然在理論知識上有所欠缺,但是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卻相當豐富。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提高理論知識只是他們接受教育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滿足學生的這種需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也要有深厚的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功底,還要能夠將這些理論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解決相關問題。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關注本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以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化。
成人高校的學生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生活的社會階層也不相同,因此,他們在思想認知、智力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很多學生面臨著婚姻、家庭及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和學生進行交流時不能采取和普通學校學生一樣的交流方式,而要放下自己作為教師的權威,用足夠的耐心去了解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并且成人高校教師和學生接觸時間相對較短,要想很好地和學生溝通,就必須具備短時間把握學生心理的能力。此外,成人高校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溝通方式不僅限于面對面的談話,教師可以采取電話、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動態,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成人高校的教師會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保證教師能夠承受來自于各方面的壓力。由于成人教育發展的歷史還不長,社會對成人教育的認知程度還不夠深入,很多人對成人教育的教師和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與普通高校教師相比,成人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程度都相對較低,有些成人高校教師收入水平也不高,加之工作壓力巨大和社會上眾多的誘惑,教師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現不平衡感或是失落感。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更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在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自我心理疏導,走出心理困境。
截止到2009年,全國成人高校在校學生達到5 413 513人,其中本科生2 256 662人,專科生3 156 851人[2]。隨著終身學習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社會對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成人高等教育的規模也將會不斷擴大。為了適應成人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求,一方面要增加教師數量,但更重要的是在質量上提高教師素質,以滿足社會大眾對教育的渴求。但是當前成人高校教師素質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必須多管齊下解決這些問題,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素質。
1986年美國的霍姆斯協會在報告《明天的教師》中指出,學校在選擇教師時要有嚴格的教師錄用標準,只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能成為教師。成人高校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更要具備從事成人教育的相關素質。除了成人高校教師要具備的4種基本素質之外,不同的成人高校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標準,并在教師招聘和考核時運用這些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價。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也可以推動成人高校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為成人高校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成人高校在招聘時要根據教師素質標準并結合本校實際需求選擇教師,堅決杜絕學歷和能力不合格的教師進入學校工作。在挑選教師時要堅持標準,盡量選擇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有豐富成人教育經驗的教師[4]。對于一時難以找到合適教師的教學崗位,要本著寧缺毋濫的思想,不能隨便聘用一位不合格的教師來敷衍。此外,成人高校的教育對象多為在職員工,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多集中在工作中的問題和困惑。因此,在選聘教師時,應該注意多選擇一些具有實際崗位工作經驗或是學科特長的教師,來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問題。
成人高校教師素質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提高教師素質方面也要滲透終身教育理念,學校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以完善教師的職前和職后培訓。對于新入職的教師,要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對新教師進行成人教育理念、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培訓,使這些教師能夠更好更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對于在學校工作了一定年限的教師,學校要為他們搭建職后培訓平臺,將最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教育技術,本專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等信息傳遞給這部分教師,讓教師能夠盡快把握本學科的最新動態,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改進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素質[5]。
提升成人高校教師素質,關鍵的落腳點還在于教師自身。要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教師績效考核制度,把教師績效考核成績作為教師聘任、晉升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使教師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也保證教師晉升和調資渠道的暢通和公平。在對教師工作進行量化考核的時候,也要適當采用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給予教師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校氛圍,盡量滿足教師的合理需求,尤其是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教師,更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使他們對學校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6]。只有生活中沒有后顧之憂,教師才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來。
[1]張景美.我國成人教育教師專業化建設探析[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5.
[2]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部.2009年中國教育年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夏宜玉.高等學校教師素質內容的探討[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0(3).
[4]丁邦友.成人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0(14).
[5]朱 蕾.成人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成人教育,2007(1).
[6]蔣紅元.成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淺談[J].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學院學報,1999(1).
G724
A
1674-5884(2011)08-0137-03
2011-05-19
湖南省社科院2008—2009年度立項課題(0809BZZ106)
左澤文(1968-),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責任編校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