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 杏 西南財經大學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需求驟減,導致我國對外貿易嚴重受阻。人民幣不斷升值及國際保護主義抬頭,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在國際貨物買賣中,進出口商品價格的確定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力,是企業對外開展業務時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對于外貿出口企業而言,準確合理地進行成本核算及出口報價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提出了兩種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出口報價方法,并結合國際貿易模擬業務中的案例,詳細闡述出口報價和成本核算問題,最后對這兩種方法的優劣進行綜合評價。
在公司國際貿易模擬業務操作中,出口企業向國內供貨商采購商品再銷售給國外進口商。因此,出口商品的價格主要由三部分構成:采購成本、出口費用和預期利潤。
1.采購成本。采購成本是指出口企業向供貨商采購商品的價格,即增值稅發票上的計稅金額。因為增值稅是流轉稅,稅負轉嫁給買方承擔,因此供貨商報價中包含增值稅。
目前,我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商品退還其在國內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因此在進行出口報價核算時,應考慮退稅因素,將出口退稅從采購成本中扣除,最終以實際采購成本進行核算。
2.出口費用。出口費用是指進出口雙方從交易磋商、合同履行至貨款收付為止的整個流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開支。出口費用由三部分構成:國內費用、出口運費和出口保險費。國內費用紛繁復雜,包括訂艙費、國內包干費、商檢費、認證費、報關費、銀行手續費等。這些費用均發生在出口報價之后的履約環節,為簡便計算,可用年平均費用率來估計國內費用。其中:年平均費用率=年總費用∕年采購成本總額,國內費用=年平均費用率×采購成本。
3.預期利潤。預期利潤是出口企業預計獲得的利潤。預期利潤的高低取決于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既可用單位商品某一固定的利潤額,也可用預期利潤率來核算。在用預期利潤率核算預期利潤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基數,如采購成本、成交金額等。在出口報價核算時應靈活把握預期利潤率,通過調整預期利潤率的高低控制還價幅度,進而靈活地討價還價。
1.實際采購成本核算
實際采購成本是核算FOB凈價的基礎,而FOB凈價又是核算其他價格術語的基礎。在計算實際采購成本時,應將出口退稅從采購成本中扣除。目前,我國增值稅基本稅率為17%,增值稅依據貨價本身征收,商品出口后退還增值稅額。其核算過程為:
(1)采購成本=貨價+增值稅額
(2)增值稅額=貨價×增值稅率
(3)出口退稅=貨價×出口退稅率
(4)實際采購成本=采購成本—出口退稅
將(1)、(2)、(3)分別代入(4)得:實際采購成本=貨價×(1+增值稅率)—貨價×出口退稅率
=貨價×(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采購成本×〔1-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2.出口費用核算
在國際貿易模擬業務操作中,使用20英尺或40英尺集裝箱裝運貨物。2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55立方米。出口商首先需確定商品總體積,再計算所需20英尺或40英尺集裝箱的個數。然后查詢該商品從裝運港至目的港的單位運費,最后計算相應出口運費。在計算集裝箱個數時,應按集裝箱可容納的最大包裝件數來計算,以節省運費。
在CIF價格術語下,出口商根據承保險別對應的保險費率,計算投保金額。根據有關國際慣例,投保加成率通常為10%。具體核算公式如下:
(5)出口運費(美元)=單位運費×集裝箱個數
(6)出口保險費(美元)=投保金額×保險費率
=CIF價×(1+投保加成率)×保險費率
3.FOB、CFR和CIF凈價核算
從計算步驟來說,CIF凈價、CFR凈價和FOB凈價的核算基本相同,CFR凈價僅比FOB凈價多出口運費,CIF凈價比FOB凈價多出口運費和保險費。對價格術語各部分構成分別計算,然后進行加總,即可得到出口商品的FOB、CFR及CIF凈價。具體核算公式如下:
FOB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預期利潤
CFR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預期利潤
CIF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出口保險費+預期利潤
根據(4)、(6)可以推導以下公式:FOB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1-預期利潤率);CFR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1-預期利潤率);
CIF凈價=(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1-預期利潤率-(1+投保加成率)×保險費率〕
1.引入換匯比的出口報價核算
為研究方便,預期利潤暫不包含費用因素,以毛利率表示預期利潤率。選擇采購成本作為計算利潤的基數,毛利潤為單位商品的毛利潤。具體核算公式如下:
(1)毛利潤=FOB凈價×外匯牌價+單位出口退稅-單位采購成本
=FOB凈價×外匯牌價-單位采購成本×〔1-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2)毛利率=毛利潤/單位采購成本
為提高出口報價核算的可操作性,引入換匯比概念:
(3)換匯比=單位采購成本(人民幣)/FOB凈價(美元)
將(1)、(3)代入(2)整理得:
毛利率=外匯牌價/換匯比-〔1-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換匯比=外匯牌價/〔1+毛利率—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2.該方法下FOB、CFR和CIF凈價核算
由上面的推導可以看出,換匯比與毛利率之間存在對應關系,將毛利率所對應的換匯比代入公式(3)即可求出FOB凈價。再根據FOB凈價與CFR、CIF凈價之間的關系,很容易得出CFR凈價和CIF凈價。
FOB凈價=單位采購成本/換匯比;
CFR凈價=FOB凈價+單位出口運費;
CIF凈價=CFR 凈價 /〔1—(1+投保加成率)×保險費率〕。
Knowledge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擬向美國winne公司出口打印機20258臺,采用CIF貿易術語和即期托收D∕P結算方式。該批貨物用7個40英尺集裝箱裝運,每箱可容納包裝件數1447(每件2臺)。該產品國內采購成本為33,729,570元人民幣,增值稅率為17%,出口退稅率為9%。國內費用包括:國內包干費9800元,訂艙費100元,商檢費250元,認證費200元,報關費100元,銀行手續費479.69元。從裝運港上海至目的港紐約,40英尺集裝箱的單位運費為2750美元。按CIF價加成110%投保海洋運輸平安險,保險費率為0.6%。
現假定Knowledge公司的預期利潤率為20%,試報該產品的FOB凈價、CFR凈價和CIF凈價。(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6.8,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運用成本導向出口定價法
(1)計算實際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每臺)=33,729,570/20258=1665元
實際采購成本 (每臺)=采購成本×〔1-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1665×〔1-9%∕(1+17%)〕
=1536.92元
(2)計算國內費用
國內費用 (每臺)=(9800+100+250+200+100+479.69)/20258=0.54元
(3)計算出口運費
出口總運費=2750×7=19250美元
出口運費 (每臺)=19250/20258=0.95美元
(4)計算FOB、CFR和CIF凈價
FOB凈價(美元)=(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1-預期利潤率)
=〔(1536.92+0.54)÷6.8〕/(1-20%)
=282.62美元
CFR凈價(美元)=(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1-預期利潤率)
=〔(1536.92+0.54) ÷6.8+0.95〕/(1-20%)
=283.81美元
CIF凈價 (美元)=(實際采購成本+國內費用+出口運費)/〔1-預期利潤率-(1+投保加成率)×保險費率〕=〔(1536.92+0.54)÷6.8+0.95〕∕〔(1-20%-(1+10%)×0.6%〕=286.17美元
2.運用引入換匯比的出口報價法
單位采購成本=33,729,570/20258=1665元 /臺
出口總運費=2750×7=19250美元
單位出口運費=19250/20258=0.95美元/臺
用毛利率來表示預期利潤率,代入換匯比公式得:
換匯比=外匯牌價/〔1+毛利率—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6.8/〔1+20%—9%∕(1+17%)〕=6.05
將上述結果代入 FOB、CFR和CIF凈價公式得:
FOB凈價=單位采購成本/換匯比
=1665/6.05=275.21美元
CFR凈價=FOB凈價+單位出口運費
=275.21+0.95=276.16美元CIF凈價=CFR凈價/〔1-(1+投保加成率)×保險費率〕
=276.16/〔(1-(1+10%)×0.6%〕=278美元
成本導向出口定價法綜合考慮了出口報價的要素構成,能比較全面和準確地實現對外報價。但出口費用是在出口履約過程中產生的,在出口報價核算時這些費用很難提前獲得,長期實踐表明,外貿企業通常用年平均費用率來估計出口費用。因為不同外貿企業的費用水平不同,使出口報價缺乏一個統一的評價尺度。如果費用水平估計不當,會使企業實際盈利達不到預期水平。
引入換匯比的出口報價法克服了以上不足,定義換匯比用的是單位采購成本,與各企業的費用水平無關,使不同外貿企業的交流具有統一的尺度。該核算方法步驟簡便,公式中的變量容易獲得。存在傭金或使用其他計價貨幣的情況下,根據外匯牌價、凈價與含傭價之間的關系進行換算,均可方便地對外報價。
引入換匯比的出口報價法還能快速、準確地對外報價與還價。若先由對方報價,根據報來的FOB凈價很快求出換匯比,并求出對應的毛利率。將毛利率扣除年平均費用率后,可以得到企業的凈利率,將凈利率的高低與預期值比較后決定是否接受報價。若對方要求我方還價,我方確定預期凈利率后,加上年平均費用率得到毛利率,并算出換匯比便可還價。總體來說,該方法簡化了出口報價與還價的核算,可操作性很強,通過對費用率與預期毛利率的調整,可以達到很高的精度。▲
[1]黃偉如.出口報價方法研究[J].對外經貿實務,2005(8)
[2]胡俊文.出口報價核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對外經貿實務,2005(2)
[3]王秋紅.CIF條件出口報價核算及應注意的問題[J].對外經貿實務,2006(6)
[4]謝崇譽.當前出口報價的計算方法及其運用 [J].對外經貿實務,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