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或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采取的一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措施,如技術法規和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產品檢驗檢疫、包裝標簽要求等,這些措施主觀或客觀地成為限制外國商品自由進入的壁壘。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各國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和貿易利益,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頒布和實施了許多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這些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對遼寧出口貿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使得全球經濟急轉直下,迅速進入衰退期,國際貿易大幅萎縮。在此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紛紛抬頭,各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新制定或修訂了諸多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有:(1)美國新制定或修訂了多項節能法規標準,對電器類產品發布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測試標準。(2)美國眾議院通過《2009年食品安全加強法案》,對現行的《食品藥品化妝品法》中食品安全相關內容進行了70年來最為重大的修定。(3)美國頒布了自其1973年成立以來最嚴厲的《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進一步提高兒童產品安全要求。(4)歐盟EuP指令多項實施措施頒布,并擴展到間接用能產品,并且EuP的替代指令ERP正式頒布實施。(5)歐盟進一步完善了REACH法規,對REACH法規附件內容進行了多次修訂和補充,進一步加強國家化學品監管。(6)歐盟發布WEEE/RoHS指令修訂草案,進一步提高了各類電子電氣產品的循環利用和再利用綜合指標要求。(7)歐盟發布富馬酸二甲酯(DMF)禁令,歐盟各成員國禁止將富馬酸二甲酯(簡稱DMF)含量超過0.1ppm的消費品投放市場或在市場上銷售。(8)歐盟頒布玩具新指令,新指令的條款由舊指令的16個增加到了57個,進一步完善歐盟玩具安全管理體系。(9)日本擬修訂《化學物質審查法》,對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12種化學物質做出規定,進一步加強國家化學品監管。(10)LED照明產品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已取得重要進展,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了自鎮流LED燈的性能規范,對自鎮流LED燈的光通、壽命、色溫、顯色性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時,美國、歐盟等國家對LED照明產品也制定了相關的能效技術要求。
1.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被用作貿易保護手段的趨勢更加明顯。2007年至2009年,世貿組織成員發布的TBT通報數量分別為1211項、1532項、1890項,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尤其是在當前金融風暴強烈沖擊實體經濟的國際環境下,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紛紛新制定或修改有關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2.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化的趨勢。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在國家間擴散的現象。雖然發達國家仍然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主要實施者,但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所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迅速被發展中國家效仿。例如,2009年1月1日起在韓國銷售的電子電器產品需強制性使用KC標志。2009年7月31日,南非貿易工業部發表官方公告,電子電氣設備的制造商或進口商在產品銷往南非前,每個產品型號都應獲得南非標準局的許可。2009年9月3日,巴西發布第G/TBT/N/BRA/343號通報,將家用電器納入到強制性產品認證范疇,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家用電器觸電、短路和著火的危險。強制性認證由巴西官方的產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標志要加貼在產品及產品包裝上。
3.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系統性越來越強,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由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的綜合措施,并且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歐盟EuP指令及REACH法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EuP指令的最低能效要求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的現有技術水平并每隔3至5年進行修正,而且產品范圍越來越廣,已從耗能產品(EuP)擴大到能源相關產品(ErP)。REACH法規不僅針對每一種化學物質,而是針對每種化學物質的生產商和進口商,以及每一種物質的每一種用途,且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化學物質的生產商和進口商,還包括這些化學物質的下游用戶。
4.健康和安全問題仍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關注重點。從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的目的和理由來看,保護人類健康與安全的通報占了絕大多數。從英國的自行車安全法規、韓國的建筑機械安全標準、電器安全控制法規、日本的道路車輛安全法規、加拿大的、美國的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到歐盟的機械安全指令、玩具安全指令,令人應接不暇。以美國為例,2009年,在其發布的27項道路車輛工程通報中,安全標準占了五分之四,分別涉及機動車的制動系統、信號裝置、發動機、車燈、反光裝置及相關設備、乘員保護裝置、彈射緩解系統、防盜和防溜車裝置等。
5.節能環保領域和新興產業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建設熱點。隨著世界低碳經濟的大力發展,節能環保領域和新興產業的標準制定和市場準入技術制度建設成為技術性壘措施建設熱點。例如,2009年美國新制定或修訂了多項節能法規標準,對電器類產品發布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測試標準。歐盟對綠色雙指令“WEEE/ROHS”進行的兩次修訂,進一步提高了電子電氣設備的進口門檻;歐盟ErP指令實施措施頒布,對更多產品提出生態設計要求,能效要求也不斷提升。同時,在LED照明產品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已取得重要進展,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有關LED照明產品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
1.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實施直接抑制了產品出口數量。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由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的綜合措施,并且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短期內大多數出口產品的技術標準很難達到相關要求,這使得遼寧省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數量大幅減少。尤其是2009年,遼寧省全年出口總額334.4億美元,下降20.5%;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39.4億美元,下降36.5%;加工貿易出口163億美元,下降8.9%;機電產品出口143.3億美元,下降10.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7.7億美元,下降10.2%。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對遼寧省產品出口數量抑制作用明顯。
2.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增加市場準入的難度。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是遼寧省的主要貿易伙伴,與此同時,這四個出口市場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訂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最多的國家。這些國家進一步強化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已經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和工具。這些的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遼寧省出口行業大宗商品的發展,尤其是機電儀器、農食產品、紡織服裝和化工等行業的外貿出口均受到了較大的市場準入限制。
3.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增加了企業成本,影響了出口競爭力。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制定與實施使得國際市場標準和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也使得部分出口產品與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要求不一致。為達到相關的新標準,出口企業必須采購價格更高的先進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改造產品技術,改善環保水平以及重新進行技術標準認證等,這大大地增加了企業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4.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推動了出口產品技術升級。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實施使得遼寧省傳統出口產品易遭遇技術壁壘,相關出口企業及行業根據進口國的新標準,積極進行技術創新,通過開發、引進適應國外的新標準和新技術,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并逐步地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5.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快國際標準化認證。遼寧省出口產品易遭遇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出口產品在安全和質量方面的確存在某些問題,無法達到貿易伙伴國的相關新標準和新技術的要求,被摒棄于國際市場之外。為此很多出口企業在蒙受損失后,變被動為主動,竭力按照國際標準來生產經營,進一步加快了IS09000、IS014000和SA8000等國際標準化的認證。
6.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強化質量管理。遼寧省許多出口企業已從充分地意識到國外新技術標準的嚴格性。因此,在出口產品相關項目上實施動態管理,持續跟蹤和研究國外有關技術標準的變化情況,及時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調整重點檢測項目和重點監控項目。作為質量主體,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很多出口企業強化源頭管理,努力增強自律意識,不斷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借此提高產品質量安全。
第一,積極關注有關的技術壁壘新動向,建立技術壁壘快速反應機制。企業應當積極地關注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發展的新情況,尤其是對主要貿易伙伴國新制定或修訂的技術壁壘措施要加強研究,實時掌握與本企業出口產品有關的技術壁壘新動向,量化新技術壁壘對企業產品出口的影響。對影響人類安全、健康、影響環保的潛在危險的出口產品實行風險評估,并且加強相關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傳遞,建立一個高效、靈敏、迅速的反技術壁壘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
第二,實施國際標準化戰略,加強出口產品標準化建設與認證。采用國際標準是沖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開展出口產品標準化建設和國際標準認證工作,以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而要獲取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產品認證和體系認證,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推進產業標準建設,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為此,企業要切實抓好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把生產、加工和出口籌備各個環節全部納入標準化控制,同時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健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
第三,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加快產品技術創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實質是高科技壁壘,不管進口國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目的是什么,技術性貿易壁壘總是與科學技術水平密切聯系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外新制定或修訂的技術標準越來越繁雜、瑣碎,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有條件的企業要努力引進優秀的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大研發的投入,加快技術進步,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調整出口市場結構,全面拓展國際市場。目前,遼寧企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又是頒布和實施新技術壁壘最多、對遼寧出口企業影響最大的國家。因此,出口企業必須主動進行出口市場調整,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不放棄傳統市場的同時,應把出口盡可能轉向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大力開拓俄羅斯、拉美、中東、非洲等潛力較大、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盡可能減少新技術壁壘產生的不利影響。
第五,充分利用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積極應對技術壁壘貿易糾紛。技術性貿易壁壘往往存在雙重性,對歐、美、日、韓等主要發達國家設置的技術壁壘,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加以系統研究鑒別。企業應熟悉、掌握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規則,充分運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對違反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損害企業正當權益的貿易行為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掌握情況,通過磋商、調解、仲裁等形式積極應對,切實維護好企業自身合理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