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娟 汕頭市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校 陳 琦 浙江樹人大學
淺析出口業務采用電匯結算方式的風險與防范
鄧志娟 汕頭市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校 陳 琦 浙江樹人大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高速發展,作為國際貨款結算方式之一的電匯,由于具有速度快、手續簡便和費用低等優勢,在實際業務中被越來越廣泛采用。然而,由于電匯本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在使用電匯方式結算貨款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本文將對進出口業務中使用電匯結算方式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各種防范措施。
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簡稱T/T),是匯付方式中的一種。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用電報、電傳或SWIFT(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等電訊方式發出付款委托通知書給收款人所在地的匯入行,委托匯入行將款項解付給指定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根據性質不同,電匯分為“前T/T”(Payment In Advance)和“后 T/T”(Deferred Payment)兩種。所謂“前T/T”,即“預付貨款”,就是賣方在發貨前即已收到貨款,然后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發給買方的一種結算方法;所謂“后T/T”,即“延遲付款”,是在簽署合同后,由賣方先發貨,買方在收到貨物后再付款的結算方式。顯然,“前T/T”對于出口商較為有利,因為出口商在發貨前就已經收到了貨款,等于得到了進口商的信貸,其出口收匯的風險得到了控制;而“后T/T”則相反,對進口商比較有利,因為出口商要等到進口商收到貨物的一段時間之后才能收回貨款,等于給予進口商信貸,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在傳統的進出口貿易中,一般采用信用證作為貨款的結算方式。但由于開立信用證的手續很繁雜,而且還要在較長時間內占用進口商的資金或授信額度,因此,很多進口商不愿意開證,而是傾向于使用電匯結算。我國也不例外,電匯結算方式已經在我國的進出口業務中被廣泛使用,是中小企業在出口業務中的主要結算方式。根據上海外匯管理局的數據表明,目前上海的出口業務中有超過50%是采用電匯方式進行結算,而在貿易活躍的廣東和浙江,中小企業80%以上的出口業務都采用電匯付款方式,而且大部分是采用“后T/T”方式,因此,出口商所面臨的風險不言而喻。
雖然電匯結算方式具有手續簡單、速度快捷和費用較低等優勢,在實際業務中深受中小企業的歡迎,但是,電匯是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一種結算方式,如果使用不當或稍有不慎,將給雙方帶來很大的風險。對于出口商而言,使用電匯結算方式主要的風險有:
(一)來自進口商的風險
由于國際市場上競爭日益劇烈,進口商占據了交易的主導地位,出口商為了達成交易,往往只能采取貨到付款方式。由出口商先發貨,待進口商收到貨物后立即或在一定期限內將貨款通過電匯方式匯給出口商。這種結算方式,相當于由出口商向進口商提供了信用和資金融通,進口商沒有承擔任何風險,而出口商則面臨著以下兩種風險:
一是由于市場行情惡化,進口商沒有能力付款,導致出口商承擔長期占壓資金或收不回貨款的風險。這種現象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尤為突出;二是進口商惡意實施“電匯詐騙”,導致出口商錢貨兩空。“電匯詐騙”是指進口商打著正常貿易的旗號,蓄意偽造、涂改電匯憑證,謊稱已支付或匯出貨款,誘使出口企業發貨,以騙取其出口貨物的不法行為。
(二)來自業務銀行的技術風險
所謂技術風險是指由于匯出行設計匯款路線不合理或者因匯出行不能使解付行收到或及時得到內容完整準確的付款委托書而導致出口商承擔遲收匯款的風險。具體情況有兩種:一是匯出行設計匯款路線不合理、不通暢或所選擇的解付行效率低而造成遲收;二是匯出行不能使解付行收到或及時收到內容完整準確的付款委托書而導致出口商遲收匯款。
(一)簽訂合同之前應加強對進口商的資信調查
由于電匯是一種以進口商信用為付款保證的結算方式,出口商能否安全收回貨款完全取決于進口商的信用,因此,加強對進口商的資信調查,選擇資金實力雄厚信用好的進口商是保證安全收匯的根本保證。特別是對于通過網絡進行的交易和與新客戶的交易,出口商更應慎重,在簽訂合同之前通過各種商業渠道或有關駐外機構對客戶進行充分的資信調查,如果客戶資信不佳時,則堅決不要采用電匯方式結算。
(二)訂立完善的合同條款,約束買方按時付款
1.簽訂定金條款,盡可能爭取提高電匯預付金額的比例。進出口業務中,電匯貨款預付比例一般是30%。當然,預付金額比例越高,出口商遭受損失的風險越小,如果預付100%,即變成預付貨款,就相當于把風險全部轉嫁給了進口商。因此,在實際業務談判中,出口商應該根據交易對方的信任度、資信狀況和談判桌上的實力對比,在選擇合適的預付比例的基礎上,通過適當讓利的方式來爭取進口商提高預付金額的比例,并在合同中用定金條款規定下來,從而規避一定的風險。同時,對于電匯部分,則應規定進口商須選擇其所在地信譽卓著的世界性銀行或與出口商的開戶銀行有良好合作關系的銀行作為付款行,以防止進口商和當地銀行串謀的風險,保證按時安全收匯。
2.簽訂所有權保留條款,以保留對貨物的收回權。所有權保留一般是指買賣合同中雙方約定的貨物雖已交付買受人,但須支付所有欠款后標的物所有權方才發生轉移的條款。所有權保留條款的作用是利用物權優先于債權的法律原理,使出賣人的利益處于更可靠的地位,從而使交易過程中的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在簽訂了所有權保留條款的進出口貿易中,進口商在已接受貨物的交付,但未取得所有權期間,可將貨物運用于生產過程,甚至可以將貨物轉賣,但此時進口商不是作為所有人,而是作為出口商的受托人對貨物進行處分。在此期間,如進口商破產或發生其它變化,出口商可優先于進口商的其他債權人,以所有人的身份將貨物或貨物的價值收回。因此,在以電匯結算方式的貿易中,如果能簽訂所有權保留條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出口商的風險。
3.使用合適的貿易術語,爭取由賣方辦理運輸手續。對于電匯結算方式的合同,賣方還應該爭取在合同條款中規定使用由賣方負責辦理運輸手續的貿易術語,最好是采用CIF術語成交,賣方就通過可以委托當地知名的運輸公司負責承運貨物,利用雙方之間良好的業務關系,及時了解貨物運輸的進展,防止進口商與船公司串通騙取貨物或通過出具保函從船公司辦理無單提貨,從而導致出口商無法安全收匯。
4.采取“分批發貨、分批收匯”條款來降低收匯風險。對于合同金額較大、預付金額卻不大的訂單,出口商可以通過在合同中規定“分批出運、分批收匯”條款,要求進口商必須根據交貨的進展按時分批付款。出口商在前一批次貨物的貨款收妥后,再決定后一批次的貨物是否發運,從而避免一次性大額貨款收不回的風險。這種辦法適合于大宗商品的多次運輸。
(三)慎放正本提單,利用運輸單據規避收匯風險
提單是貨物所有權的憑證,也是船公司憑以交貨的憑證。在電匯的方式下,出口商惟一能夠約束買方按時付款的就是整套提單,因此,盡管出口商在貨物在裝運港裝船后通常即可獲得提單等全套運輸單據,但是為了規避收匯風險,除非進口商已經付清貨款或有足夠的信用,出口商不應立即將正本提單交付給進口商,以防止進口商在獲得物權象征的正本提單后逃避付款責任。在實際業務中,出口商一般是在裝船后先將提單副本交至進口商,證明貨物已經按照合同規定裝運;在獲得銀行出具的進口商電匯貨款的收據并確認無誤以后,再將正本提單等全套運輸單據交付給進口商。另外,如果雙方在合同中并沒有約定出口商必須什么時間將提單的正本寄給進口商,那么,出口商就要充分利用在獲得進口方傳真的電匯收據與交付正本提單或指示承運人放貨之間的時間差,把提單先保留在自己手里,在船航行期間,加強與銀行和進口商的聯系,以保證銀行將款項匯出,從而規避進口方在獲得正本提單后立即向銀行撤銷匯款的風險,因此,最穩妥的方法是匯款到賬后再提交提單正本。
(四)利用第三方金融服務措施來有效回避風險
1.使用進口保函。進口保函是銀行保函的一種,也是一種建立在銀行信用基礎上的結算方式。是指擔保銀行應進口人的請求開給出口人的保函,其中規定在出口人按照有關合同交貨和交來規定的單據時,如果進口人未能及時付款,則由擔保銀行負責付款。因此,在電匯方式下,出口商如果能夠要求進口商通過知名銀行開立進口保函,那么,在進口商拒絕付款的時候,出口商就可以得到擔保銀行的付款保障。
2.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用保險是國家為了推動本國的出口貿易,保障出口企業的收匯安全而制定的一項由國家財政提供保險準備金的非贏利性的政策性保險業務。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賣方回避收匯風險的一種有效措施,目前已有超過10%的國際貿易額的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出口商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既可以由信用保險公司去調查進口商的信用,從根本上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又可以在風險事故發生時,從信用保險公司得到一定程度的賠償。我國已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作為國家信用保險機構開展對外貿易的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建立了一套信用調查體系和風險追償體系。因此,在使用電匯結算的出口貿易中,出口商業可以通過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把收匯的風險轉移給保險機構。
3.采用國際保理業務。國際保理是指保理人通過受讓取得出口商的出口債務而向出口商提供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包括融資、結算、理財服務、信用擔保一體的結算方式。在電匯結算方式下使用國際保理業務,出口保理商不但可以為出口商提供資金融通服務,還可以代收債款,提供壞賬擔保,從而解決了出口商的收匯風險。歐美許多國際的出口商在采用商業信用的支付方式時,為了避免賣方貨款兩失的局面,往往采用國際保理業務來回避風險。目前,我國各商業銀行已經逐步推出了國際保理業務,因此,我國的出口企業應盡快熟悉這種風險防范措施的功能及實施程序,充分利用這種金融服務措施來回避電匯結算方式下的風險。
總之,電匯作為進出口貿易中貨款結算的一種結算方式,具有手續簡單、收匯快和費用低的優點,在貿易中深受進口商的歡迎,但是,出口商一定要對這種支付方式下所面臨的風險有足夠清醒的認識,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和規避各種風險,才能保證出口安全收匯。
10.3969/j.issn.1003-5559.2011.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