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中國人民銀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中心支行,新疆博樂833400)
國際上對金融與經濟關系的研究由來已久,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學術界關于金融與經濟關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例如談儒勇較早論證了中國金融中介體發展和經濟增長呈顯著正相關,和股票市場發展顯著呈正相關。但他只選取了1993—1998年間的有關季度數據,時間較短,說服力不強。米建國和李建偉的實證分析表明,我國金融適度發展是經濟實現最優增長的必要條件,金融抑制或金融過度均會損害經濟增長。丁曉松通過對1986—2002年數據的研究,發現金融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增長有積極作用,但是經濟增長對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大。趙振全和薛豐慧采用產出增長率模型,研究表明我國信貸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比較顯著,而股票市場的作用并不明顯。曹嘯和吳軍選取了1994—1999年的季度數據,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進行了實證研究,結論表明:我國的金融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孟猛利用含有誤差修正模型項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函數,以我國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長期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會促進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再如高紅用等選取內蒙古1986—2006年數據論證了內蒙古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有單向的因果關系。孫慧君等以1990—2007年浙江的數據論證了浙江的金融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蔡鑫對河北省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得到金融發展對地區經濟增長有顯著性影響程度的結論等。
綜合來看,以往的研究有兩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角度多以全國為主。但目前來看,在我國金融與經濟存在嚴重的區域性差異,尤其在新疆兩者的發展更具有特殊性,以全國為研究對象的結論并不適用于新疆,因此,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立足區域(新疆),選擇國有商業銀行與新疆經濟發展為研究對象,最終得出國有商業銀行與新疆經濟發展關系的結論。
關于經濟發展的指標,迄今為止沒有比GDP更具有說服力的指標了,因此本文仍舊選擇用GDP(實際GDP,剔除物價指數)來代表經濟發展;關于國有商業銀行的指標選取存款余額(存款余額表明一個地區一定時期能夠提供的儲蓄量,反映一個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貸款余額(反映一地區的總量實力,表明國有商業銀行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存貸比(反映以地區銀行的中介效率)。
為了減少數據的波動性,消除數據的異方差性,故對GDP、存款余額(CY)、貸款余額(DY)及存貸比(CD)取自然對數lnGDP、lnCY、lnDY、lnCD。本文數據來源于新疆統計年鑒(1980—2010年),部分數據經過計算而得,計量工具為Eviews5.0。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經濟變量都是非平穩的,應用回歸分析往往會導致一個隨機游走變量對另一個隨機游走變量的謬誤回歸,從而導致分析的結論無效,應先進行單位根檢驗。對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運用統計量進行統計檢驗是比較準確與重要的。單位根檢驗是統計檢驗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檢驗方法。對單位根過程進行假設檢驗主要包括兩種方法,一種是迪基—福勒檢驗法(Dickey-Fuller),簡稱為DF檢驗法;另一種是菲力普斯—配榮檢驗法,簡稱為PP檢驗法。為了保證DF檢驗中隨機干擾項的白噪聲特性,Dickey和Fuller對DF檢驗進行了擴充,形成了ADF。本文采取ADF檢驗對變量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變量的ADF檢驗
從檢驗的結果來看,四個變量都是非平穩時間序列,但通過對四個變量做一階差分后發現,這四個變量都是一階單整的時間序列,因此四個變量均是I(1)型經濟變量,以此可以對四個變量做進一步的協整檢驗。
協整是指非穩定的單整時間序列變量之間存在一個平穩的線性組合,這個組合可能構成一個新的平穩的序列。協整檢驗的經濟意義在于,雖然各個變量間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趨勢,但如果它們之間的線性組合不具有隨機趨勢,即它們之間是協整的,則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關系。本文采用Johansen方法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跡統計量檢驗結果

表3 標準協整化系數
根據表2跡統計量檢驗結果可以得出,lnGDP、lnCY、lnDY、lnCD在5%的顯著水平下存在協整關系,根據表3的標準化協整系數,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到協整方程,括號內為標準差:

由協整方程可得,新疆國有商業銀行存款余額與經濟發展之間呈負相關,而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余額及存貸比與經濟發展之間呈正相關。至于前者的負相關,原因可能是國有商業銀行在吸取存款過程中由于受上級存款額度指標的指示,依靠本身相對壟斷的地位,過度地吸收存款,又由于各種渠道存在,出現了兩個“不和諧”現象。一是局部來看從農村吸收的存款沒能有效用于農村建設中去,二是整體來看從新疆吸收的存款并不能完全用于新疆經濟建設中來,最終導致國有商業銀行存款余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后者正相關,原因可能是在融資方面,新疆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主要是通過貸款,而由于長期以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疆的壟斷地位,貸款又都集中于國有商業銀行,因此目前來看,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對新疆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國有商業銀行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合理吸收存款,提供有效融資,保證經濟發展。但從實際的檢驗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疆的狀況并非完全如此,但這并不是否定國有商業銀行的作用,更不否定理論。出現這種結果,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可能在選取的角度、指標、模型時有一定的片面性,或者是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方法不妥所導致最終結果與理論出現偏差。二是在新疆特殊環境下,國有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從某種程度會出現一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受地方政府的干預較大、面臨客戶較為復雜、放貸成本較高等。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應該立足區域,在提供融資方面,盡可能多地制定一些差異化政策和導向性措施,另一方面新疆地方政府應該進一步為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減少對其過多的干預。
[1]沈坤榮,張成.金融發展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跨地區動態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2]趙振全,薛豐慧.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4(8).
[3]王滿倉.西部金融體系發展與經濟增長——以陜西省為例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5(7).
[4]張曉峒.Eviews使用指南與案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