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華 劉淑哲 徐本玲 馬智勇 高全力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心實驗室,河南鄭州 450008)
肺癌病人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的護理
范瑞華 劉淑哲 徐本玲 馬智勇 高全力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心實驗室,河南鄭州 450008)
目的探討中晚期肺癌病人應用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治療的護理規范。方法回顧性總結2009年9月~2010年10月接受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139例肺癌病人從護患溝通、心理護理、標本采集、CIK細胞懸液回輸和輸注后病情觀查等環節的經驗。結果1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后有1例出現發熱,其他患者未出現相關并發癥,生活質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結論實施科學、規范的護理程序是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實施的前提和保證。
CIK細胞 肺癌 過繼免疫治療 護理
隨著傳統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腫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自體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的過繼免疫治療是目前抗腫瘤過繼細胞免疫治療最有效的方案。輸注 CIK細胞是一種應用較多且較肯定的生物治療方法,能改善患者全身狀況,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繁殖 ,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治療上不良反應少,使用方便,患者易接受[1]。現將我們應用自體CIK細胞治療的1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0月應用自體CIK細胞治療中晚期肺癌病人139例,共輸注269次,男女比例為2.6∶1,每人輸注1~5次不等。其中,男 100例,輸注 195次,年齡29~89歲,平均年齡62歲;女39例,輸注74次,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6.5歲。
1.2 方法 CIK細胞的培養和擴增:化療前1 d或放化療期間采集患者外周血55 ml做CIK培養用,經Ficoll密度梯度離心獲得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NC)。用PBS洗滌 2次,懸浮于含 2%自體血漿的GTT-551(Takra)無血清培養基,調整細胞濃度1×106/ml,當日加入 IFN-γ(1 000 U/ml),24 h后加入CD3McAb(50ng/ml),IL-2(500 U/ml),IL-1α(100 U/ml),在37℃,5%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以后每 3 d補加新鮮培養基,并補加 IL-2(500 U/ml)。一般體外培養12~14 d。根據細胞數提前1 d通知醫生和患者。
1.3 結果 經過12~14 d的細胞培養,CIK細胞數為(3.8±1.5)×109/L,細胞活性均在97%以上,CD3+、CD56+細胞占(15.8±4.5)%,CD3+、CD8+細胞占(67.4±10.6)%。接受CIK細胞回輸的139例患者均耐受很好,只有1名患者回輸后出現38℃的發熱,未經處理,4 h后體溫恢復正常。患者肝腎功能治療前后未見明顯變化,患者生活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1 護患溝通 護士在治療前應詳細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生物治療的進展、優勢和治療流程,通過反復講解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疑惑和恐懼心理。客觀介紹CIK治療的療效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及家屬充分知情,以避免患者因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而出現的心理落差。
2.2 心理護理 中晚期腫瘤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時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對治療失去信心,病人處于絕望、無助、無奈之中,從而產生輕生的念頭。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存質量。實施心理護理,可以改變病人對疾病的態度,改善病人的情緒,改善病人乃至病人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時要注重語言技巧和自身修養,護士在護理操作過程中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感受到身心受到尊重。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能積極配合整個治療過程。
2.3 標本采集 采集前1 d患者進低脂飲食,采集晨空腹。采集標本時盡量選擇彈性好、充盈強的血管,如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等。用50 ml注射器及9號輸血針頭采血。抗凝劑采用肝素鈉3 000 U(1/4~1/3支)。采血過程中輕微晃動注射器,防止血液凝固。將寫有患者科室、姓名、住院號的輸液貼貼在注射器上,然后用無菌方巾包裹。采集過程中注意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傾聽患者主訴。采血完畢按壓穿刺部位10~15 min。整個過程應嚴格無菌操作。
2.4 CIK細胞懸液回輸護理 回輸前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及預防過敏,也不建議使用組胺類抗過敏藥物。用輸血器回輸,輸注開始前10 min,9滴/min,10 min后如無不適主訴,可將滴速調至40滴/min,1 h內輸注完畢,以保證細胞的活性。注意輸注前、后分別用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管路。觀察患者有無不適反應。如有不適可減慢速度或暫停輸注,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同時應保存剩余的CIK細胞懸液,將其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和細菌培養,以查找原因。
2.5 不良反應及處理 生物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一般癥狀比較輕微,呈一過性或持續數小時。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發熱,發熱的原因可能是在回輸的CIK細胞懸液中含有 IL-2和人血白蛋白之故[2]。發熱一般在回輸后1~2 h出現 ,可持續2~8 h。本組139例中1例患者體溫升至38℃,未經處理,4 h后體溫恢復正常。
[1]陳復興,劉軍權.自身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過繼性免疫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J].癌癥,2002,21(7):797-801.
[2]施明,王福生,張冰,等.自體CIK細胞治療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4,29(4):333-335.
CIK cell Lung cance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Nursing
范瑞華(1963-),女,江西臨川,本科,副主任護師,從事造血干細胞移植和細胞生物治療護理工作
R473.73
B
1002-6975(2011)14-1282-02
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資助項目(No.201001012)
201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