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玲 胥娟 郭小蘭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手術室,上海 200433)
頸椎活動受限患者應用光棒引導氣管插管的配合體會
沈麗玲 胥娟 郭小蘭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手術室,上海 200433)
頸椎活動受限 光棒 氣管插管 護理配合
頸椎活動受限患者在手術時麻醉存在高風險,光棒或光索(light wand,LW)氣管內插管術是國內近年引進應用的新麻醉技術,該器材成本較低,技術易掌握,插管成功率高,并發癥少,是頸椎傷患者采用全麻快誘導氣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1]。我院2010年3~11月對頸椎活動受限患者應用光棒引導插管共85例,現將配合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齡22~78歲,平均 58歲;其中強直性脊柱炎18例,頸髓損傷29例,頸椎骨折伴脫位38例。
1.2 方法 操作者左手推開下頜,右手持光棒中上1/3處,順患者口角進入口內,當光棒前端到達舌后部時,注意觀察患者頸部的光斑,光棒的最亮點位于環甲膜正中,則表明光棒的前端已對準或進入聲門。
1.3 結果 本組85例病人中光棒引導插管一次成功62例,經調整后插成者20例,改用咽喉鏡插管者3例,85例估計插管困難者,均獲成功。插管時間14~152 s,平均25 s;術后病人咽喉疼痛、聲音嘶啞等癥狀均不明顯。
2.1 患者準備 患者入室后,建立外周靜脈通道,常規監測 BP 、HR、ECQ 、SpO2。
2.2 插管前準備 操作者檢查光棒的燈泡亮度,有無松脫,導管及光棒均應充分涂抹潤滑劑,插入導管內,并將光棒前端5~7 cm處折彎成J型備用。
2.3 插管時配合 采取靜脈快速誘導后,麻醉醫生位于患者頭端,左手推開下頜,右手持光棒中上1/3處順患者口角進入口內,此時巡回護士應關閉室內照明燈;當光棒前端到達舌后部時,操作者注意觀察患者頸部的光斑,并酌情調節,光棒的最亮點位于環甲膜正中,則表明光棒的前端已對準或進入聲門,左手可將導管順勢送入氣管內。當導管送入氣管后,巡回護士協助麻醉醫生拔出光棒,往氣囊內注氣固定導管。
3.1 光棒是可彎曲金屬導管,利用頸部軟組織透光的原理引導氣管導管進入氣管內,為盲探插管提供可視指標,能有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2]。
3.2 光棒引導插管的優勢,慢誘導麻醉下光棒引導插管技術簡便實用、安全、并發癥少、成功率高。用光棒引導氣管內插管,可避免常規喉鏡明視插管可能引起的牙齒、口腔咽喉黏膜損傷,特別對頸椎損傷、頭后仰限制、舌體肥大等困難插管病例,采用光棒引導氣管插管具有特殊的優越性,可提供困難插管的新手段,提高困難插管的成功率,縮短插管時程,減少插管不順引起的缺氧、心臟驟停等嚴重后果。光棒引導插管法具有與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插管法部分相似的優點,而設備簡單,價格低廉是其最大的優越性。
3.3 插管前應將吸引器準備好,使其處于備用狀態,并置于麻醉醫生易于拿取的地方。協助麻醉醫生抽取全麻藥物和插管時使用的常規用物(如:導管膠、牙墊、固定膠布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3.4 插管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尤其是心電圖和SpO2的變化。口咽部分泌物多時要及時吸盡痰液,以免影響插管視野。遞導管給醫生,聲門暴露不佳者,護士應較為熟練的正確按壓甲狀軟骨協助顯露聲門。插入后協助取出光棒,觀察SpO2是否下降,向氣囊注氣4~5 ml,牙墊和膠布固定,氣管內給氧。
3.5 巡回護士與麻醉醫生高質量的護理配合是插管成功的關鍵。巡回護士應掌握麻醉藥物的性能,熟悉氣管插管的工作流程,常見并發癥的處理要點,對麻醉醫生在插管時碰到問題要及時給予協助處理。積極配合麻醉醫生,為搶救患者爭取時間。
[1]鄭友芝,周脈濤.光棒引導插管在高位頸椎氣道處理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09,35(2):172-173.
[2]朱也深.現代口腔頜面外科麻醉[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8.
Limited mobility of cervical Light stick Endotracheal iatuhation Nursing cooperation
沈麗玲(1978-),女,江蘇常州,本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2.9
B
1002-6975(2011)16-1512-02
201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