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穎煒 楊潔艷 鄒芳
(江蘇省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燒傷科,江蘇無錫 214041)
封閉負壓吸引技術聯合介入治療糖尿病足的護理
任穎煒 楊潔艷 鄒芳
(江蘇省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燒傷科,江蘇無錫 214041)
封閉負壓吸引 球囊擴張 支架 糖尿病足 護理
在各種非外傷性截肢中,糖尿病足導致的截肢占首位。以往通過采取下肢動脈搭橋等技術挽救了部分患者的肢體,但截肢率仍很高。近年來,隨著腔內治療技術的發展,很多糖尿病足的患者通過介入治療挽救了肢體,但仍有部分患者療效欠佳。封閉負壓吸引技術(Vacuum assisted closur,VAC)是一種治療創面、創腔的新技術。近年來我們采用VAC聯合介入治療糖尿病足,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均為單側足潰瘍形成,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齡(72±13)歲;所有患者均經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及下肢血管超聲檢查證實存在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性病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壞疽,踝/肱指數(ABI)均不超過0.9,其中 ABI在0~0.3的4例,0.31~0.5的8例,0.51~0.9的3例。
1.2 方法 在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引導下,穿刺健側或病變較輕一側股動脈,將導管送入患肢動脈,采用“步進”法進行常規造影,了解血管病變的范圍及長度,再用球囊對病變處由遠及近逐段擴張,對于仍殘存嚴重狹窄者則行支架植入術。術后常規留置溶栓導管1~3 d,備術后經導管使用罌粟堿、前列地爾、尿激酶、肝素鈉等擴血管、溶栓、抗凝藥物,低分子肝素術后皮下注射3~5 d,如無禁忌,長期口服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介入治療后,患者一般傷口血供得以改善,應盡快對傷口創面進行封閉負壓吸引治療,具體方法為: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將設計好的敷料覆蓋或填充創面,邊緣可間斷縫合數針,在敷料外覆蓋生物半透膜,潰瘍創面以“包餃子”法封閉,將泡沫材料上的兩根硅膠管連接負壓源,調整到-60~-125 mmHg間斷吸引,7~10 d更換一次敷料。
1.3 結果 15例患者中,6例僅行球囊擴張血管擴張,9例同時植入合適規格支架,共植入支架13枚。10例患者術后穿刺點出現少量滲血,予更換敷料,拔除導管鞘壓迫止血后未再滲血。14例患者經治療后創面逐漸縮小直至愈合,1例患者創面未能徹底愈合而行右足截肢,14例創面愈合患者治療后1月ABI均超過0.5。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術前應向患者和家屬簡單說明介入治療的優越性、安全性、目的、意義、操作過程、配合方法及治療過程中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
2.1.2 術前準備 化驗檢查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 、血脂、血常規及ABI、血壓、心電圖、MRA 或CTA及下肢血管超聲等;術前禁食、水4 h;因術后需臥床1~3 d,術前3 d練習床上排便方法,術前30 min內排空大小便,術前1 d常規行雙側腹股溝、會陰部及大腿上1/3備皮,按照醫囑準備好各類藥品及導管導絲等器械。術前晚遵囑使用鎮靜劑,以利于患者休息。
2.2 術中護理 仔細核對患者信息,檢查全身皮膚情況,注意保暖,防止墜床。予地西泮鎮靜,山莨菪堿減少腺體分泌。建立靜脈通道備術中用藥。給予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注意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如術中患者出現閉眼,應及時喚醒,傾聽主訴。術中使用造影劑后如出現胸悶、胸痛、意識改變、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等,應及時匯報醫生,隨時做好搶救工作。如手術時間較長,術中需協助患者排尿、排便。術畢需對使用藥品、耗材、器械等進行詳細清點,并做好記錄。
2.3 術后護理
2.3.1 術后觀察 術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術后應臥床休息,雙下肢制動。嚴格交接班制度,做好記錄。注意觀察敷料,穿刺點周圍皮膚有無淤血,雙側下肢皮膚顏色、溫度、麻木、足背動脈搏動及潰瘍愈合情況等。繼續監測血糖,術后可因使用擴血管藥物和抗凝藥物、迷走神經興奮、出血等原因引起血壓變化,故需及時調整降糖藥和降壓藥。
2.3.2 并發癥護理 (1)穿刺點滲血:因患者術后常規經留置溶栓導管使用抗凝溶栓藥物,故穿刺點往往會有少量滲血,本組有10例出現了滲血,滲血量較少,一般不需處理,對于滲血量較多患者應減量使用抗凝溶栓藥物,必要時拔除導管、導管鞘行加壓包扎;部分患者因失血量較大,可能會出現失血性貧血、休克等情況,無論是哪種情況均應輸血支持并積極補充血容量。因此類患者血液多處于高凝狀態,經積極處理出血多能控制;(2)血栓形成:糖尿病所致代謝綜合征會引起患者高血凝狀態,術后拔除導管及導管鞘,局部壓迫止血、下肢制動易引起下肢血流減慢造成血栓,因此,要勤按摩雙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囑患者支架植入術后常規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3)腎功能損害:術中需逐段造影及造影復查,故造影劑用量較多,腎臟毒性是造影劑最常見毒副反應。護理上應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和性質。術后應給予充分的水化治療,必要時加用利尿劑。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加快藥物代謝產物排泄。
2.3.3 創面負壓的觀察 創面行負壓封閉引流后,需觀察負壓源壓力是否切實可靠,是否在規定的壓力范圍。負壓觀察指標可根據創面上粘貼薄膜的形狀進行判斷:若粘貼薄膜凹陷并緊貼創面內醫用泡沫上,則說明創面內為負壓,如果不凹陷、沒有緊貼創面內醫用泡沫,則需檢查粘貼薄膜是否已松脫或破損,引流管是否脫出,如出現上述情況需及時換藥、更換負壓引流材料。注意觀察創面情況,保持創面清潔與干燥,保持創面新鮮清潔濕潤,血液循環加速,促進創面肉芽組織快速生長。避免搔抓貼膜及周邊皮膚。
糖尿病足由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引起。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特點是:下肢動脈廣泛性彌漫性狹窄或閉塞,多累及膝以下動脈,并多為雙下肢對稱發病,晚期病變截肢率高[1]。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迅速發展,膝下動脈介入治療使得下肢血管病變的治療從根本上得以改善[2],但是其遠期療效并不理想。VAC作為一種有效的促進肉芽生長,保護創面的新方法,其作用及效果是肯定的,它能促進創面愈合,減少患者的痛苦,減少抗生素的應用[3]。我們將VAC與介入治療聯合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療,并輔以完善、縝密的護理配合,可有效地促進創面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截肢率。
[1]齊立行,谷涌泉,俞恒錫,等.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動脈硬化下肢血管造影特點比較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6):412-417.
[2]Faglia E,Dalla Paola L,Clerici G,et al.Peripheral angioplasty as the first choice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 prospective study of 993 consecutive patients hospitalized and followed between 1999 and 2003[J].Eur JV and Endovasc Surg,2005,29(2):620-627.
[3]林陽,陳安民,李鋒.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7,4(4):12-14.
Closed suction Balloon expandable Stent Diabetic foot Nursing
任穎煒(1981-),女,江蘇無錫,本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58
B
1002-6975(2011)16-1516-02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