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祖允
(湛江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關于高校考試管理改革的幾點思考
吳祖允
(湛江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對目前高校考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考教不分,命題和評卷缺乏有效監管,補考和重修考務管理松散以及考后試卷分析與反饋缺失等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改進意見。
高校;考試管理;考教分離;試卷反饋
高校考試管理則是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充分發揮考試的測評功效,改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筆者結合自己在高校從事教務考務管理工作的實際和體會,對現行體制下考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意見和建議。
(一)命題和評卷環節缺乏有效監督。考試命題的科學與否,是考試能否達到教學大綱要求,能否真正發揮教與學的檢驗功能關鍵。盡管很多高校都在提倡教考分離,但實際施行情況并不理想。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高校師資和相關教學管理人員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些新興學科專業,教學師資嚴重不足,一門甚至多門課程往往只有一位任課教師,很難找到除任課教師之外的命題教師,這也是造成考教難以分離的客觀原因。因此,高校不少課程考試是由任課教師自行命題,然后由系部主任和主管教學的副院長進行審核簽字。由于系部主任和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不可能是各門課程方面的專家,同時也因精力、時間所限,這些審核程序基本上都流于簽名的形式,不可能對命題質量進行有效把關。授課、命題、評卷由一人完成,缺少必要的監控機制,使得命題和評卷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部分教師處于種種原因,縮小考試范圍,降低考試難度,命題與考試大綱的要求相差甚遠。有的課程沒有嚴格的評分標準,考試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了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印象,甚至出現一些送人情分的現象,考試無法真正反映學生努力程度與知識掌握情況,也無法反饋教學的薄弱環節,起不到教學檢測的作用,反而助長了不良學風,影響極壞。
(二)考務管理松散,尤其補考、重修考試過程極不嚴肅。應該說,現在各高校在嚴肅考風考紀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諸如一次考試作弊取消學生評優評先資格,甚或拿不到學位證書,在一定程度上對企圖作弊者起到了一定的警醒和威懾作用。期末考試時,學校領導、二級學院領導及學校教務部門領導都要在各考場巡考,期末統考的考場紀律一般不會出現大問題。考務管理的漏洞多是出現在二級學院組織的補考環節上。按照規定,期末考試不及格的同學由各二級學院的教務員在下一學期初進行統計,專業課的補考由二級學院教務員安排,公共課的補考由學校教務科安排。補考環節中的時間、地點和監考人員的安排很不規范,缺乏嚴肅性。無領導和相關部門人員的巡查與監督,以至于補考時攜帶書籍資料,明目張膽地作弊成為家常便飯。
此外,目前學生的學籍管理中對學業成績的要求明顯過于寬松。那些平時學習不認真,期末考試不及格者,在補考與重修考試中往往因為某種“照顧”而順利畢業。這不僅違背了考試的公平公正原則,也給學生的人格養成和學風建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三)考試后的管理與分析基本處于缺失狀態。學校組織了考試,老師評閱了試卷,教務人員登錄了成績,學生獲得相應的學分,整個課程教學及考試就算結束。多數高校都規定,試卷評閱結束后,教師要將AB樣卷、參考答案、學生考卷、成績單、試卷分析表等按照規定的要求裝訂,然后送交教務部門存檔封存。試卷及答題情況并不反饋給學生,這樣不少考生甚至不知道答題對錯與否,更無法監督老師的給分是否公平公正。沒有面向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評分析,而只是在試卷檔案袋中有一紙試卷分析表,其考試分析的作用與意義要大打折扣。這樣的考后管理模式,無助于教師教學信息的反饋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至于何為合格,何為不合格,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不具體深入的。
第一、加強考前管理,把好命題質量關。考試課程的命題要各教研室根據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制定出考試大綱,命題要體現考試大綱要求的重點、難點、廣度,杜絕出題的隨意性。二級學院要成立專門的命題審核小組,成員由主管教學的領導、系主任和熟悉教學大綱并具備課程專業知識的資深教師或專家組成。命題完成后,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交給審核小組,審核小組依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試題進行嚴格審核,發現不合要求的立即退回修改,切忌搞形式,走過場。推行考教分離,促進教師必須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系統地授課,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考前突擊的僥幸心理,從而促進良好學風建設。對于那些因師資問題存在教考分離難度的科目,應由任課教師擬訂多套試題,建立試題庫,從題庫中隨機選擇。同城高校的同類課程考試可以施行試題庫資源共享,從而避免任課、命題、評卷集于一身而帶來的種種弊端。
第二、改進閱卷評分環節,加強監管,保證公平。試卷評閱前,任課教師應將自己所上課程的平時成績錄入成績管理系統,檢查提交后不可修改。試卷評閱應采取多人集體流水作業,任課教師不參與或只參與部分試題的評閱,分數由非任課教師登錄,任課教師有權復查。對于師資相對短缺的課程,試卷由試題庫中隨機選出,考試結束后,任課教師擬訂參考答案和給分細則,專業相近的老師集體評卷。庫這樣就盡可能縮短了任課教師和試卷及成績接觸的時間,消除了任課教師對分數的絕對決定權,也可以避免學生因擔心考試不及格而電話或上門“求情”,索要分數而給任課教師帶來的“糾纏”與麻煩。平時成績早先錄入成績管理系統且不可修改,試卷成績也未非任課教師本人登錄,這樣即使個別教師試圖根據試卷成績來調節平時成績也沒有機會。教師在一起集體評卷,流水作業,增進了交流,提高了效率,也利于發現教與學中的實際問題。
第三,嚴肅考風考紀,嚴格補考重修考試各環節的管理。課程補考由教務處單獨組織,統一安排考場、監考及巡考人員。補考試卷當與期末考試的難易度相當,補考試卷也應集體評閱,以防個別教師因自己學生考的不好而在試題答案或在評分標準上找“平衡”,保證補考的嚴肅性、公平性,徹底扭轉“補考易過關”的局面。此外,對補考與重修,可根據課程性質和學分多少適當收費。學校在學生學籍管理方面應該制定相應的退出制度,諸如補考科目與次數累積到多少次后,應給學生提出學業警示,甚至作退學處理。這樣,給學生增加一定的學習壓力,促使其加大對學習精力的投入。
第四,加強考后管理,建立試卷分析與反饋制度,發揮考試應有的檢測功能。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分發給學生,進行有效的講評和分析,及時發現教與學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真正地掌握知識和深化知識。任課教師通過對學生答題情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發現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進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能克服評卷過程中亂評、錯評或根據印象愛給誰幾分就給誰幾分的現象,使考試盡量排除主觀因素干擾,能客觀準確反映實情,從而端正教風學風。試卷反饋給學生,可以成為學生今后自學復習的參考資料,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補習本門課程學習中的薄弱地方,有助于促使“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或筆記)為中心”的成舊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自學為中心”的教育新觀念的轉型。[1]也可以使教師從試卷“裝訂員”、“保管員”的煩瑣的事務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對于有些確實需要存檔保管的試卷,也應暫時性地分發給學生,教師講評分析,學生過目核查后再收回統管。
總之,高校考試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的考試管理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加大考試管理的改革力度,建立考教分離與試卷反饋制度,不斷完善補考各環節的管理,才能優化考風學風,提高高校的育人質量與管理水平。
[1]王麗玉,李德新.高校考試管理機制改革初探 [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henomena that about some colleges exist in the examination management, and about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for testing, and about the loose of examination management for make-up examination and re-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analysis report of examination and the loose of feedback information,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College;Examination management;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Papers feedback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Reform of College’s Examination Management
Wu Zu-yun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H319
A
1008—6772(2011)01—0048—02
2010-12-23
吳祖允(1981-),女,河南駐馬店人,湛江師范學院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高校的教學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