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一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被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初一位才氣橫溢的藝術家、思想家、革新家和教育家。他于1941年5月17日(農歷四月廿二日)至1942年4月5日(農歷二月二十日)駐錫福林寺,期間計十個月又二十八天。福林寺舊稱茀林寺,位于福建晉江龍湖福林村。此時,弘一大師年屆耳順,書法造詣顯平淡、恬靜、沖逸之致,其用筆圓潤,結體瘦長,章法疏闊,毫無縱橫奇崛之氣和劍拔弩張之勢。幾十年佛學的修養使弘一大師一改前期的雄強書風,漸趨平淡,也奠定了大師的最終書法風格,有人稱之為“弘一”體。其晚年的書法給人一種寧靜、空靈之美,展現了一個大徹大悟、心安神定、超塵脫俗的佛陀世界。
一
弘一大師在茀林寺撰寫的門聯,至今仍讓香客與旅游者津津樂道,或許他是這樣擬就的:茀林寺左側是一座空間狹小的花園。花園里,丁香碧綠,塔柏青翠,云杉凌空,垂柳如絲,園中還種植多種名貴花木;臨溪,是潺潺溪流,這是弘一大師最喜歡的地方。傳經禮佛之余,他總是喜歡到葡萄架下的石椅上坐坐,有時也會與香客或友朋在此促膝談心,或到園中澆花、除草,這就是他每天必做之事。
夏天的一個夜晚,一絲風也沒有,酷暑難耐,空氣像凝固似的。弘一大師正在花園里納涼,置身于美好景致之中,此時,一陣風吹來,涼爽無比,他情不自禁吟唱起自己作詞、俞紱棠作曲的《清涼歌集》之一《清涼歌》:“清涼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潔,今唱清涼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涼風,涼風解慍,暑氣已無蹤。今唱清涼歌,熱惱消除萬物和。清涼水,清水一渠,滌蕩諸污穢。今唱清涼歌,身心無垢樂如何。清涼,清涼,無上究竟真常。”也許是此景此情,觸動了他創作的欲望,他快步登樓,到了禪房,揮毫潑墨,“清涼園”三字躍然于紙上,隨后又撰寫了一副對聯并署上下款:福德因緣一一殊勝,林園花木欣欣向榮。上款署:龍集辛巳結夏安居茀林禪苑尊瞻堂;下款署:釋一音操句并書。
他在福林寺書寫的題款常用“茀林”兩字,“茀”通“?!保纭对姟ご笱拧ご喊ⅰ分小捌叺摖柨狄印薄S纱寺?,或許我們便可窺視弘一大師此時的心理世界:他感受到清涼的林陰,品觸到心靈開脫后的欣喜與自在?;蛟S這是“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之意境,也是“清涼水,清水一渠,滌蕩諸污穢……身心無垢樂如何”之寫照吧!作為常人“不入此界,難得此境”,無法品嘗這美妙、寧和、清凈的人生滋味。然而,弘一大師那種對人、對生活的態度,以特殊的視角來觀察感受人性的光明面,在別人不堪其憂,不能忍受之時,他卻樂在其中,無上清涼,人性修養達到這一高度,實為難得!
福林寺住持傳貫法師見此聯,其意深奧,確為此景再現,因而,請了惠安的石匠,將這“清涼園”聯句(圖1)勒于石條門柱之上。
二
福林寺右側的功德堂乃紀念往生圣僧之地。弘一大師常來功德堂誦經膜拜,瞻仰圣僧之遺像、牌位,每每到此,無不油然而生離垢之感。時間一彈指頃,一恍便臨仲秋。他為功德堂擬就的匾額“離垢地”(圖2),表達其追求普度眾生得離苦與秉持晚節的決心信念,并撰聯曰:勝福無邊豈唯人天福,檀林安立是謂功德林。上款署:于時后三十年歲集鶉尾秋仲操句并書;下款署:晉水南山律苑沙門一音。
其時是農歷1941年8月,弘一大師年已62歲,離他圓寂光景不長,可說已到“老圃秋淡”之時。然而其“黃花晚節”依然不變,他所追求的是普度一切眾生,備受大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一生弘法而生,內外清凈,功德圓滿的人生理想,達到“花枝春滿,天心月圓”境界,可謂“老圃秋殘,猶有黃花標晚節;澄潭影現,仰觀皓月鎮中天”。
此聯手法巧妙之極,不只在下聯中冠首嵌入了地名“檀林”二字,還使“福林”寺名在上下聯第二字和最末一字處兩次出現。因此,不難看出弘一大師撰寫聯語的藝術嫻熟精巧。此聯也被傳貫法師請惠安石匠勒于門柱上。
至今,多少僧侶、香客到此,觀賞這些書法藝術和佳聯佳句,又置身于莊嚴的清凈寺宇,確能產生出離垢之想、清涼之感啊!
三
同時,大師也一改過去惜字如金之舉,他一點兒也不惜字。即使孩兒叫他書寫,他也奮筆疾書,毫不吝嗇;他寫佛號就是一二百幅,送人都是抄寫一整本的經書。弘一大師到處送字,簡直讓人看了心疼。但是大師卻不在意,他曾對葉青眼居士說:“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過于分別。”此是弘一大師為“廣結善緣,普傳佛法,普度眾生”之緣故。因之,福林寺村落周邊多有弘一書法作品收藏者。
他獨樹一幟的書法藝術風格,是中國書法藝苑中一枝獨具風采的奇葩,有著永不凋謝的藝術魅力。當然,弘一大師在福林寺駐錫期間,其真跡墨寶甚多。這些書法和資料,記述著弘一大師生活和弘法的點點滴滴,也是我們弘一研究的重要資料。下面謹錄大師在福林期間的書法作品9幅,以饗讀者。
1.格言。紙本。規格:15厘米×71厘米(圖3)。
釋文: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署款:歲次壬午元旦試筆,沙門亡言,時居茀林禪苑,年六十有三。壬午即民國三十一年(1942)。
印鑒:名字性空、演音,佛肖印。
2.格言。紙本。尺寸:62厘米×25厘米(圖4)。
釋文:若欲梅華香撲鼻,還他徹骨一番寒。辛巳歲寒居茀林院,晚晴老人時年六十二。辛巳即民國三十年(1941)。
印鑒:月,佛肖印。
3.格言。紙本。尺寸:10.4厘米×14厘米(圖5)。
釋文:鏡花水月,當體非真,如是妙觀,可謂智人。勝聞居士以畫冊呈贈,曇昕法師為說是偈,書冠卷首。辛巳立春夕,晚晴老人亡言。
印鑒:音,佛肖印。
4.對聯。紙本。單幅尺寸:52.2厘米×11.8厘米(圖6)。
釋文:勇猛精勤無退轉,光明相好以莊嚴。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偈頌集句,綿松居士淵鑒。辛巳十月,沙門亡言書。
印鑒:辟,佛肖印。
5.《行書印光法師警訓卷》。紙本。尺寸:14.5厘米×40厘米(圖7)。
署:印光法師警訓。歲次鶉尾冬初居茀林別院,時年六十又二,沙門亡言。
印鑒:亡言,佛肖印。
6.《行書華嚴經句軸》。紙本。(圖8)
釋文:身披忍辱甲,提智慧劍。錄佛華嚴經句。壬午歲首,亡言書。
印鑒:弘一,佛肖印。
7.《行書佛語頁》。紙本。尺寸:59厘米×21厘米(圖9)。
釋文:心恒安住,無上大悲。辛巳嘉平以年,勝聞居士,亡言。
印鑒:弘一,佛肖印。
8.《紅菊花偈聯語》四條幅。紙本。規格:62厘米×24.8厘米×4條(圖10)。
署款:辛巳冬初,積陰凝寒,傳貫上人贈余紅菊花一枝,為說此偈。沙門一音,時年六十二。(說明:辛巳作與傳貫法師;2008年誠軒拍賣59萬元成交)
9.《警世勵志句》。紙本。(圖11)
署款:歲集鶉尾秋暮,晚晴老人居茀林。
印鑒:龍辟、弘一年六十歲后所作,佛肖印。
弘一作品一直是收藏拍賣市場熱點。據雅昌統計,近年弘一作品共上拍3996件次,總成交額62257萬元,成交率66.89%。2011年匡時春拍,19件弘一書法作品總成交額5000多萬元,其中楷書《佛三身贊》成交價759萬元。北京匡時2013年春拍,弘一大師1926年楷書《華嚴經》425.5萬元成交。專家認為,弘一大師書法作品價格不斷攀高,未來有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