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華
(漣水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江蘇 淮安 223400)
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更好地適應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培養一大批“有技能、肯吃苦、會創新”的新農村建設者的重要時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管理的中心任務。
在目前的招生制度下,生源就是財源。對于大多數中職學校來說,幾乎是來者不拒,導致生源質量普遍較差,而且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在專業選擇上,大多數學生及家長熱衷于電子、機電類等熱門專業,涉農專業盡管是免費的,但都不感興趣,認為沒有前途。在教學中,教師應正視現實,主動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正確認識我們的學生,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強化專業思想教育,組織學生參觀農業企業(如華西村的現代農業示范園),親身感受農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增加對農業的認識,鞏固專業思想,堅信學農有用且前程無量。
根據學生的起點、發展方向和專業要求的不同,本著“立足夠用、適當拓展”的原則,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兼顧大部分學生起點較低的現狀。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對口升學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對基本理論的學習與掌握;而就業層次的學生則著重強調基本技能的訓練與提高,并相應增加了專業技能的拓展。在教學內容、進度上允許有彈性,激勵學有余力、學有專長的學生超前發展;同時創造條件,鼓勵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上暫時存在困難的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對所學學科的積極性,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自主開發智力的習慣。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農學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本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學專業對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造性的培養要求更高,而實踐教學則是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啟發學生科學思維和豐富創造力的重要手段。農學專業課程設計應緊緊圍繞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結合當地產業結構狀況,通過科學的崗位能力分析,按季節和作物生長發育規律組合各技能模塊,對各目標課程進行認真編制,編寫各學習單元資料,實施教學計劃,課程組合上淡化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界限,把專業基礎課放在專業技術課中講授,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按照職業目標和生產季節組織專業教學。宜前則前,宜后則后,宜長則長,宜短則短,交叉進行。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并與課堂教學的有效完美結合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新的亮點。相對而言,農學作為傳統優勢學科應走在其它學科的前頭。在教學手段上,應放棄傳統的“一支粉筆一本書,洋洋灑灑一節課”、“在黑板上種水稻、栽果樹”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并建立農業網站為專業教學服務。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農學教學中。可以把農學中抽象的內 容形象化,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生理現象和實踐操作等,若用多媒體技術來演示教學,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擬其具體過程,把生理現象更生動的展現出來,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農業發展規律,充分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由于在初中階段基礎差,學習上受挫折不少,職校學生存在自卑的心理,認識不到將來就業發展,對學習缺乏信心和自信。多數是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失敗者,若在教學評價中忽視了學生的成功體驗,可能會扼殺學生的發展潛能。中職教師要正視這個客觀問題,在教學上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授課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挖掘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因此,要改革現行的評價體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學會善于表揚學生,辯證看待學生的不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問題嗎,通過課堂提問、板演、練習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在肯定學生長處的基礎上克服學生的短處,教學過程中善于用其所長;測驗中采用不同難度試卷進行考核,使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教學評價要讓學生既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能看到自身的長處。在學科評價中,要打破一張試卷定成敗的考核方法,將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學期成績結合課堂提問、作業、期中、期末、單元過關測試成績和學生的學習態度、意志品質進行綜合評定,便于學生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自信和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動力,要使學生學好農學,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心理障礙,形成自信向上的人生觀,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喜歡這門科學,并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組織學生參觀農業企業,親身感受農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因為農業企業直接面對市場,對農產品市場和技術的了解最多,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場地,為學校教師提供培訓,也可以派技術員直接走進課堂,給學生講課。更為重要的是,現代農業企業面臨著人才斷層的危險,企業對中職農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比較關注,愿意投入人力與財力。
聯合企業辦學業是職業學校發展的捷徑,農學專業也是如此。業內人士建議,中職學校也要像工業企業一樣,深入了解農業企業的對人才的需求,實行訂單培養,切合企業要求。只要培養的學生有了就業出路,家長也就看到了希望,招生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評價,鼓勵、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對學生的不足、存在的問題可采用延緩評價的策略,給學生以改進、提高、完善的機會。
[1]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