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軍 侯玉嶺
如何促進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歷來是每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今年的全國兩會,醫藥衛生界的代表、委員對這項工作關注更多,李振江、閆希軍等全國人大代表一致呼吁國家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決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神威藥業董事局主席李振江對近年來中藥材價格暴漲憂心忡忡,他呼吁國家盡快建立中藥材戰略儲備制度,通過制度創新遏制愈演愈烈的瘋狂炒作和輪番漲價。
李振江說,2009 年上半年以來,國內中藥材市場價格已經歷了三輪暴漲,常用中藥材價格全線上揚。其中,2010 年,全國537 種中藥材有84%漲價,平均漲幅為109%,漲幅超過100%的品種多達96 個,板藍根、三七、補骨脂、桔梗等常用品種漲幅超過500%,太子參漲幅甚至達到900%。從2009 年2 月至2010 年12 月31 日的短短兩年間,537 種中藥材價格的整體漲幅超過249%,兩年之內漲了兩倍半。而價格瘋漲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無良商家囤積居奇、瘋狂炒作,中藥材已經成為游資炒作的重要目標,還有一些人跟風炒作,使本來就緊張的貨源更顯稀缺,加劇了供需矛盾。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有些無良商家甚至采取惡意毀苗等非法手段哄抬價格,從中牟取暴利。
李振江指出,對于中藥生產企業來說,中藥材價格飆升,中成藥價格卻要受政策限制不能隨之聯動并不斷降價,迫于成本壓力,企業不得不限產甚至停產部分中成藥品種,從而影響了市場的正常供應。中藥材價格暴漲還可能導致個別中成藥生產企業鋌而走險、低限投料、以次充好,給公眾用藥安全帶來嚴重隱患。
如何平抑中藥材市場價格、堅決遏制瘋狂炒作呢?李振江的建議是:
第一,出臺中藥材戰略儲備制度。由國家直接儲備或由國家出資協同相關優勢企業進行大宗物料和基本藥物品種所需中藥材的儲備,以保障突發戰爭、疫情的急需與平抑物價。
第二,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嚴厲打擊炒作、囤積居奇、惡意毀苗等不法行為。因為如果對囤積藥材的不法商戶打擊不力,將會導致更多人鋌而走險加入中藥材炒作大軍,造成中藥材不斷漲價,嚴重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藥品生產。
第三,加強中藥資源監測和信息網絡建設。在此基礎上,控制野生資源直接利用,對珍稀瀕危中藥材進行人工培育,嚴格控制中藥材資源開采量。根據稀缺程度,對中藥材及其提取物出口進行嚴格限制,首先滿足國內需求,對稀缺品種禁止出口。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集團董事長肖偉認為,中藥材資源是中醫藥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當前卻面臨著藥材資源消耗嚴重、生長環境遭到破壞、野生資源不斷減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嚴重問題,為此,國家應盡快采取綜合性政策措施,大力加強中藥材資源保護,這才是引導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
如何大力加強藥材資源保護呢?肖偉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議:
第一,設立“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專項,支持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建議由國家發改委、工信委、財政部聯合設立“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專項,落實中藥資源普查經費,有效推動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
第二,建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數據庫,構建信息網絡化共享平臺。即在第四次中藥材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建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數據庫,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制定中藥材資源管理、保護及開發利用的總體規劃,建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和預警機制,編制發布中藥材資源狀況公告,引導合理使用,促進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建立中藥資源保護區,堅持保護與合理開發并重。即在中藥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建立三種中藥資源保護區:一是對藥材資源嚴重減少、不能實現人工種養的常用野生藥材物種,建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二是對使用量較大、應用歷史悠久的藥材品種,建立道地中藥材原產地保護區,設立道地藥材專用標志,實行原產地保護政策;三是對瀕臨滅絕藥材資源、即將枯竭的珍稀藥材,建立瀕危藥材資源保護及種植開發區,加強種質基因資源、遷地保護、人工栽培、人工繁殖、人工撫育、良種選育和提純復壯技術的研究以及瀕危品種代用品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