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清
(滁州市南譙區珠龍鎮人民政府,安徽 滁州 239000)
農機推廣工作,就是把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以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水平,促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機推廣是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進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手段。農機推廣歷來是農機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農機推廣在農機化事業的發展中歷來起著排頭兵的作用,是農機化新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導力量。做好農機推廣工作,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實現農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必然要求;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手段;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堅強保證。
(1)爭取當地政府對農機推廣工作的支持。近幾年,中央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十六屆五中全會將新農村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通過中央政策的支持,農機部門應盡全力爭取當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圍繞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政府要做好農機推廣工作,做好先進、高效、實用農機推廣工作,以符合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為此,要在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掌握當地農民需求信息,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機技術和農業機械。圍繞當地經濟支柱產業,研制推廣農業機械。充分利用當地生產條件,召開不同作業形式的農機作業現場會,請當地政府領導參加,做好領導的參謀,使領導及時掌握農機工作的動態,可將農機推廣工作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作用,了解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準確及時向當地政府反映,以爭取政府的支持。
(2)深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意見》,不斷深化農機推廣體系改革,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農機推廣新模式。要把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改善農機化技術推廣的條件和手段,逐步建立起以國家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農機科技示范戶為主體,農機科研、教育等單位和生產、流通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
(3)健全市、鄉、村農機推廣信息網絡。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觀念更新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觀念、知識和政策的更新,才會有農機化的迅猛發展,為此確保農機信息暢通非常重要。以各鄉鎮、街道為單位,在各農業產業中建立農機推廣示范點,通過示范點收集各產業對農機的需求情況。示范點的建立要求在農業示范園區、生產基地、龍頭企業、農機專業戶等基地,這樣較能體現農業區域經濟的特色。通過建立農機行業協會獲取農機需求情況和作業信息。建立與農業各種協會的聯系制度,在互聯網上收集各農機企業的信息,以保持與農機企業的聯系,獲取企業信息的最新動態。另外,可與各種農機研究所建立信息關系。多元化的信息平臺讓農機推廣部門、用戶、生產企業、科研單位互相融為一體,及時快速地獲取各種所需的信息。
(4)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推廣隊伍水平。農機推廣工作必須將農機推廣隊伍建設放在首位。在穩定推廣隊伍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送推廣人員參加農業部和省農機推廣部門舉辦的技術培訓班進修學習,或到外地考察學習吸收先進的經驗,通過請農機專家到單位來為推廣人員授課等多種途徑提高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為本行業的專家。農機推廣隊伍建設要堅持政治思想教育與職業道德相結合,堅持業務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相結合,逐步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具有為農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具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具有精誠團結、顧全大局的優良作風,業務水平高,能熟練掌握現代農業技術裝備,能敏銳捕捉適宜本地推廣的農機裝備的農機推廣隊伍。
(5)利用國家購機補貼政策,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農機具購置補貼有中央財政購機補貼、省財政購機補貼、農機化項目資金購機補貼、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安排的小部分項目資金購機補貼等。近年來,國家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不斷加大,農機推廣要根據本地農機化發展規劃,引導農機化朝著裝備結構優化、作業效率提高、經濟效益看好的方向發展農機推廣經常是被動地適應農藝技術的變革,但有些農機的推廣,特別是農產品產后加工的機械化,會改變農業生產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掌握推廣工作的主動性,實施指導性生產,才能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服務。
(6)創建推廣示范基地,加大示范推廣宣傳力度。要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根據農作物的生產布局和地理自然條件,創建不同類型的推廣示范基地。農機推廣部門要本著向社會宣傳農機、讓農民了解農機、促進農機推廣的原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及網絡等多種媒體,加強國家和各級政府對農業機械化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宣傳;加強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宣傳,讓全社會認識農機、了解農機、關心農機。通過宣傳,因勢利導,用科技知識武裝農民,改變他們小農經濟的思維慣性,提高他們參與農業機械推廣和應用農業機械的自覺性、主動性。
農機推廣工作必須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拓寬大領域、實施大推廣、服務新農村,切實做到貼近農民、貼近農機工作中心、貼近現代化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把做好為“三農”服務、促進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戰略目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推進,充分發揮農機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