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精彩
(河南省天域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潢川 465150)
古典園林在建筑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國古典園林在人文環境與自然風景的結合方面有著獨特的造詣,已成為世界景觀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現代景觀設計既不該墨守成規,把古典園林中的設計手法拿來生搬硬套,也不是將西方景觀設計理念照抄照用,帶來文化上的殖民主義。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觀是最值得我們認真領會的。科學證明、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環境,人就會自律性喪失,生物鐘失調,新陳代謝不平衡。然而隨著地球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人口的快速膨脹,人類許多生態資源、環境資源受到了嚴重破壞,大量土地資源、風景資源為工業化的負作用所破壞和浪費,人類的健康生存和發展都受到了嚴重威脅。僅僅從形式上擁有自然的景觀是不夠的。當前有一些城市出現城市廣場熱、歐陸風情熱等,經過理性分析,它們能否合乎自然生態的要求,真正改善城市的環境,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的眼界的開闊,人類對自然和美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因而對美好生存環境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我們不能僅僅從園林的形式上來審視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要從更理性、科學、客觀的觀點去審視和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園林作為一種創造人類優美環境的綜合藝術,其任務就是向人們提供親臨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圍。作為一個園林設計者,也常常會去思索如何提高設計水平,使自己的作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使人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工作更加愉快,身心更加健康發展。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源遠流長,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對世界造園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她的許多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如果我們現代的園林設計師能加以認真分析研究,并從新的視角去理解應用,肯定會對我們的設計有所幫助。具體來說:比如園林中的喬、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園林綠地是否真正能滿足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的基本生態功能;園林的道路廣場設置是否比例得當,能否兼顧景觀與功能使用等等,這都要進行理性的分析。
盡管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日益成為風景園林師一展身手的國際舞臺,然而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國際地位還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師和作品。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近現代風景園林始終在追隨西方近現代的形式與風格,既缺乏理解西方現代風景園林內涵的社會文化背景,又未能將西方的理論和實踐與本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但亦步亦趨。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缺乏可以直接繼承的傳統,另一方面對國際風景園林設計理念與發展趨勢缺乏深刻認識。師法自然一直是中國古典園林創作的思維方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園以自然山水為創作的摹本,造園者通過對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華于園林中,成就了無數美景名園。因此,深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應是園林創作設計的基本源泉。
師法自然的過程就是設計者將自己對自然美的親身體驗加以濃縮概括、提純典型化后再用自然元素表達出來分享給大家的過程。師法自然的方法各有高招,筆者認為從設計思路上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夸大突出和概括自然美最有生命力的景觀,比如說許多噴泉、疊泉水景的設計。你在自然界找不到它們,但卻能體會到它們源于自然的神韻。第二點就是在現代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撐下去擴展和延伸觀賞者的感知能力,使人類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與美麗。
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景方式,可歸納為立體交融式,即分區設景。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步移景異。組景講究起景、入勝、造極、余韻的序列。注重層次、抑揚、因借、虛實的安排。單是基本的組景手法,就達十余種之多,如:借景、對景、漏景、障景、限景、夾景、分景、接景、返景、點景……不一而足。賞景以近距離的小景把玩為主,全景式的遠觀因借為輔。日本園林在其回游式園林中,基本上沿襲了中國的套路,但對細微處關注過多,整體則失之把握。日本學者高原榮重、小形研三在《園林建設》一書中說,日本園林“對組成外部空間秩序的表現,顯得很生疏”。但日本枯山水的情況則不同,特別是石景的組織,尤為精彩。
中國古典園林水景在高度提煉和概括自然水體的基礎之上,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技巧。水體的聚散、開合、收放、曲直極有章法,正所謂“收之成溪澗,放之為湖?!?。此外,它還極其注重水體的配合組景,總的來說,重在表現其靜態美,動也是靜中之動勢。
日本園林的理水,則又向抽象化推進一步,僅以砂面耙成平行的水紋曲線象征波浪萬重,又沿石根把砂面耙成環狀的水形,象征水流湍急的態勢,甚至利用不同石組的配列而構成“枯瀧”,以象征無水之瀑布,是真正寫意的無水之水。
法國古典園林的理水,其主要表現為以跌瀑、噴泉為主的動態美。法國古典園林中的水劇場、水風琴、水晶柵欄、水驚喜、鏈式瀑布等,各式噴泉構思巧妙,充分展示出水所特有的靈性。
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單就對水景的處理技巧而言,雖受到中國園林的顯著影響,似并無超越前三者之處。但其水體結合地形,也能造成兩岸緩緩的草坡斜侵入水的美景,而為后世經常引用,這也算是它的一個獨特之處。
法國古典園林的組景,基本上是平面圖案式,它運用軸線控制的手法,將園林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構圖,一切都要服從比例與秩序。園景一般沿軸線鋪展,主次、起止、過渡、銜接都做精心的處理。由于其巨大的規模與尺度,創造出一系列氣勢輝煌,廣袤深遠的園景,故又有“偉大風格”之稱。
英國古典園林的布景,則類似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步移景異”,引導游人從詩意中穿過。一連串畫意構圖,以不同距離、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展開,整體意境寧靜而舒遠,一派天然牧場般的田園風光,其展現的是一種本色自然,更舒展開闊與真切生動。
中國古典園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講的是景觀創造要考慮基址現狀,另一方面講的是景點布置要服從整體需要,分主配關系。設計者應該真正理解“因地制宜”設計理念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因地制宜的設計作品才是最親切的,也更有生命力。
中國園林講究“無水不成園”。無論北方皇家園林還是江南私家園林都對水這種自然元素備加喜愛?!耙怀厝健?、“水狹必間其隔”等等都是有關水景的重要理論。在水體景觀的形態上講究動靜變化,運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態凝固起來,展示在人們面前。如何以小見大,是設計上首要考慮的問題。設計過程中突出應用了步移景異的設計理念。將巨人柱、大金琥、沙漠“河流”等幾個焦點景點作為道路變化的對景,道路線性的曲折變化則緊密結合這些對景景觀展開。
中國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她遵循畫理詩情,還常常賦花木以人性,這也是中國園林的重要特點之一。現代園林的植物配置,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多賦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們更樂于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也能讓我們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園林是人與自然的結晶。滿足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是時代的要求;能與自然更好地交流,是現代人的渴望?!耙环N風景就是一種心情”,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認為最美最美的景致。我們的園林作品應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韻,能與人們心中的美很好地交流,產生共鳴,陶冶情操。作為一名設計工作者,在設計時就必須分析你所做的方案實施后是否真正能達到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國古典園林的博大精深也不是隨便就能學習成功的,她是我們園林工作者學習的寶藏。當今社會,我們正面臨著時代的變革。我們應遵循“扎根過去,立足現在,取向未來”的原則。
[1]易菲.淺析山水畫與中國古典園林[J].美與時代(上半月),2010,(1).
[2]許啟偉.論詩情畫意在現代園林中的體現[J].新聞愛好者,2010,(3).
[3]謝梁鴻.淺談古典園林建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
[4]呂文明.禪宗文化視角下中國古典園林意境淺析[J].建筑與文化,2010,(3).
[5]李松.淺談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雨景意境[J].美與時代(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