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風梅
(烏魯木齊市技工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6)
《機械制圖》是中職學校機械類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具有一定的理論性且實踐性更強的以動手為主的專業基礎課。所以,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將來的發展。怎樣才能將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傳授知識與提高能力統一起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滿足學生以后的工作要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當務之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利用教學模型和掛圖,再輔以教具(圓規、三角板等)在黑板上繪制圖形,向學生講解繪圖原理、方法,學生則通過練習鞏固知識。這種理論為主、實練為輔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重教輕學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無法突出主體地位,沒有主動積極思考的余地,不能從思想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和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只要稍有難度學生容易對制圖課產生厭學情緒,盡管老師講得很直白,但學生的掌握情況總與老師的期望差距甚大,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要改變《機械制圖》教學的現狀,必須徹底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大膽地探索和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自主學習。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突出技能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讓《機械制圖》課程充滿趣味性呢,這就在于我們如何把課堂上枯燥無味的抽象理論知識怎樣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最好是能夠多做一些使學生通俗易懂的比喻,例如;“基本體切割”,在講授前,讓學生準備橡皮泥或蘿卜、泡沫板等易切割物品,按照各種切割好的基本體圖形進行切割,自己動手做學生學習情緒高漲,思維處于積極狀態,做出一個模型后很有成就感,這種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讓學生有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這種動機和興趣是學生創造性活動的主要內在動力。另外,在教學中還要重視教學設計,富于和善于創設情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對于“三投影面體系”的講解可以用教室或自制直觀教具作比喻或模擬,引導學生把教室黑板面作為投影的正面、地面作為投影的水平面、右墻面作為投影的側面,以人作為投影對象,進行三面投影(人的正面、人的頭頂面、人的側面),可以觀察到人的不同方向比例,用這樣生動鮮活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樹立空間觀念,為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這樣不僅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和躍躍欲試的求知心理。還有要經常帶學生到機加工車間去參觀,使學生親眼看到自己所繪制的圖樣怎么樣變成一個零件成品,增加感觀認識并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做就要求教師把每一節課內容都要反復加工整理,精心設計,以多樣的形式,循循善誘的方法導演好每一堂課,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每堂課都學有所得,逐步養成勤于思考、耐心細致、主動學習的習慣,為制圖課的學習樹立信心。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生產第一線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使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片面強調知識的深度、難度,應既注重技能訓練,又兼顧理論傳授。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出發調整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指導思想。因此,要優化教學,必須要優化教材。優化教材,就是對教材中冗繁重復、過深過難、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作刪減,對有些前后有重復性的內容為了節約課時及內容的連貫性應做以調整,在理論教學上應以制圖基本原理的應用知識為基礎,不要去片面追求高、深、全的教學內容,以學生掌握實踐技能所必需而又夠用的原則來處理教材。因此,教學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多種方法講清繪圖與識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如:用手電筒作投影講解投影原理。
(2)刪除“點的投影”及“立體表面上點的投影”,這部分內容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先講基本體的投影并標注尺寸,而后由基本體引出直線、平面的投影,有了直線的概念,點的投影自然就會形成。體現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3)刪除“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內容”的講解,只講述技術要求在圖樣上的標注及涵義。這部分內容與《公差與配合》內容重復且比較繁鎖,用一幅圖樣上所標注的技術要求來講解更加直觀,學生也容易理解與接受。
(4)相貫線的畫法,在生產實際中,相貫線是在加工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沒有必要準確畫出,所以只講怎么用簡化畫法代替。
(5)尺寸標注也是制圖教學中的難點,貫徹以識圖為主的教學目標,就應該將尺寸標注的教學重點從“標注”轉移到“識讀”。如:從一根軸的加工來講解尺寸的重要性。
(6)組合體的識讀作為重點內容,從形體分析到面形分析,精講多練,在建立豐富的空間形象力以后,再過渡到機械圖樣的識讀,裝配圖的識讀,并闡述識讀圖樣的方法和步驟,在這個過程中要用大量的圖樣來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同時學會怎么識讀各種圖樣。
遵循以“看圖為主,繪圖為輔,以繪促看,看圖與繪圖相結合”原則,充分體現實用為主的教學目的。
現代教學方法與手段多種多樣,怎么樣使之有效地結合,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以適應新的教學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及多媒體教學各有利弊。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采用的是一支粉筆、一張黑板,教師在課堂上往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畫大量的圖,重復勞動多,勞動強度大且工作效率低下,往往無法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這時采用圖物結合來進行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模型、掛圖等教具能使學生更直觀地觀察物體的主要特征及各種事物之間聯系,但是對于較復雜的圖樣尤其是在講解剖視圖部分時往往用文字不能很形象地表達內容,用語言也無法表達得很透徹,用模型及掛圖也只能片面地說明問題,而多媒體教學為我們創造了新穎、直觀、動態連續的教學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的展示幾何形體的結構特征,以此來使學生在這種特殊的情景中,將大腦中的各種簡單形體的認知聯系起來,形成對復雜幾何形體的認知,從而正確理解“圖與物”之間的形象表達。將課件,幻燈片等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適時地穿插于教學之中,與模型、掛圖等相結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僅具有較強表現力,可以用來直接完成教學任務,還能調節課堂教學氣氛,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視覺、聽覺等多種知覺系統協同參與學習,有助于知識獲得的連續性,加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對重點、難點可重復播放,加長停留時間、增強教學效果,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此外利用預先設計的多媒體習題庫可以根據需要多舉實例,也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較多練習,同時,結合黑板作圖,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三視圖的建立與投影規律,投影作圖、剖視等都可自制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教學中。所以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應巧妙結合,相輔相成,揚長避短,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以機為輔,才能使《機械制圖》教學達到理想效果,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構建與實施模塊化課程體系,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強化技能培養”的職業教育基本指導思想,按照結合職業崗位實際、學生實際的情況,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合格標準為目標,運用現代職業教育課程觀,通過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努力提高《機械制圖》教學質量,為學生服務為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遵循“必需、實用、夠用”的原則,力求課程目標服務于專業能力,制定應用于不同專業的《機械制圖》模塊化課程。基本思路是:構建“理論授課模塊”和“實踐環節模塊”兩個模塊,“理論授課模塊”以機械制圖基本理論做基礎,“實踐環節模塊”是按不同專業設置,可根據專業組合出多種實際授課模塊,以滿足不同專業的需求及適應專業擴容和調整的需要,著重在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模塊的構建要注重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要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能盡快將所學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實現“教、學、做”的結合。將掌握知識、增強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帶動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