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鷹
(張家口市塞北林場,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把堅持依法治林,加強林業執法工作作為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實施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來抓,相繼建立健全了以市、縣(區)、林場(林業站、保護區)林政執法和森林公安為主體的林業法制體系,在基層林場(林業站、保護站),護林站、點(行政村)組建了專職護林員隊伍,使林業建設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市縣林業和有關部門狠抓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全面貫徹各項林業法律法規,強化森林采伐限額木材流通管理,有序推進了林業綜合執法工作,使亂征亂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非法經營運輸木材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時,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護林防火有關精神,層層落實護林防火雙軌責任制,嚴格執行護林防火值班和巡查制度,加強通訊、監測、撲救、交通等硬件建設,強化了森林資源的監測和撲救手段,避免了重大火災的出現。
在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后,公益林建設工程進展比較順利。基本解決了基層林場國有林、鄉村集體林管護資金問題,使各項森林資源保護措施落到了實處。經過長期的發展壯大,全市市、縣級林業機構從改革之初大農業時期的一個科、股室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管理科學、機構健全、職能完善、隊伍龐大的林業綜合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和管理全市林業建設,健全了造林綠化、資源林政、林業科教、森林公安、計劃財務、人事勞動等管理體系。
結合國土綠化和各項重點工程的實施,市、縣(區)相繼成立了綠化辦公室、森林防火辦公室、長江防護林建設辦公室、退耕還林辦公室、林業特色產業建設辦公室、天然林保護工程辦公室、公益林建設辦公室、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辦公室以及支柱產業建設辦公室。為了強化職能,推進林業各項工作,市、縣(區)還成立了林業調查規劃隊,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業科技推廣站、林木種苗管理站、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等林業事業單位,縣、鄉兩級成立了基層林業工作站,在主要交通要道和林區出口設立了木材檢查站。同時,完善了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體制,使主要國有林區資源保護措施落到了實處。
(1)我們林業部門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承載著重要的責任。造林綠化是利國利民、蔭及子孫、造福后代的公德事業。地球需要綠色,人們生產生活需要綠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更需要綠色,其一,林業承擔著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是林業建設的根本任務,要保證有林地面積增大于減、森林蓄積長大于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使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其二,廣袤的森林是延壽縣經濟、社會、環境的生態支撐,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存質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加大造林綠化的工作力度。其三,只有加快造林綠化步伐,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根治水土流失的危害,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把工程造林綠化標準高低、質量好壞作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生命線來抓,把堅持標準、嚴格把關、確保工程質量貫穿于造林綠化的全過程。造林綠化工作是一項投入大、見效慢的公益事業。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是嚴把設計關,堅持設計高標準。造林作業設計是工程造林的前提,作業設計必須遵循統一規劃、重點突出、集中治理、適地適樹、多林種、多樹種并重、針闊混交的原則。二是嚴把整地關,堅持整地高標準。確保整地質量,超坡地一律采取等高線“品”字形魚鱗坑整地,村屯綠化整地一律高標準修好植樹臺,達到穴面、穴深、護林邊溝標準一致。三是嚴把苗木關,堅持苗木高標準。苗木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造林成果,抓住了苗木質量關就等于抓住造林成活的前提。四是嚴把植苗關,堅持植苗高標準。植苗好壞直接影響造林成活率,闊葉樹堅持“挖大坑、放當中、多培土、澆足水、踩實成、不窩根、不透風”的實用技術,村屯、道路綠化人工植苗堅持橫豎成行,斜上線。五是嚴把技術關,堅持科技高標準。大力推廣和應用生根粉、保水劑造林,實現了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林一片的目標。造林綠化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增強責任意識,強化質量意識,不負林業人建設綠色生態環境的使命。
在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中,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不但能夠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損失,而且隨著經濟林的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也十分巨大。
(1)防風固沙。沙漠逞強施虐,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狂風一起,沙粒飛揚,風沙所到之處田園全被埋葬,城廓變成廢墟。因此要抵御風沙的襲擊,變荒漠為綠洲,就必須大力植樹造林。樹木密集的防護林可以控制氣團流動,削弱風速,減少風力。風一旦遇防護林,速度可以降低70%~80%。這樣風刮起的沙粒也減少了,從而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
(2)消除空氣污染。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在凈化空氣、保障人們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提供寶貴資源。木材是森林的主要產物,可以用來建房、造橋、紡織、造紙等,木材還可用來做工具、農具、家具、工藝品等日常用品。別外,森林產有香甜美味的水果、高營養的茶油、清香四溢的茶葉、滋補身體的珍貴藥材。
(4)消減噪聲。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礦企業發展很快的城鎮,噪聲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噪聲作為一種公害,已引起人類的普遍重視。植樹造林不但能夠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減少噪音,美化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為人類提供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場所。
森林是人類的搖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林業工作,發揮各自的作用,投身國土綠化事業,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生態安全意識。治理水土流失,加強造林綠化,建設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以生態建設為重點,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中心,以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為途徑,加大造林綠化林草經營的工作力度,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