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北京協和醫院骨科聯合麻醉科打破傳統,改變過去將先天性脊柱側彎合并脊髓縱裂患者分兩次手術的做法。10 余年來,成功為124 位患者行一次性矯形手術,患者隨訪結果證實兩次手術“合二為一”安全、有效。
先天性脊柱側彎合并脊髓縱裂的外科治療,是脊柱外科醫生所面臨的挑戰性難題。歐美國家的傳統觀念及既往文獻均認為,預防性切除骨性縱裂或松解膜性縱裂是治療這類先天性脊柱側彎的關鍵。因此,傳統的手術分為兩個部分,由神經外科打開椎板,行后路縱裂骨嵴或纖維膜切除松解。1~2 周后,脊柱外科醫師進行脊柱側彎矯形術。這種方法因需多次手術切除骨嵴、纖維膜,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受到影響,術后存在出現截癱等并發癥的風險。1987 年,北京協和醫院任玉珠教授聯合中日友好醫院,觀察7 例先天性脊柱側彎合并脊髓縱裂行傳統手術后,逐漸加深了對該治療方法的認識。
考慮到脊髓縱裂可能終身無癥狀,北京協和醫院沈建雄教授等通過循證醫學論證,在國際上最早提出,對未出現神經癥狀或神經癥狀穩定的患者,無需一律預防性切除骨嵴或纖維膜,可一次性行脊柱側彎矯形手術。2000 年,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在對患者進行脊柱側彎型、神經功能等詳細術前評估的基礎上,完成了第一例一次性脊柱側彎矯形術。
該治療術研究結果分別于2005年加拿大IMAST 會議、2008 年國際SICOT 會議和2010 年世界脊柱側彎學會(SRS)年會上做大會發言,已被亞洲、歐美多數學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