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仁者樂山,知者樂水”……一直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把水視為世間至純至凈的特殊存在,對其抱有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水對生命演化、人類文明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種寶貴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當我們每天接受著水的洗禮、享受著水帶來的潔凈便利的時候是否曾想到這一點?更多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擰開水龍頭,水就這么源源不斷。嘩嘩作響地流出來,你可能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異常和危機。而事實卻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正在日益短缺,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用不上清潔的水。
因此,保護水源、節約用水就成了全體地球村居民最偉大、最神圣的天職之一。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國外一些比較先進的節水措施,當然,對于同學們而言,眼下最有意義的節水舉措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以色列——在農業灌溉上下功夫
以色列地處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帶,降水量嚴重不足。為克服這個問題,以色列大力開發灌溉地。
在以色列43.7萬平方米的耕地中,約44.2%為水澆地,每年農業灌溉用水達11.8億立方米,其中有9億立方米為可飲用水。目前以色列農業灌溉的方法是壓力灌溉,主要是滴灌和噴灌,水的利用率分別可達95%和80%,而且全部采用電腦管理,利用水分感應器自動調節灌溉,包括灌溉時間、次數、間隔和灌溉量等。
根據以色列水法,國家境內所有水均為國有,由水委員會統一管理,包括制定政策、確定水使用配額和制定水資源的開發計劃等。為了鼓勵農民節約用水,一方面要求農民交付水費,另一方面規定在配額范圍內后一半配額的水價高于前一半。目前灌溉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開發非飲用水資源,如廢水、洪水、鹽堿水等,保證不斷增加農業用水。
日本——各種宣傳不遺余力
“六一”是國際兒童節,但在日本還是“節水日”。每到這一天,以市長為首的政府官員們就要來到大街上,宣傳節水的重要性,讓老幼皆知,家喻戶曉。
日本宣傳節水總是非常用心,許多用品上都有宣傳的標志。例如學生使用的鉛筆、尺子上印著“節約用水”;家庭主婦廚房用的圍裙上也帶有節水標記;小學四年級課本里有與水有關的知識和節水內容,中學課本里則大量介紹“水和人的生活”;國家還專門為兒童拍攝了節水的電影片……
不僅如此,日本東京還有一座很有特色的“水道紀念館”,各界市民特別是學生們常要去參觀,接受供水知識和節水知識教育,效果很好。這里展示了東京周圍環境,包括河道水源、凈水場的大模型,讓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水的來之不易。
印度——合理調配充分利用
在印度的許多地區,地表水比地下水豐沛,但是很多渠道的地表水供應常常是不穩定的,有時甚至嚴重不足,所以地下水補充地表水顯得越來越重要。印度采用地下水補充渠道水增加渠水供應量,在渠道水供應低峰期或進行年度維修渠道關閉時期,地下水可直接用于灌溉。在印度的許多地方,潛在的地下水可以有效地與地表水結合進行集約灌溉。
不僅僅在地理空間上進行統籌調度,由于降水時間過于集中,為控制雨水流失,印度還要采取利用農田集水區的水塘攔蓄地面徑流,使干旱地保存雨水,以便在旱季時進行補充性灌溉。這種做法不僅節省灌溉用水,并可對旱季時灌溉用水不足給予補充,從而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穩定產出。
短信息
1.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物理學家小組與其他國際科研團隊合作近日新發現了一條沿著冰島大陸坡向南流動的深層的海底暗流。這條被稱為“北冰島洋流(The North Icelandic Jet )”的深海洋流循環系統,是調節地球氣候的關鍵影響因子。它意味著北大西洋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其實沒有以前人們認為的那么高,北美和歐洲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沒有設想的那么大。
2. 《2011中國及亞洲會獎行業調查報告》在北京發布。調查報告顯示,在2010年召開國際會議的城市排名中,亞洲共有10個城市進入全球前50名,臺北、北京、香港、上海進入世界排名前50強。2010年,臺北、北京、香港、上海分別召開國際會議99次、98次、82次和81次,分別排名全球第11、12、20和21位。能夠成為國際會議的舉辦地對城市而言需要的是整體綜合素質的考評,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城市環境方面的考量。
#1050833;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