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好友淺唱、《中學生博覽》的讀者以及讓我學會成長的青春。
他說:你有沒有聽到這樣一首歌,很熟悉但卻叫不上名字。
他叫自己“淺唱”,我認識他是因為《中學生博覽》刊登了他的交友信息。他說:淺唱,沒人懂得的悲傷。短短的一行字蝸居在書的角落里,不顯眼,卻讓我隱約覺得有一種低調的華麗,這里面有著不安的情緒。
于是我加了他的Q。他正上高二,比我高一年級,正值少年有些叛逆的年齡。
那時他是龐大的“鉑金”群里不起眼的一員,已經擁有6年“博齡”。他喜歡自己從《中學生博覽》里整理出簡單的語錄放在空間里讓大家分享。他說這些文字都是自己頗有感觸的。因為《中學生博覽》的緣故,我們聊得很投緣。那時我剛開始寫一些零碎的文字,寫在精致的筆記本上。沒有勇氣擺上桌面,藏在雙肩包里像是隱藏著難以啟齒的秘密。他在聊天的時候給了我許多鼓勵,才讓幾欲放棄文字的我有了重新走下去的勇氣。
淺唱也是一個熱愛文字的孩子,從安妮寶貝到饒雪漫,從小四到落落,他如數家珍。在他的空間里,他用文字細細記錄著生活的點滴,用內心最真實的感觸寫真實的文字。他的文筆優美而感傷,又帶著一股清澈。這樣的文字不為悅人,只為悅己。
他將一個少年不安的心情和彷徨的腳步呈現在別人面前。在他的空間里,我常常看到他有一大群的追隨者,他們和我們一樣的年紀,也是一群與《中學生博覽》一起成長的孩子。他們說在淺唱的文字里找到了自己內心想表達的內容,包括青春的迷茫與懵懂,對《中學生博覽》的喜歡與珍藏,對文字的喜愛與感動。
我亦在那樣的文字里找到一種熟悉的感覺。正如他自己所說,總是聽到一首歌,很熟悉但卻叫不上名字,或許青春也是這樣,而他的文字帶給別人打開心窗的機會。
他說無論青春如何悲傷漫長,他都要擁有一顆向往溫暖的心。
他說:走過一段時間,再去看曾經寫過的文字,突然體會不了當時的情緒。
初識時,他留給我一個鄰家大哥哥的形象,隨和,偶爾幽默。但現實生活中的他卻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很久之前寫的《開往春天的地鐵》的觀后感。他告訴我們,故事在地鐵開始也在地鐵結束,影片的結尾場景是男女主角在地鐵里相視而笑。他問這趟地鐵的終點真的會是春天嗎?他說他希望這結局是美好的。或許是因為他心里有著對幸福不滅的期待。
我看到有網友給他留言:只要相信春天不遠,這趟地鐵終能到達。網友說她是微笑著給他留言的,她決定在以后的日子勇敢地走下去,為了自己。
我想,這樣能帶給別人溫暖的男生,他一定會在對的時間里等來成長,踏實地走向下一個年華,從容不迫地邁向成熟。
他說:像夢一樣不真實的那段韶光,偶爾的欣喜是你給的,長久的痛苦也是你給的。
情緒是青春最大的對手,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年紀里,遭受著不同的情緒抵抗。落在青春期里,感受著漫長的敏感,對生活的懼怕。只是淺唱這樣告訴我們:不安,有時候只是想找個人給予安慰。
淺唱說在不安分的青春期里,他偶爾逃課,偶爾在課堂上看小說,偶爾也會寫給一個人看的小說。我看過他的小說,簡短,明亮,或講述高三的匆忙,或講述某個天氣時的心情,又或者講述萌動的情愫。有時候我很難想象一個男生為什么會有如此細膩的情感和心思。
他自己常對自己說溫暖靜好的時光,無論晴天還是陰雨天,首先是自己一個人過。偶爾他也會有情感的糾結,會選擇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偶爾給生活弄點小幽默,但事實上生活卻過得很簡單。而他說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就是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波瀾不驚;做人簡單一點,有幾個朋友。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牛奶咖啡唱過的一首歌里如是說。或許只有經歷過情緒的跌宕起伏,我們才能走出青春的殼后擁有成熟的心智,不再為成長而莫名的煩躁,不再為生活而感到懼怕。而淺唱做到了。
淺唱說青春于我們是一場浩劫,也是一場饋贈。青春路上誰都會經歷歡喜與痛楚,這些情感讓我們與成長不期而遇。所有的風景,無論歡喜還是痛楚,在物是人非里,總留著我們最喜歡的一部分。
走在成長路上,淺唱用一句從別處看到的話來概括道:盡管現在的我們依然不夠好,不夠完美,但我們卻是完整的自己。我想無論我們有多么的不安分,在成長路上我們是不曾偏離軌道的。那樣看來青春會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美好。
而青春也只是在患過傷風的角落里淺唱了一回,僅此而已。
520510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袂花鎮龍灣新塘尾村31號
#1050833;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