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暑夏,如往年一樣,我早早便在家庭小藥箱里準備好了藿香正氣水,一來驅散暑熱,二來嘛,外用祛除一些夏日常見病。
痱子去年三伏天,一不留神,剛半歲的寶寶脖頸、胳肢窩、大腿根和屁屁上便涌出了一批痱子。鄰居趙姐拿來1支藿香正氣水,加入兩倍的涼開水,先把寶寶長痱子的地方清洗干凈,然后用消毒藥棉蘸著稀釋后的藿香正氣水進行涂擦,之后再撲上一層爽身粉。趙姐說,3個月以下的寶寶,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3;4~12個月的寶寶為1∶2;一歲以上的為1∶1,每天涂擦2~3次。我和妻子按照趙姐教的方法悉心照料,寶寶的痱子很快就消失了。
空調病我很怕熱,所以夏天離不開空調。但在空調房里呆時間長了,不免出現一些頭暈頭痛、咽喉疼痛、鼻塞、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皮膚干燥、關節疼痛等“空調病”癥狀。同事小胡教給我一個方法,每當此時,立馬服用1支藿香正氣水,真是簡單又有效。
暈車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擠公交、出差,滿車廂的悶熱燥濕,想想就頭暈頭痛。朋友阿東告訴我他的護身大法:坐車或乘船前,用藥棉蘸取藿香正氣水,敷于肚臍上,膠帶固定,上車前5分鐘再口服一支藿香正氣水(兒童減半)。試后還真行!
專家點評
藿香正氣水是藿香正氣散的液體劑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據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本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陳皮、厚樸、苦桔梗、炙甘草十一味藥物組成,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用以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諸癥,尤其對暑月感寒傷濕、脾胃失和所致的嘔吐泄瀉、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者最宜。隨著中成藥制劑技術的發展,藿香正氣散劑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制成了蜜丸、水丸、水劑、軟膠囊等多種制劑。
用藿香正氣水治療痱子、空調病、暈車,有一定醫學依據,但要結合患者的體質、疾病的性質才有一定的作用,若盲目運用,往往事與愿違。
“痱子”多因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而發。中醫認為本病為濕邪郁滯肌表,表衛不宣。藿香正氣水為解表化濕之劑,服之散濕邪,通表衛,痱子自然消退。但應注意的是,臨床上痱子分為紅痱、白痱和膿痱。藿香正氣水芳香溫燥,對白痱尤宜,若為紅痱或膿痱,則多為有熱,應慎用或禁用。嬰幼兒皮膚嬌嫩,不恰當的應用會加重病情,出現紅腫破潰等不良后果。
“空調病”是指長時間吹空調造成身體機能衰退,引起身體各系統的不同病癥。主要癥狀因人而異,一般表現為畏冷、泄瀉、嘔吐、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乏力等。夏日人體肌表腠理開泄,若受空調寒邪侵襲,易引發此癥。用藿香正氣水治療空調病有一定道理,但應用時應根據體質區別對待。它適于素體寒濕偏重的患者,素體陽盛、濕熱較重或虛寒者慎用。因為本方辛溫芳香,會耗散人體陽氣,助熱生火,甚至出現頭暈、咽喉疼痛明顯、口干、口苦、胃中嘈雜等不適的癥狀。
“暈車暈船”多因脾虛濕阻中焦、氣機不暢所致,表現為胸悶、惡心、嘔吐等癥。藿香正氣水寬胸理氣、燥濕化濁,故可消除這些癥狀。現代藥理亦證實,藿香正氣水有鎮吐、鎮靜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藥只可偶爾使用,不可作為暈車暈船的常備藥物,過服會耗氣傷津,出現不良后果。
藿香正氣水還可治療妊娠嘔吐、妊娠腹痛、婦女白帶過多、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多種病癥。但個別人服后易出現過敏性皮疹、休克、紫癜及心動過速、心臟驟停等不良反應,有過敏體質者最好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辛香溫燥,久服有“傷津”之弊,所以不要為了預防中暑而經常服用。預防中暑可以多飲綠豆湯或食西瓜脆衣等。
現在流傳一種“喝藿香正氣水等于喝酒,會被查為‘酒駕’”的說法。藿香正氣水的輔料是乙醇,服后口腔會散發出酒精氣味,可能會被認為“酒駕”。但代謝較快,可以請交警在幾分鐘后再測一次,或考慮服用其他劑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江蘇省新沂市中醫院臧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