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艾保得全家康
胡獻國
“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具有濃烈香氣的艾,為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它的蹤影幾乎遍及全國,一般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都有生長。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的習俗,常在春夏花未開時采摘,曬干或陰干備用。
中醫認為,艾性味苦、辛、溫,人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風止癢之功,適用于虛寒腹痛,及婦女崩漏下血、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帶下病,和皮膚濕疹瘙癢等,用艾做成的各種艾條、艾柱等,用以燒灸,可使熱氣內達而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治療各種寒痛癥。
研究發現,艾葉熏蒸是對居室進行消毒殺菌的好方法。每平方米用艾葉1~5克進行煙熏30~60分鐘,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和14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對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艾熏尚有一定的抗口腔及肺炎支原體作用,并可顯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加人體免疫能力。一般以艾葉按家居面積每月煙熏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節,每周煙熏1~2次,能使各種常見致病菌、病毒及真菌的數量顯著減少,有效地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艾葉氣味清香,用其水浸劑或艾葉油外涂皮膚或嗅聞,除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對呼吸道還具有平喘、鎮咳、祛痰、消炎及抗過敏等作用。學會使用艾條艾灸、艾葉煙熏,可凈化空氣,防病健身,佑全家安康。
愛按摩的百歲老人
王春華
“腹臍、耳、前胸、背、脊柱,這是我的五個重點保護‘特區’!”家住杭州市西郊農村103歲的姜士康,笑呵呵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長壽“秘笈”,還特意做了些動作示范。姜老一生務農,勤于耕耘,性情溫和,從容大度。多年來,他獨創的“五特區”保健操讓他面色紅潤,不咳不喘,身板硬朗,極少生病,現在還能做些簡單的家務呢!
特區一:腹臍兩手重疊,按于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是人體的“要塞”。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也可以在閑暇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二:耳部中醫講腎開竅于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并能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1)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2)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3)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
特區三:前胸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摩擦50次;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姜老認為,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胸腺素濃度的高低。經常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于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
特區四:背部南方一些農村流行一種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的民間療法,姜老的背部保健操就是受此啟發而創立的: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療,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背部保健操可以疏通經絡,靜心安神,預防感冒,對中老年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特區五:脊柱大家看到姜老頭部轉動自如,也沒有彎腰駝背,便明了“脊柱保健操”的益處。姜老說,他經常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走火罐、輕輕拍打。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最易發生病變的是頸部和腰部,因此要多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