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頭愛酒,方圓十里都知道,回國過年的女兒女婿第一時間孝敬了兩瓶重金難求的茅臺。但老王頭并沒有一品佳釀的念頭,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客廳的玻璃酒柜里。難道老王頭也成了“茅臺收藏族”?他搖搖頭:你不知道酒越陳越香嗎?!先放幾年,碰上大日子了再喝。女婿笑了:您老就喝吧!酒,我管夠!再說,家里是陳不出酒窖酒的。老王頭不信,他每天看上幾眼自己的“珍藏”,就心滿意足了!
俗話說:“百年陳酒十里香。”白酒經過陳放以后會變得醇香撲鼻、綿柔味美,故有“陳釀佳醴”之說。這是因為剛釀出的白酒中含有酸、醛、脂及雜醇油等成分,在陳放的過程中,它們會發生化學變化。如醛被氧化成羧酸,醇與羧酸化合成酯,這就增加了酒的特殊香味。另外,白酒在陳放過程中,酒中的酒精與水進行了緩慢的締合,一定時間內,陳放的時間越長,締合得越多,酒的烈性也就越低,越綿柔。
但是,這些變化是在特定的溫度、濕度和一些人們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的自然條件下,沒有添加催化劑的情況下進行的,速度很緩慢,需要較長時間才行。因此,一般白酒常要陳放2~3年,優質酒需要4~5年的時間。據報道,我國東北某酒廠在改建施工時,曾發現了清代雍正年間的酒窖,里面的木桶里還存放著專為雍正釀制的貢酒,雖經數百年存放,依然甘冽香醇,綿柔味厚。而普通家庭由于缺乏恒溫、恒定的干濕度等保存白酒的條件,酒精度很容易揮發,即使在儲存期限內,也難以陳放出“百年佳釀”。
很多人以為黃酒也是越陳越好,其實仍是誤解。黃酒經過一定時間的貯存,也會使酒質變得芳香醇和,但如貯存期過長(居家普通貯存),則會使色澤加深,有焦臭味,香氣由醇香變為水果香。普通黃酒貯存期一年,紹興酒以2—3年為宜,超過儲存期限,醇香美味就變淡,過長還會使酒質酸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