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元好還是益生菌好?
女兒六個月,準備斷奶了。都說寶寶不喝母乳抵抗力會變差,我很擔心。現在電視上、網上都說益生元能增加抵抗力,每家奶粉也都說自己有益生元,但叫法又都不相同,有什么Gos益生元、雙歧因子、益生菌,五花八門的。在超市問營業員,回答的也不一樣。有的說是一種東東,有的說有區別,還有的說一種包含一種,聽的我頭大……到底有什么區別,哪個才真的有效啊?
回復
2樓最愛仔仔:我前陣子有過和Lz(樓主)類似的疑問,當時只知道益生元是增強寶寶抵抗力的,但是不明白那么多益生元的區別。后來一個做醫生的朋友說,益生元是存在于母乳中的一種成分,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奶粉中添加的益生元是人工模擬母乳中的低聚糖,只有當這種配比和母乳中的益生元接近的時候,才能起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支持[216]回復
3樓可樂雞翅:我在國外生的孩子,看到國外講的都是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概念,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健康。市場上很多奶粉是有益生元的,選擇益生元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和母乳相似,畢竟母乳是最好的,越接近母乳的越好。
支持[194]回復
4樓小魚多多:益生元、雙歧因子、益生菌肯定不一樣,不然就用一個名了,但是作用應該差不多吧!網上說益生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應該有好處吧!不過不知道吃多了,會不會拉肚子。嘿嘿~
支持[65]回復
5樓花叉叉:這個我真不懂啊,分那么多,寶寶吸收有用嗎?我覺得還是食補的好!
支持[121]回復
6樓營養學徒:益生菌是對身體有益的細菌;益生元是能促進益生菌生長繁殖的食物成分,主要是功能性低聚糖;雙歧因子是一種有益于雙歧桿菌(益生菌的一種)生長的益生元。如果是病菌感染引起的腹瀉,補充益生元可以壓制有害細菌,有利于腹瀉治療。但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就不好說了。
支持[152]回復
7樓冬已娃娃:迷糊……我倒是看到一些保健品介紹說益生菌、益生元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營養不良、便秘、免疫力低的問題,這益生元應該不是小寶寶的專利吧?
支持[87]回復
通過“益生菌”來改善健康的理論,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提出,只不過近些年來贏得了更廣泛的關注。另一個容易讓人們與之混淆的概念——“益生元”,又頻頻出現在各種食品、奶品的說明書中。益生元到底是什么東西,與益生菌又有什么關系呢?
益生菌:補充如同“空降奇兵”
人體的消化功能多半是靠細菌來完成的。人體內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細菌生態群,據估計,有400~500種,100萬億個,總重量在1.5公斤左右,多集中居住在大腸。一般而言,多數細菌與人相安無事;有一些則愛搗亂,代謝產生一些有毒或者有害的物質(壞細菌);還有一些捍衛“生態環境”,通過代謝產生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這些“好細菌”即“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菌以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為代表。研究發現,雙歧桿菌和乳酸菌作為微生態的調節劑,具有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免疫力,預防和治療便秘及腹瀉,降低血脂,抑制腸道病原和腐敗微生物的生長,分解致癌物質等作用。補充“益生菌”,通俗地說,就是直接吃進活的細菌,類似于向人體內空投一些“好細菌”,來抑制“壞細菌”。
益生元:益生菌的“專享美食”
理論上來講,任何可以減少有害菌種,有益于促進健康的菌種或活動的物質,都可以叫作益生元(Prebiotics)。它不是一種特定的食物成分,而是所有能夠實現類似功能的食物成分的總稱。其基本特征包括:必須完好到達大腸,而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只能被“好細菌”代謝利用,而不能被“壞細菌”利用;必須為人體帶來明確的好處。迄今為止,比較公認的“益生元”有三種:菊糖(INULIN)、低聚果糖(F0s)和低聚半乳糖(GOS)。
形象地說,益生元就相當于益生菌的“專享美食”,通過補充益生菌喜歡吃的益生元,壯大益生菌,壓制“壞細菌”。人們常說的“雙歧因子”,正是指那些可以促進/生成雙歧桿菌的益生元。
補充益生元:誰的事,怎么補
一提起“益生元”的補充,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嬰幼兒、兒童,實際上,這對于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有重要意義。
微生態失衡引起的營養不良正成為我國公眾營養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而環境污染、抗生素濫用、化學藥品普及、食品加工精細化以及精神壓力普遍化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人體微生態失衡。益生元正是通過調節體內微生態環境,強化腸道益生菌的功能。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講,每天應攝取有效劑量5~10克,少于5克則為攝入不足。
但是人們是否要服用含益生元的保健品呢?這倒不一定??茖W實驗證明,益生元廣泛存在于3萬多種天然植物中,如日常食用的大蒜、洋蔥、胡蘿卜、白蘿卜、山藥、蒜苗、金針菜、苦瓜、韭菜、冬筍、菠菜、絲瓜、藕、棗、梨、柿子、葡萄、香蕉、蘋果(大蒜、洋蔥防癌抗癌,正是因為可抑制腸道病菌和腐敗微生物的生長,分解致癌物質)。平時注意合理膳食、全面營養,是可以從正常的飲食中攝取的。因此,是否需要購買此類產品,還是要請醫生檢查后再確定。
配方奶粉:添加益生元好嗎
現在許多知名品牌的奶粉、嬰幼兒食品都標榜加入了“益生元”,也挺受父母們的歡迎與推崇,但為什么補充、是否有必要,卻一知半解。
有總結稱:短期研究證實,對足月的新生兒喂食加入益生元的配方奶,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并且獲得了一些短期的益處,比如增加了大便中雙歧菌和乳酸菌的數量,降低了致病細菌的數量,增加了大便的排泄頻率并且降低了硬度,更接近母乳喂養。但是,補充益生元對孩子的長遠健康有怎樣的影響,還需要大規模和長期的跟蹤研究,目前在配方奶中常規補充益生元低聚糖還不能被推薦。
對于這種看法,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很多人士并不贊同。他們認為母乳是配方奶的“模仿標準”,而母乳中含有各種低聚糖,在配方奶中補充低聚糖益生元使得配方奶更接近母乳,應該是正確的做法。
保健食品:益生元難判斷
把益生元添加到食物中,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公眾營養問題的辦法。目前,餅干、乳制品、保健品、飲料等絕大多數食品中都已成功加入。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判斷是否真的符合“益生元”的三種特征。因為相關部門的鑒定結論往往是一種模糊說法,有些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文字游戲,其可信度值得懷疑。
含有益生元的保健食品仍然跳不出“食品”的圈子,它們對于身體健康確實有一定幫助,但指望治病防病就算了,切不可迷信和依賴。對于嬰幼兒來說,父母也不可過分相信“益生元”之類的奶粉奶品,要知道奶粉最關鍵的問題是質量和配方是否合格。與“益生元”相比,如何防范和杜絕諸如三聚氰胺之類的毒奶粉和假冒偽劣奶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