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53歲的張總經常覺得腹脹,肝區疼痛,牙齦出血。有人勸他不要喝酒了,他卻自豪地回應:“我有天生的酒量,每天至少喝1斤白酒,不喝就難受!”如此以豪飲為榮的他,自然應酬頗多。近一周來全身黃染(皮膚黏膜發黃)、氣促、雙下肢水腫,不得不住進了醫院。“鞏膜黃染,腹部膨隆,脾腫大平臍。膽紅素是正常高值的10倍,谷草轉氨酶是正常高值的20倍……”他急急掠過這些看不懂的醫學術語,捕捉到了令他痛不欲生的字眼:酒精肝并原發性肝癌。他欲哭無淚。
不是偶然
有諸多證據顯示,酒精是直接導致肝癌的元兇之一!美國波士頓地區的肝癌病患者,45%以上合并有酒癮;英國倫敦地區的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會發生肝癌;丹麥哥本哈根地區的研究也發現,肝癌患者一半以上是酒癮者;我國的統計研究表明,58%的肝癌是喝酒喝出來的。
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許世友上將,其好酒量令國人印象深刻。從肝病科的角度看,許世友嗜酒與肝癌不無關系。老將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有被敵人的槍林彈雨擊倒,和平年代卻沒能躲過酒癮后肝癌的厄運。
酒——肝癌之媒
眾所周知,肝臟幾乎是酒精代謝、分解的唯一場所。酒精首先破壞的“關卡”是對人體有保護作用的胃黏膜。胃細胞受傷后,食物中的有毒物質便有了“通行證”,易被肝吸收,引起酒精肝。天長日久,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其中少數患者可以轉變為肝癌。
酒精對肝臟也有直接損傷。酒精進入機體后需要肝臟來分解,但分解過程卻是一場敵強我弱的戰爭,會使肝小葉中央區的肝細胞因缺氧而壞死和纖維化。另有實驗表明,酒精能抑制細胞合成糖蛋白和白蛋白。在肝細胞嚴重受損、肝臟纖維硬化時,如果仍然長期或過量飲酒,會使肝細胞反復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導致肝硬化,最終轉化為肝癌。
乙肝病毒持續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病史。如果該患者既有酒癮又有乙肝,則注定難逃肝癌的魔爪。
用理智來預防
●少喝酒或盡量不飲酒,是減少患肝癌的關鍵。因工作需要不得已而飲之,每周飲酒量不要超150克,否則百害無益。
●每天食用奶制品,比如牛奶和酸奶,患肝癌的幾率將比普通人減少78%;每天堅持食用新鮮水果,也可降低患肝癌的幾率。
●預防感染乙肝、丙肝病毒,注意服藥安全。很多藥物都可能引起肝臟損傷,不可亂服,如抗生素、止痛藥、避孕藥、降糖降脂藥等。
●乙肝患者應和家屬定期到醫院進行常規檢查,復查谷丙轉氨酶,每年檢查一次B超,做一次甲胎球蛋白(AFP)。否則,乙肝病毒的持續復制和炎癥會促使纖維化病變,不可避免地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