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扇窗,你擁有的便是陽光。今天就與大家聊聊“做真人,說人生”的話題。
小時候愛聽故事,有《水滸傳》中的好漢,《岳飛傳》中的英雄等等。今天說做真人,有點大,不知從何而說。大家都知道,人是萬物之靈長,是家庭的分子,是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是美好生活的締造者,是脆弱的生命個體,又是智慧的化身……人如水,從天山來入東海去,也如古希臘蘇格拉底教育弟子們所說:“人生如在麥地中行走一樣,找尋最大的麥穗,其實就是剛剛摘下的那一束。”時時能把握現(xiàn)在,就是在構(gòu)造和諧美好的未來。而人冥冥之中走一遭,將如何求索,我想唯有做真人,才能自信人生。
聽聽《曾子殺豬的故事》吧。孔子有個學(xué)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準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么,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對小孩子怎么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了不算數(shù),孩子以后就不會聽我們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后世傳頌。而今作為教師的我們當(dāng)然也要言傳身教,方能獲得孩子們的信任。曾子殺豬的故事里,也告訴人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的,誠信成為人立身之根本,其實就是告之我們要做真人,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這樣的生活不僅是感動的,而且是美麗的。
還記得,初中學(xué)過一篇英語課文叫《朋友與熊》,說的是兩個平時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地搶先爬上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死了。據(jù)說,熊從來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zhuǎn)身就走了。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后,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熊告訴我,今后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一起同行。”這個故事說明,不能共患難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由此我想到了一位老師曾說過:“父母無法選擇,但人要盡孝;朋友可以選擇,但人要真誠。”其實,無論對父母還是朋友,都是告訴我們要做真人,要幸福人生。你若欺騙了別人,有可能遺憾一生,痛苦一生。切忌不可為呀!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你還能沒有做過錯事嗎?回答是肯定的,有呀?小時候摘過人家的果子,看過人家的作業(yè),拿過人家的小刀。如列寧打碎花瓶而寫悔過信,廉頗知錯能改而負荊請罪,這些仍然是真人,坦蕩之人。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坦然面對,仍是真人!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所以求真是做人之根本,求善是做人之精魂,求美是日臻達人,做人就是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