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寫寫父親,每次總會到這兒來看看我兒子,他孫子,順便找點報紙看,偶爾問問有沒文章發表。
我說過寫他,寫他艱辛的一生。曾經看到背著個木工工具箱,上面掛著刨子、鋸子之類的用具,就會想起我的父親。父親年輕時,趕上了初解放,一下子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少爺,變成了地主崽子,要陪著爺爺挨斗。又趕上大躍進,一邊挨批斗,一邊挨餓。爺爺經不起這樣折磨,很快的腿腫大,可哪有錢醫治,不久死去,家貧實在置辦不起棺木,兩塊門板葬了爺爺。那時村莊上很多人被餓死,母親已經過門,姐姐已經出世。這樣呆在家中肯定不但照顧不到家人,自己也得餓死,于是決定外出。半夜里偷著跑了,要是還逮著肯定被關起來,那就是九死一生。他還是跑了出去,丟下媽媽和奶奶在家帶著大姐度日。
父親逃到上海,和二姑夫在一起,四處打臨工,也曾看人家做過木活,只是注意地看看。那時賺不到幾毛錢,只能勉強度日,沒有什么結余。帶沒帶錢回家,我不知曉。當三年困難時期過去,父親回到家里,開始正式學木匠,主要的指點就是外祖父。父親很聰明,外祖父活著的時候常說。還常說我爺爺那時家道的繁華,有幾百畝地,有多少伙計幫著干活。爺爺吃飯和伙計一起吃,伙計會對當他,常常不拿他的筷子,好菜上來先被吃掉,好在爺爺也是和善的人。但那些在爺爺手下干活并得到照顧的人,后來那么起勁地批斗他,不知道會不會想起以前。
政策松動點,父親買了一支鉛筆、一把鋸、一個刨、一把鑿,做起木匠活來。那時人家也沒有什么家具,主要是打些門窗,打些小桌子、板凳之類。記得為了能換口吃的,我家把新打的占好的門,賣給了莊上人家,自己家用破席子擋了一個夏、秋。最后放到家門口的大椿樹,才又給自己家打了一副門。木匠家沒有好板凳,沒有好桌子,因為好的料子都拿來打東西賣,自己的就是湊乎。父親做的木匠活很細作,榫眼好,看起來周正,所以得到相鄰的喜愛。木匠活很神奇,那些圓圓的木頭,經過加工,就成了桌子、凳子、門窗等。
隨著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家分到了地,因而大板車成了搶手貨,自家的門前要忙,只有抽空打幾個車架子賣。滾子榫頭壞了都找他去修,因而總是會耽誤自家的一些農活。
父親還是出名的老實人,三歲小孩都不得罪,因而人緣好。加上成份不好,總是低著頭的。他總是教育我們要做老實人,忠厚傳家遠,是父親一輩子恪守的信條。對于三代單傳的父親,沒有弟兄架勢,但也因為能吃虧,除了挨過批斗,沒有被人欺負過。在中專吃香的年代,我大哥的考試就受到過成份影響而沒有被錄取。
父親做木工時,全是手工,木料先要用大鋸子拉開。至今記得當時拉鋸的情景,大鋸有六尺長,父親先把木頭用木棍綁緊,從一頭開鋸。有時要鋸成幾塊,都用墨斗彈上線。一塊木料都要鋸好久,有節奏地拉來拉去。我們看著好玩,就在大人們歇息的時候試試,誰知卻拉不動。當鋸到一半時就要掉頭再鋸。木料怎么用都要算計,不可以浪費。
鋸一段木頭要好長時間,常常看他們大汗淋漓。鋸末都常常裝在筐子里,留著冬天烤火。那鋸末很耐燃,一盆鋸末可以慢慢地烤上一天。
大料鋸下來,還要改小料,然后用刨子刨平、刨光。父親把身體彎成一張弓,把一根根木棍刨直,把一塊塊木板刨平。那些飛卷的刨花是引火的好材料,因而左鄰右舍都來抓上幾把。接下來的工序就是用鑿子打眼,也是先劃線大約在啥位置,然后一鑿一鑿地掏。陰雨天,家中就是拉鋸聲,或者鑿子聲。歇息時,母親會端來一碗熱水,碗里升騰起生活的甜蜜,空氣中散發著樹木瓤的氣味。
大家有活,都是弄閑時候,把木匠接到家里做活。接木匠也是有講究的,主人家起一個大早到木匠家,替木匠把工具擔進家里來,這叫接木匠。事畢之后,還得幫木匠把工具擔回去,叫送木匠。村里老一輩人不把木匠叫木匠,叫師傅。他們把所有手藝人都叫師傅。父親的成份不好,但做木活還是得到了眾人的尊重。都在鄰近,父親從不住別人家里。
村里有二千多人口,只有一個父親木匠,還不是專職的。當條件好時,父親年齡也大了,不想用機械,左鄰右舍做家什,也就請木匠來做。隨著農村經濟好轉,蓋房子的越來越多,為了多賺點錢給我們姊妹五人讀書,父親又干起了瓦工。也幫人家做椽子,做叉手。到我們結婚后,父親還一邊干農活,一邊干瓦匠活。
前幾年父親還曾經幫人家蓋鍋屋,不讓他干,他說閑著干嘛呢?我想也許這樣,他會感到成就,感到充實,因為他建起的房子都能記得清楚。老學校就是他們一幫瓦匠蓋的,至今還留著斷壁殘垣。雖然全是石頭壘成,沒有水泥漿,但至今斷壁仍然直立著。我想那時家里每一口飯里,都盛著父親咸咸的汗水。
整個人生里,父親一直在忙碌著,為了生存歷盡艱辛,為了兒女讀書歷盡滄桑。現在條件好了,可以頤養天年了,卻還喜歡到街道上去弄幾雙鞋子賣。不讓他干,他卻不想老是閑著,現在苦點總不覺得苦。
父親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已是滿頭白發,臉很白,額頭有三道很深的皺紋,很有久經生活考驗的滄桑感。我們給予父母的關愛總是太少,給一點會覺得給很多,而給孩子的關愛毫無保留,給的再多也還是覺得不夠。
隨著經濟的好轉,人們都開始買成套家具了,斧鑿淡出了生活。斧鑿聲留在了我記憶深處,父親培育我們所付出的勞動,我會永遠地記在心里,那斧鑿聲已經凝結在腦海中,成了我奮進的號角,伴著我的人生路!梆梆,梆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