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前,筆者參加一個同學小范圍聚會,十多人相見共敘各自的離別之情和工作壓力。席間一位做生意的P同學說業余時間仍不忘看書學習,并當場背誦初中學過的古文《曹劊論戰》,抑揚頓挫,一字不漏。特別是他還能把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分析得頭頭是道,作為從商者能做到這一點確實讓在座眾同學刮目相看,大家紛紛鼓掌稱贊。文化不高的P不忘讀書背書確實不簡單,在座的我等也算是文化人,卻只能含糊其辭說出大意來,真是汗顏。我曾聽過一位老者熟背毛澤東詩詞三十多首,并且把《婁山關》中的那句“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賞析得與眾不同,《長沙》中“獨立寒秋”那樣的意境也讓那位老者演繹得很完美。
以上二位背書人令人敬佩。是呀!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好書好文章太多,唐詩宋詞元曲,《老子》、《孫子》、《論語》和《孟子》等等。你能隨便背下一部,都會讓人刮目相看并受用終身的。盡管背一部書無須十年八年,遺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可謂少之又少。背書不可能一蹴而就,背書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矛盾先生很小就能背下整部《紅樓夢》,他最后終于成為文學大師。猶太人人人會背《圣經》,這也是值得效仿的做法。國人不是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謅?,F在會寫詩的人很多,能熟背唐詩的有幾人?能首首會翻譯的更是鳳毛麟角。
經??囱胍暤摹栋偌抑v壇》,那些專家們在臺上講得很權威,紅學專家說《紅樓夢》,三國專家談《三國演義》,臺下聽眾連連稱道,電視機前的觀眾也覺得那些專家了不起。究竟那些專家會背《易經》等所講之著作嗎?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就如我們老師上課一樣,臨陣磨槍的也大有人在呀!
眼下的青少年們,上進者為數自然不少,天之驕子經過寒窗苦讀,圓了一個又一個夢。但哪位又能即興背上很多很多的經典文章呢!“記得舊文章,便是新舉子”的時代已不復存在,但那些記得舊文章的人依然讓人肅然起敬。
談到背書,讓我想到時下那些五花八門的課外培訓班,什么舞蹈培訓班、什么鋼琴加強班、什么書法美術班、什么……班。如此這班那班到底給孩子帶來了什么?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在作祟,與其學這學那還不如讓孩子靜下心來多追憶追憶我們的古人吧!應該多背背書積淀自己的文化底蘊,何苦非要讓孩子去吃自己不喜歡的課外餐呢!
古人不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嗎?我們讀書背書并不是要成為什么專家不專家的,關鍵是要學習那種精神,況如真能背下一部書或多部書,需要多大的毅力呀!我曾想趁年輕時多讀書多背書,其結果是沒恒心都是一知半解,當我再次想搏擊長空去背書時,卻發現自己已近天命之年。記憶的衰退讓我好不甘心,我羨慕那些喜歡背書的人,敬佩他們背書時心無雜念終成背書專家,這難道不值得學習嗎?朋友們,捧起你的書用心去讀去背,它們會留在你記憶長河里,讓你終身受益,那時的你一定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