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了,新學年開學的季節,本該在這樣的季節說一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勉勵大家的語句,但今年我卻實在講不出這樣的話來。
這個暑假前,陜西藍田的一個小學生因為課業負擔過重,以一種悲情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喝藥了,不用去上學了。”這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書桌上安靜地躺著他的作業本,那天的作業一共有7項,他完成了其中的6項,最后一項永遠留在了人間。生命的花蕾還沒有綻放就枯萎了,這是悲哀。一個10歲的孩子,何解人情世故,卻要以死來解脫自己,這是悲哀中的悲哀。一個網友悲憤地說:孩子,去吧,天堂里沒有那么多的作業。
然而誰能保證這個孩子的悲劇不再上演?某小學二年級在學生放假的3天時間里,留了8張大卷子及4篇語文大筆記。當有些家長對此提出異議時,班主任老師說她10年來都是這么教學生的……暈,10年了,你的教學方法還不改進一下?還在為應試教育助紂為虐?過多的作業、懲罰措施在老師看來或許是負責的表現,其實卻給孩子留下過重的心理負擔。有人做過調查,在隨機抽取的503位小學生中,反映學習壓力程度很大的占12.35%,較大的占38.36%,中等的占37.2%,不大的僅占12.12%。也就是說小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的占總人數的半數以上。
“大人們說,煤氣要限購了,房子要限購了,我多么希望能出一個書包限購令啊,一個小孩只能有一個書包,讓我能輕輕放下,又能輕輕背起。”一位小學六年級孩子發出了這樣的吶喊。不僅課堂作業多,課后各種名目繁多的“課后班”、“興趣班”、“加強班”也讓孩子們的書包重之又重。
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尚且如此,中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你身邊的中學生課業負擔重嗎?”這是某報做的調查中的一個問題,91%的人的回答是:很重。
重負之下的學生們將來真的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嗎?答案卻不盡如人意。“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資源國,為什么在科技領域出不了頂尖人才?其主要根源之一就是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方式不科學,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背上了沉重的書包,各種各樣的作業、考試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孩子的創造性就這樣慢慢地被抹殺。”一個網友一語道破天機。
著名作家周國平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今日中國,教育是最落后的領域,它剝奪孩子的童年,扼殺少年人的求知欲,阻礙青年人的獨立思考,它的所作所為正是教育的反面。”
誠然,現在還處在教育改革階段,我們不可能一步跨入教育先進國的行列,那么在此時此際,我要對同學們說一聲:開學了,好好珍重,學累了的時候,一定要歇歇啊!
#1050833;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