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躺在夢想之上,仰望星空,會有什么樣的心情?賁友蘭說:我的幸福指數很高。說這話時,她坐在海安縣城中心地帶一幢氣派的大廈中。大廈一二三層是她一點一滴建起的、蘇中地區最大的民營書業——慧源書城;大廈頂端16樓,有她溫暖的家。
每當夜幕降臨,賁友蘭便會在“太愛了”的書城之上,在回憶、期望中,安然入眠。一切美好如童話……
敏感,從細微處掀開一片市場
見到賁友蘭時,她一襲裙子火紅。未曾開口,一張表情豐富、笑容飽滿的臉已顯出她性情的熱烈、敏感,與紅的激烈相得益彰。
感性的女人大概也適合商場,特別是在文化產業領域。賁友蘭的一生與書糾纏不清。如大多青澀女孩,她在瓊瑤的《窗外》、《一簾幽夢》中開啟了文藝女青年之夢。在老家的農舍中,她蹲在灶邊,一邊心不在焉地燒著晚飯,一邊在煙火熏炙中,讀著美得不現實的故事。初中化學課堂上,她寫隨筆,寫詩歌,不覺把稿紙夾進作業本交了上去,結果被化學老師調侃說“咱班出了個李清照”。
畢業后,她好歹做了與文字沾邊的工作,在一家國企做了8年的檔案管理、文秘。可惜1997年,企業倒閉,賁友蘭捏著5300元補償金,離開了曾以為會待一輩子的工廠,去了丈夫所在的部隊,做了隨軍家屬。
但幾個月后,她便抱著三四個月大的兒子,咬牙回了海安。“我得有自個兒的事做做。”她用手頭所有的錢租下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店鋪,買來七十多本武俠書擺上。租書鋪簡陋得不像話,卻有個好聽的名字——松竹蘭書行。“松竹蘭”是各取了一家三口名字中的一個字,寓意“我們是快樂幸福的一家”。
這天早晨,賁友蘭把兒子放進一只大木桶,收拾了少得可憐的那點書,正式開張。一本書一天收租費2角錢。第一天,她收進7元4角。揣上錢,她翻出結婚時穿的衣服套上,小跑著去了郵政局,給遠方的丈夫打電話。
“賺到錢了!”那刻,她哭得稀里嘩啦。企業沒了,生活沒了,自己似乎也沒了,她壓抑太久,而此時,她好像把自己找回來了。還是最愛的書,關鍵時刻拉了她一把。在熱愛的地方,找到一處生根之地,那種狂喜、滿足無法用言語表達。
當天,賁友蘭還剪去了齊腰長發,希望一切“從頭再來”。這個寄予良好愿望的形式一直保持到現在,成了私人傳統。每開一家連鎖門店,她的頭發便會修短一截。
一年半后,趕上扶持下崗再就業人員的政策出臺高峰期,賁友蘭在泰寧市場弄到一個優惠出租的門店。店鋪敞亮了,業務量也大了。賁友蘭除了出租書,兒童讀物、小百貨等依次上架,同時還瞄著左鄰右舍在賣什么暢銷貨。
1999年,見燙金對聯熱銷,賁友蘭也想摻和一把。批貨時,打聽到對聯是從義烏進的,她立刻跑了去。而在義烏,她留意到商家進貨單上,貨品最初來源是山東菏澤。雖然具體產地不詳,“擰勁兒上來就感情用事”的賁友蘭還是懷揣熱情,一路顛簸去了菏澤。她四處尋找燙金對聯的蛛絲馬跡,終于打聽到一個叫張和莊的地兒。
那是個不富裕的地方,路上塵土很厚,孩子們追著賁友蘭要“稀罕”的口香糖。賁友蘭好不容易摸到村長家。咕咚咕咚喝下一土碗涼水,喘了口氣,豪爽地對村長一揮手,“我要和你們合作!”談的結果,是賁友蘭買了價值幾萬元的設備給該村,而村里免費為她加工燙金對聯。
就靠著細巧的心、“不理性”的猛勁兒,賁友蘭竟做成了江蘇最大的燙金對聯供貨商,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她的創業事跡,走上了電臺、電視,直到走進了央視。海安縣十大杰出青年、海安縣三八紅旗手、下崗再就業明星……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就在所有人都期待她把燙金對聯生意做得更大時,敏感的賁友蘭卻看出高峰之下的頹勢。2005年,她下決心要砍掉這棵搖錢樹,投身更有發展潛力的圖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家人說她偏執,她卻相信直覺和對市場的把握。2005年讀書節,慧源書城開業了。賁友蘭迎來了事業輝煌的開端。
簡潔,面對困境維持平衡的利器
賁友蘭不諱言、甚至喜愛自己感性的一面,并不覺得感性就意味著脆弱、混亂。她也相信自己骨子里有堅硬的東西存在,那就是堅持,一種對“簡潔”的堅持。
她說,世界是復雜的,用過多精力去應付復雜,便傷了自己,唯有簡單、直率,才是自保的方式,幫人在錯綜的困境前,尋到平衡,解決矛盾,獲得安寧。
2001年起,賁友蘭開始零散地賣些教輔書。但做大書城的經驗,她還是缺乏的。因此,2005年籌建慧源書城之前,她找到了一位有資源的合作者,對方提供書源,賁友蘭銷售。
賁友蘭興沖沖地投下一百多萬元老本,租下一所經營不善的鞋城重新改建,正月初五就跑出去招員工,設計了盛大的開幕式,邀請了各級有關領導,全縣城老師人手一張的會員卡也發下去了。
就在美夢成真前的七八天,不知是對海安文化產業市場不夠了解,還是對建設民營書店缺少信心,合作者臨陣退卻,發來一條致歉短信,稱自己將去美國,無法繼續合作,之后便關機消失。
眼看轟轟烈烈一場大戲要演變成大笑話,焦慮的賁友蘭孤注一擲,帶著兩個懵懂的業務新手,趕往南京長三角書刊批發市場。緊張的兩天奔勞后,她也才弄到價值二十多萬元的書。而“喂飽”慧源書城至少需價值600萬元書籍。
這天深夜,在南京湖南路一家小旅館里,賁友蘭輾轉反側。她使勁甩了甩頭,直率的本能又一次幫了她,“需要書,那就直接找出版社要!”
她一路摸到某出版社,設法磨來出版社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她坐在門口臺階上,編輯了一條幾百字的短信,末了,加了句“明早八點來見您,不見不散”。短信寫得很有氣勢,賁友蘭內心卻很慌張,她不知這算不算最異想天開的一次。
一夜沒收到消息。次日清晨,賁友蘭幾乎是懷著悲壯的心情,踏上了“征程”。恍惚中,她被人引入出版社會談、對行業慷慨陳詞、對未來無限暢想、鼓勵、碰壁、重新再來……
最原始、最簡單的公關方式居然成效顯著,出版社終于肯給她支持,答應給150萬元的書。那一刻,云淡風輕,賁友蘭發現,越是面對困境,越不可陷入糾結的情緒,只有簡潔行動,才能斬斷一團亂麻。
她“厚著臉皮”,進一步提出“能否幫忙向別的出版社求個援”。最終,她將開業所需要的圖書籌集齊全,讓她感到驚喜的是,出版社還幫她找來當紅作家,舉辦了簽名售書活動,風風光光捧了她一個場。
善于平衡,則體現在賁友蘭的商場戰術上。
2007年6月,賁友蘭開了第二家書城,名叫“清華園”。慧源書城當時已相當有名,為何另起鍋灶?周圍人不解。沒過幾天,清華園書城開始促銷,活動三天兩頭開展,火勢集中又猛烈,吸引來許多顧客。賁友蘭笑了:慧源的成熟范兒不能丟,稚嫩的清華園卻可以屢出奇招,起到市場急先鋒的作用。
如今,慧源書城已在海安、如皋、泰興、興化、海門等地擁有六家連鎖店。每到一個夜夜躺在夢想之上,仰望星空,會有什么樣的心情?賁友蘭說:我的幸福指數很高。說這話時,她坐在海安縣城中心地帶一幢氣派的大廈中。大廈一二三層是她一點一滴建起的、蘇中地區最大的民營書業——慧源書城;大廈頂端16樓,有她溫暖的家。
每當夜幕降臨,賁友蘭便會在“太愛了”的書城之上,在回憶、期望中,安然入眠。一切美好如童話……
敏感,從細微處掀開一片市場
見到賁友蘭時,她一襲裙子火紅。未曾開口,一張表情豐富、笑容飽滿的臉已顯出她性情的熱烈、敏感,與紅的激烈相得益彰。
感性的女人大概也適合商場,特別是在文化產業領域。賁友蘭的一生與書糾纏不清。如大多青澀女孩,她在瓊瑤的《窗外》、《一簾幽夢》中開啟了文藝女青年之夢。在老家的農舍中,她蹲在灶邊,一邊心不在焉地燒著晚飯,一邊在煙火熏炙中,讀著美得不現實的故事。初中化學課堂上,她寫隨筆,寫詩歌,不覺把稿紙夾進作業本交了上去,結果被化學老師調侃說“咱班出了個李清照”。
畢業后,她好歹做了與文字沾邊的工作,在一家國企做了8年的檔案管理、文秘。可惜1997年,企業倒閉,賁友蘭捏著5300元補償金,離開了曾以為會待一輩子的工廠,去了丈夫所在的部隊,做了隨軍家屬。
但幾個月后,她便抱著三四個月大的兒子,咬牙回了海安。“我得有自個兒的事做做。”她用手頭所有的錢租下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店鋪,買來七十多本武俠書擺上。租書鋪簡陋得不像話,卻有個好聽的名字——松竹蘭書行。“松竹蘭”是各取了一家三口名字中的一個字,寓意“我們是快樂幸福的一家”。
這天早晨,賁友蘭把兒子放進一只大木桶,收拾了少得可憐的那點書,正式開張。一本書一天收租費2角錢。第一天,她收進7元4角。揣上錢,她翻出結婚時穿的衣服套上,小跑著去了郵政局,給遠方的丈夫打電話。
“賺到錢了!”那刻,她哭得稀里嘩啦。企業沒了,生活沒了,自己似乎也沒了,她壓抑太久,而此時,她好像把自己找回來了。還是最愛的書,關鍵時刻拉了她一把。在熱愛的地方,找到一處生根之地,那種狂喜、滿足無法用言語表達。
當天,賁友蘭還剪去了齊腰長發,希望一切“從頭再來”。這個寄予良好愿望的形式一直保持到現在,成了私人傳統。每開一家連鎖門店,她的頭發便會修短一截。
一年半后,趕上扶持下崗再就業人員的政策出臺高峰期,賁友蘭在泰寧市場弄到一個優惠出租的門店。店鋪敞亮了,業務量也大了。賁友蘭除了出租書,兒童讀物、小百貨等依次上架,同時還瞄著左鄰右舍在賣什么暢銷貨。
1999年,見燙金對聯熱銷,賁友蘭也想摻和一把。批貨時,打聽到對聯是從義烏進的,她立刻跑了去。而在義烏,她留意到商家進貨單上,貨品最初來源是山東菏澤。雖然具體產地不詳,“擰勁兒上來就感情用事”的賁友蘭還是懷揣熱情,一路顛簸去了菏澤。她四處尋找燙金對聯的蛛絲馬跡,終于打聽到一個叫張和莊的地兒。
那是個不富裕的地方,路上塵土很厚,孩子們追著賁友蘭要“稀罕”的口香糖。賁友蘭好不容易摸到村長家。咕咚咕咚喝下一土碗涼水,喘了口氣,豪爽地對村長一揮手,“我要和你們合作!”談的結果,是賁友蘭買了價值幾萬元的設備給該村,而村里免費為她加工燙金對聯。
就靠著細巧的心、“不理性”的猛勁兒,賁友蘭竟做成了江蘇最大的燙金對聯供貨商,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她的創業事跡,走上了電臺、電視,直到走進了央視。海安縣十大杰出青年、海安縣三八紅旗手、下崗再就業明星……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就在所有人都期待她把燙金對聯生意做得更大時,敏感的賁友蘭卻看出高峰之下的頹勢。2005年,她下決心要砍掉這棵搖錢樹,投身更有發展潛力的圖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家人說她偏執,她卻相信直覺和對市場的把握。2005年讀書節,慧源書城開業了。賁友蘭迎來了事業輝煌的開端。
簡潔,面對困境維持平衡的利器
賁友蘭不諱言、甚至喜愛自己感性的一面,并不覺得感性就意味著脆弱、混亂。她也相信自己骨子里有堅硬的東西存在,那就是堅持,一種對“簡潔”的堅持。
她說,世界是復雜的,用過多精力去應付復雜,便傷了自己,唯有簡單、直率,才是自保的方式,幫人在錯綜的困境前,尋到平衡,解決矛盾,獲得安寧。
2001年起,賁友蘭開始零散地賣些教輔書。但做大書城的經驗,她還是缺乏的。因此,2005年籌建慧源書城之前,她找到了一位有資源的合作者,對方提供書源,賁友蘭銷售。
賁友蘭興沖沖地投下一百多萬元老本,租下一所經營不善的鞋城重新改建,正月初五就跑出去招員工,設計了盛大的開幕式,邀請了各級有關領導,全縣城老師人手一張的會員卡也發下去了。
就在美夢成真前的七八天,不知是對海安文化產業市場不夠了解,還是對建設民營書店缺少信心,合作者臨陣退卻,發來一條致歉短信,稱自己將去美國,無法繼續合作,之后便關機消失。
眼看轟轟烈烈一場大戲要演變成大笑話,焦慮的賁友蘭孤注一擲,帶著兩個懵懂的業務新手,趕往南京長三角書刊批發市場。緊張的兩天奔勞后,她也才弄到價值二十多萬元的書。而“喂飽”慧源書城至少需價值600萬元書籍。
這天深夜,在南京湖南路一家小旅館里,賁友蘭輾轉反側。她使勁甩了甩頭,直率的本能又一次幫了她,“需要書,那就直接找出版社要!”
她一路摸到某出版社,設法磨來出版社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她坐在門口臺階上,編輯了一條幾百字的短信,末了,加了句“明早八點來見您,不見不散”。短信寫得很有氣勢,賁友蘭內心卻很慌張,她不知這算不算最異想天開的一次。
一夜沒收到消息。次日清晨,賁友蘭幾乎是懷著悲壯的心情,踏上了“征程”。恍惚中,她被人引入出版社會談、對行業慷慨陳詞、對未來無限暢想、鼓勵、碰壁、重新再來……
最原始、最簡單的公關方式居然成效顯著,出版社終于肯給她支持,答應給150萬元的書。那一刻,云淡風輕,賁友蘭發現,越是面對困境,越不可陷入糾結的情緒,只有簡潔行動,才能斬斷一團亂麻。
她“厚著臉皮”,進一步提出“能否幫忙向別的出版社求個援”。最終,她將開業所需要的圖書籌集齊全,讓她感到驚喜的是,出版社還幫她找來當紅作家,舉辦了簽名售書活動,風風光光捧了她一個場。
善于平衡,則體現在賁友蘭的商場戰術上。
2007年6月,賁友蘭開了第二家書城,名叫“清華園”。慧源書城當時已相當有名,為何另起鍋灶?周圍人不解。沒過幾天,清華園書城開始促銷,活動三天兩頭開展,火勢集中又猛烈,吸引來許多顧客。賁友蘭笑了:慧源的成熟范兒不能丟,稚嫩的清華園卻可以屢出奇招,起到市場急先鋒的作用。
如今,慧源書城已在海安、如皋、泰興、興化、海門等地擁有六家連鎖店。每到一個地方,賁友蘭就努力平衡和當地同行的關系,平衡方法很簡單——“當你和對手成為朋友時,雙方才能取得共贏”。
在賁友蘭手中,平衡是藝術,也是技巧,借以籠絡住一批有才華、有個性的中上層管理人員。
那些不好管的能人們,卻服氣賁友蘭這個嬌小的女人。讓他們受用的,就是看賁友蘭認真傾聽建議、然后笑瞇瞇來句“按你說的辦”。剎那,很是舒心自在,所以能人們不計薪水高低,為的是老板的惺惺相惜,為的是“我能我張揚”。
對下屬言聽計從,豈不亂了大局?賁友蘭另有平衡之道。在書城黨委書記的手機上,有這樣一條短信:“【慧源管理】這個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是掌握在能夠經受得住嘲笑與批評,并不斷往前走的人手中!”這類短信,都是賁友蘭一時一地的感悟,隨時傳達到角角落落,把大家的心思粘合到一塊兒。
賁友蘭還愛串門。六家分店,她常拎著水果點心去。和員工閑聊中,便不經意提到別家分店的好經驗,撥弄撥弄那些不甘落后的能人心頭一把火。末了,再丟下幾本《精神的力量》之類的勵志、經營書。漂亮的思想工作就不著痕跡完成了。
她這個老總做得實在輕松,常常一天也接不了幾個電話。員工們都在各自位置上順暢運轉著,她就在寧靜的書房里,伴著音樂,任由激情在夢想中、在未來的藍圖中奔馳。
賁友蘭說:“我愛做夢,更愛帶著一群人一起造夢。我對員工的影響不是靠教育,而是靠感染。”
造夢,先要編一只現實而結實的筐
“書城是個筐,什么文化產品都能往里裝。”文化商場——這個概念,早在2005年就成形于賁友蘭心中,而看起來,這個概念還夠她再“吃”三四十年。
2007年,賁友蘭做了一件很不務正業的事,那年7月,慧源青少年教育中心成立。因為多年來一直賣教輔書,她接觸到許多老師、學生,對他們的生活很熟悉。剛出現“小家教”,她就注意到了,且動了心。她覺得,即便在縣城,課外教育培訓也大有前途,就看誰有這個眼光、魄力,把資源整合起來。而她正是喜歡“先創市場,再做利潤”的人,她覺得可以挑戰一下這個角色。
雖然此前,當地少年宮、圖書館就開辦了類似輔導班,名聲在外,但慧源青少年教育中心初成立,竟招生七百多人,讓業界大呼跑出一匹“黑馬”。這樣的業績,早在賁友蘭預料之中,她笑言:“我熟悉的老師、顧客,都是潛在資源,書城就是我賴以發展的大本營。”
的確,很少見到如慧源書城般“熱鬧”的書店。除了一般書店也會有的禮品、文具、數碼等專柜,還能看到特別的功能區——為當地著名藝術家開辟的一角畫廊,掛滿精致樂器、兼顧售琴與教學的琴行,為學齡前兒童提供感統訓練的樂園,為設計公司開辟的藝術裝飾展示區,為婚慶策劃機構、影視制作公司打開的對外宣傳的窗口……
這樣的合作,形式多樣。有的是向專柜經營者收取租金,貼補了書城租用場地的開銷;有的是幫專區經營者尋生源,按比例分享成果;有的是借對方之名,提升書城的文化氣質,吸引人氣。
與其說這是書店,不如說更像文化大超市。這種定位,又體現了賁友蘭感性背后現實的一面。在江蘇,民營書業品牌很多。比如,先鋒書店專營人文類書籍,走的是大都市里的小眾路線;大眾書局則闖上海、聯外企,走的是開闊縱橫的外向型路線;而慧源書城,因其地域、資金、資源等限制,注定了必須放下身段,做以書為媒的“雜家”。
賁友蘭把“雜”字做到了極致。不僅在書城內,布下文化產業鏈條,書城之外,她也尋找著拓展的一切可能。
在青少年教育中心,她設置了縣燈謎協會、海安棋院、出國留學培訓中心中介,至此,她還不滿足,還毛遂自薦,寫信給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老總俞敏洪,要求加盟。對方說自己是直營模式,她又熱心地提出項目合作計劃,并在2011年暑假,輸送了一百多名學生參加“新東方”夏令營活動。
聽聞海安政府在推進農家書屋建設,賁友蘭再次站出來,想配合公益活動,創建慧源農家書屋。懷著滿腦子夢想,她跑遍全縣大小村莊,和村頭小百貨店、雜貨鋪子的老板們談合作:書城提供圖書報刊、文具用品,東西能賣出去,只收個成本價,東西賣不掉,無條件退貨。這樣的遠景,很讓小老板們激動,“賣書刊提升小店檔次,還不用成本,多好的事兒。”
在賁友蘭預想中,三年內,要在海安每所村莊,建一所書屋。為此,她投入了很多物質,也投入了很多感情,遺憾的是,因種種原因,離現實一步之遙時,理想的快車停機熄火。“以往,遇到失敗,還暗自掉兩滴淚。現在覺得磕磕碰碰不足為奇,存在過的點滴都值得回憶。書屋建得不多,起碼還賺了點名氣。”賁友蘭嘴角,又漾起一渦笑意。
作為江蘇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海安“慧源”如今營業面積近5萬平方米,在全國也不多見。而賁友蘭的新目標是,3年內實現全省連鎖二十家;在每個連鎖店地區成立“慧源春蕾班”,資助貧困兒童重返校園;打造蘇中地區最大的文化物流基地。
“前夜,我剛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里,手臂上長出層層綠葉……”采訪將結束時,賁友蘭,這個愛做夢的女人,用一貫的浪漫風格,詮釋了夢境,“刷刷生長的綠葉,意味著我和書城正在旺盛的青春期。未來30年,我熱愛的文化產業會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推力。”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