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未來5~10年,中國三分之二的民企將面臨富二代接班問題,在接班人培養上,過度扶持與過度磨礪,都不是明智之舉。
張海英是吉林延吉市身價數千萬的女富豪,她的丈夫庸俗無能、好吃懶做,為避免兒子重蹈丈夫的覆轍,兒子大學畢業后,她對兒子采取了一系列“磨礪”接班人的培養計劃??勺詈?,兒子卻和她反目成仇。
女富豪制訂磨礪親子計劃
現年54歲的張海英出生于吉林省延邊州龍井市農村。1982年,張海英嫁給了龍井市一位老中醫的兒子王階。原本以為嫁進城生活會有大的改觀,可作為獨子的王階自小被父母溺愛有加,雖生在中醫世家,又在中醫學院進修過,但他連中草藥都認不全,常常拿著處方,在中藥匣子里翻來翻去,就是找不到處方上開列的中藥,張海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1991年,醫療系統進行體制改革,張海英和王階雙雙下崗。1996年秋,張海英帶著丈夫和兒子回到家鄉那個小山村,開始了采山菜、采藥材的生涯。度過了最初的困難期后,張海英成了山菜、藥材大王,她將附近幾個鄉的山民組織起來,集體上山采山菜、在山間林地種植草藥,她統一收購,將山菜和草藥賣到南方大城市及國外。2000年,張海英家產已有數千萬元。
張海英每天忙得腳不點地,可王階每天只會跟人喝茶吹牛,有幾次張海英讓他聯系業務,他竟然稀里糊涂地將公司老底抖露給對方。2002年春天,王階跟一個女牌友發生婚外情,兩人離婚。
18歲的兒子王小童跟隨張海英生活。兒子一天天長大,張海英發現他越來越像王階,尤其是性格中的愛擺譜、愛吹牛。為了防止兒子像前夫一樣“沒出息”,張海英開始實施對兒子的改造計劃,吃、穿、用能儉樸就儉樸。
2003年7月,王小童考入了吉林省農業科技學院大專班農作物及經濟作物栽培專業。對此,張海英異常不滿,在送兒子上學的前一天晚上,張海英和兒子一起回顧了這些年她走過的創業路,然后向兒子合盤托出了她思慮了很久的磨礪親子計劃。張海英對兒子說:“小童,為了鍛煉你有能力接管媽的產業,你大學期間,媽只給你一半生活費,另一半,你自己想辦法解決。你畢業也不要回到媽這里工作,你要自己謀求職業,只有這樣,你才能慢慢成功,才能接過媽交給你的家業。”
王小童無奈之余,勉強接受了母親的磨礪計劃。
殘酷找茬,兒子在飄零
讀書期間,為了掙生活費,王小童省吃儉用,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暑假悶熱的天氣,他和搞試驗的老師一起鉆山林、進藥場,在田間觀察莊稼、草藥的長勢及病蟲害。兩年后,王小童畢業了,他想回到母親身邊,用所學的知識幫母親打理山貨、草藥生意。
可回家當天,母親就把一把鑰匙交給他,給了他1000元錢,讓他開始新生活。原來,張海英早已給他租了房,這1000元錢是他兩個月的生活費,母親真的按曾經所說的,讓他自立門戶,自闖天下了。拿著鑰匙,王小童哭了。張海英心里一顫,可一想到前夫,想起“自古英雄出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這句古訓,張海英又恢復了堅定。她只讓王小童在家呆了三天,就將他趕出了家門。
王小童住在不足三十平米的出租房里,躺了兩天,哭了兩天。第三天,他退掉房子,背起行李走進了莽莽蒼蒼的長白山深處,他決定要干出個樣子來,證明給母親看。
王小童在靖宇縣一個參場落了腳,利用所學的知識,他很快在這個參場就有了用武之地,解決了參場許多畦參苗的病害問題。參場主人夫婦視他如親子,兩個月給他漲了三次工資,最后,年薪5萬聘用他。在這里,王小童充分發揮了自身價值。
2005年10月,王小童和參場主人正在山坡上晾曬人參,一輛黑色豐田車開上山來,王小童驚訝地發現,那就是母親。原來,母親是這家參場的大客商,參場有三分之二的人參由她收購。得知張海英是王小童的母親,參場主人當著張海英的面將王小童好一頓表揚。張海英臉上笑著,心里卻不是滋味:一個大富商的兒子怎么能給她的一個小客戶打工呢?
2006年春節后,王小童想重回參場,張海英攔住了他,說:“媽不希望你去那個參場打工了,你以后要繼承媽的事業,媽希望你能在城里找份工作,整天憋在參場里能見什么世面、能有什么出息?”
在張海英的一再堅持下,王小童只好辭職,在延吉市一家朝鮮族餐館找了份工作。由于在學校選修過營養學,王小童很快用所學知識為餐館搞起了營養配餐,深得顧客喜愛,餐館生意火爆,被媒體爭相報道。
這家餐館及營養配餐師的名字很快在延吉市火了起來,生意場上,很多客戶向張海英提到王小童,建議她給兒子開個餐館。面對兒子的成績,張海英不是沒有想過開餐館,但她覺得兒子磨礪得還不夠,還需要歷練。
可是,兒子在人家的店里干,聲望越高越顯得她有問題——如果她和兒子沒矛盾,這么能干的兒子為什么不留在她身邊?想來想去,張海英決定將兒子攆出延吉市,讓他去外地磨礪。
主意打定后,張海英讓王小童離開延吉市,到更大的城市去闖。可在延吉市聲望正高的王小童,不想離開延吉。母子倆大吵一架,王小童不理會母親,繼續在那家餐館工作。
張海英找到那家餐館的老板,要求他辭掉王小童,原因是王小童對她不孝,不幫她做生意,不回家看她,還經常對她出言不遜。老板信以為真,又礙著張海英是延吉市有名的女富豪的面子,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委婉地將王小童辭掉了。
被辭了工的王小童心想憑著自己的名氣肯定很好找工作,可找了一圈,幾乎所有稍有名氣的飯店都不聘用他。后來,他才明白了真相:原來張海英早已向延吉市幾家大型餐館打了招呼,不允許他們接納不孝的王小童。
2006年冬天,王小童揮淚離開延吉市,來到大連。
母子反目成仇,磨礪親子計劃喋血
王小童在大連一家星級酒店重操舊業。2009年春天,他與同為營養配餐師的同事黃亞芳戀愛了。黃亞芳畢業于大連輕工業學院,長春市人,父母靠賣水果為生。
從離開延吉到大連,因為對母親的恨,近三年的時間,王小童幾乎沒給母親打過電話,也沒回過家。2009年5月,聽說王小童談了對象,張海英來到大連,見了兒子和黃亞芳。
對黃亞芳的出身,張海英不認同,在她看來,賣了幾十年水果而不能將生意做大要么是智商有問題,或是勤勞不夠,“三輩不斷姥家根”,兒子娶了這樣的兒媳,誰知道會遺傳出什么樣的孫子呢?兒子已經繼承了他父親的不聰明,兒媳再帶來她家的不爭氣的基因,“富不過三代”現實版說不準會在她老年時上演。想到這些,張海英明確向兒子表示她不喜歡黃亞芳。但王小童根本不為母親的觀點所動。
無奈的張海英又開始破壞兒子的工作,她對王小童說:“小童,你已經25歲了,該自己干點什么了,不能總是給人打工,你自己開公司或是飯店,積累經驗,將來才能擔當重任。我希望你明天就辭了酒店的工作,自己開公司。”
幾天后,張海英見兒子毫不動搖,于是,她故伎重施,讓酒店辭退了王小童。以為媽媽會給他開公司的啟動資金的王小童,再次失望了:媽媽破壞掉他的工作后,自顧自地回了延吉,揚言讓他白手起家辦個公司或者飯店出來。
張海英這樣要求王小童,一是想讓王小童盡快成才,二是想讓黃亞芳面對沒了工作、又無資金創業的王小童知難而退,和王小童分手。這期間,張海英幾次悄悄來大連,在中南路買了一套三居室的精修樓房,在旅順南路買了一套正在建的別墅。每次來大連,張海英都讓司機悄悄去打探王小童的情況,得知王小童生活得很苦,張海英心里也不是滋味,她決定等王小童辦公司或開飯店成功了,她再出手援助,并將中南路的房子送給他??墒?,張海英遲遲等不到王小童已成立公司或開了飯店的消息,這讓她非常著急。
2011年7月,黃亞芳懷孕了。王小童和黃亞芳一直租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里,總不能讓黃亞芳在租來的破房子里生孩子吧?情急之下,王小童給母親打電話,他才知道母親早已在大連買了一套公寓和一套別墅。
坐在母親陽光明媚的房子里,看著窗外山上茂密的樹木,想著自己和懷孕的黃亞芳住在貧民窟里,王小童失聲痛哭,他求母親讓黃亞芳搬進來。
看著痛哭流涕的王小童,張海英有片刻動搖,可一想到丈夫,想到黃亞芳的水果販父母,煩惱就從心頭涌起,她開始數落王小童:“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為什么就不能白手起家給我干出個公司或飯店來呢?難道你天生就是個只會給別人打工沒出息的東西嗎?你沒出息就算了,還要給我找一個基因不好的兒媳婦,這樣的兒媳生的孫子我不要,你讓她打掉!”見母親如此絕情,王小童憤怒了,他對母親大吼:“你總說我基因不好,這怪我嗎?有什么樣的爸爸是你給我的選擇,要說錯,是你當初錯了,為什么拿你的錯懲罰我?”
見母子二人吵了起來,張海英的司機從另一個房間走出來勸架,張海英覺得很沒面子,抬手給了王小童一耳光。
這一耳光讓王小童愣住了,想著從小到大母親處處給他出難題,一再折磨他,從沒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還要干涉他的婚姻,她好幾套房子,而他和未婚妻卻無處安身……想到這些,一股怒火從心頭涌起,王小童瘋了一樣跳起來,拿起水果刀,朝母親的腹部“嚓嚓”捅了兩刀……
張海英一再懇求警察不要帶走王小童,可王小童還是被帶走了。至今,在醫院養傷的張海英終日以淚洗面,她怎么也沒想到,望子成龍的她竟葬送了兒子的一生。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