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服中藥小心藥物型肝炎
小金因頭皮屑過多、瘙癢難忍,打算到醫院看病,一下公交就遇到了醫托。醫托聲稱女兒和小金有一樣的毛病,在一家小診所吃了幾副中藥就好了。之后,小金去了診所,花了三千元開了五十副中藥“秘方”。
一個月后,小金眼睛和皮膚變黃,感覺疲憊沒精神,趕緊去醫院看病,被發現患有藥物性肝炎,治療一個月,才康復出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念解答:
肝臟是藥物轉化、代謝的主要器官,負責解毒,本身也會中毒。發生藥物性肝炎,有的是損肝藥物用量過多、時間過長;有的是藥物過敏性的,哪怕用一片、一次這樣的藥物,也會損害肝臟。
藥物性肝炎的早期癥狀有腹脹、食欲減退、惡心乏力、肝部不適等,檢查結果常見血清轉氨酶增高,或伴有膽紅素升高。嚴重者有出血傾向、腹水形成、肝昏迷以至死亡。
目前,至少有六百多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炎,再溫和的藥也可能產生肝毒性,因亂吃中藥、補藥,患病的病例并不少見。該病發病率逐漸增高。中藥所致的藥肝,以老年人多見。
對肝臟有損害的包括抗炎藥、安眠藥、抗生素、抗結核藥等常見藥物,以及一些激素類藥物,對于這些藥,更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用。
去屑秘密在于洗頭方式
頭屑飄飄總在不經意間讓人尷尬,專家還發現一個有趣現象:老外要是有頭皮屑,肯定是頭頂比四周多,而中國人呢,是后腦勺的頭皮屑最多。為何會這樣,怎么才能去掉頑固的頭屑?
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教授、主任醫師范衛新解答:
頭皮屑分布有區別,是因為歐美人洗頭多淋浴,水從頭頂往下走;以前中國人洗頭,多半和洗澡分開,低著頭在水龍頭底下沖。水沖得多的地方,頭皮屑就多。
其原理是:頭屑的罪魁禍首是寄生的真菌——馬拉色菌。洗發水中含抗真菌活性成分,沖洗多的頭皮上,保留的成分比較少,頭屑就會多。
防治頭屑,還要小心三大誤區:
徹底清潔頭皮——皮脂不是壞東西,失去它,將會降低頭皮對外界刺激、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功能。皮脂還可以包裹在毛發表面,起類似護發素的作用。因此洗頭別太頻繁,要選擇溫和的洗發水。
護發素殘留保護頭發——護發素分免洗型、沖洗型。沖洗型的,沒必要殘留,只要保證其停留在頭發上一段時間就可以了,活性成分就能滲透發質。
高糖、高脂肪食物不能吃——頭脂多跟食物沒有必然聯系,沒必要刻意去避免。
頭屑多,可以用去屑洗發水,注意要堅持使用;此外,盡量少做電燙、拉直。
小感冒引發急性中耳炎
路路前幾天在幼兒園被傳染了感冒,媽媽本來沒當回事,可前兩天夜里,路路突然哭著說耳朵疼,還不斷地抓撓。父母半夜帶她去醫院就診,這才發現路路的耳膜紅紅的,得了急性中耳炎。
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醫師程雷解答:
人的鼻腔后面兩側,各有一根管子和耳朵相通,這根管子叫咽鼓管。兒童咽鼓管較成年人短、平、寬,易患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應及早發現,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大多可能轉慢性。另外,如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細菌反復侵入中耳腔,可能導致慢性中耳炎。
如孩子出現發熱、拍冷,伴有吸吮、吞咽疼痛,或說耳朵痛、反應遲鈍等情況,應考慮急性中耳炎。
避免兒童急性中耳炎也有方法。
如果感冒了,得鼻炎了,要使用正確的擤鼻涕方法,應交叉單側擤鼻;動作要溫和,否則,會導致鼻咽部壓力增高,給細菌開方便之門。
夏季游泳后,要及時側頭單腳跳動,促使耳內水流出,并用棉簽吸干。
避免在嬰兒仰面躺著時,用瓶子喂奶或其他食品。營養豐富的液體流入咽鼓管,會方便細菌的滋生。 (沈艷 宮丹丹 周驍俐 周寧人供稿)
(編輯趙瑩zhaoingno.1@163.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