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譯云國際信息服務公司橫掃在滬外國領事館、跨國公司的翻譯業務,還在全國開了幾十家翻譯連鎖門店。創業者陳弋桃是80后女孩,她的口頭禪是:“只要你勇敢地去敲門,那扇門說不定就會為你敞開!”
糊涂膽大闖職場
陳弋桃是四川宜賓人,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2000級學生。她在學校里特別折騰,什么都干,曾憑借一份商業企劃書,獲得了“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挑戰杯”的三等獎。
大三時,陳弋桃去了一家公司實習,當實習秘書。老總叫戴劍飚,和陳弋桃是老鄉,曾被評為“第一屆上海IT十大新銳”。一次聊天中,戴劍飚問陳弋桃之前在干嘛。她說在暑假里給一個印度人做口譯,賺了2000多元錢。戴劍飚隨口說:“要不我們把互聯網和傳統翻譯業務結合起來,做個翻譯網站?”
陳弋桃來了勁,馬上進行市場調查,發現盡管當時上海的翻譯公司很多,但市場很亂,價格戰打得厲害,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認真考慮過服務、質量等問題。對于她的市場調查與分析,戴劍飚予以認可。
一半戲言,一半認真,兩個四川人倒騰出一個提供語言翻譯服務的企業——譯云國際信息服務公司,英文名為“YesMeaning”。2003年10月,戴劍飚投了400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
陳弋桃開始四處尋找業務,她往一些大公司傳真翻譯合作意向書,大多如石沉大海沒有回應。只有一個人回了傳真,署名為王勁松,是麥肯錫公司翻譯部的經理。郵件上面寫道:你們發來的意向書有錯別字,傳真連個封面都沒有……這樣子還是關門比較好!陳弋桃立即打電話找到王勁松,坦誠地說:“我們是學生創業,很多東西都不懂,謝謝你提的意見,要不我請你吃飯?”
王勁松開始推辭,后來有點好奇,就和陳弋桃見面了。一頓飯下來,王勁松說:“別擔心,我會幫你的。”在王勁松的推薦下,陳弋桃有了第一個客戶——一家美國軟件公司。
2004年5月,“譯云國際”接到一份8000美元的業務。正讀大四的陳弋桃學生氣十足,未向客戶收取任何訂金或預付款,就把工作做了起來。沒想到,她后來凌晨5點出門去要賬,一分錢也沒要回來。
這下她害怕了,因為這單業務需要向譯員支付幾萬元報酬,如果收不到錢,公司將面臨倒閉。陳弋桃一邊著急,一邊硬撐著。臨近畢業的她,這時已與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有了就業簽約意向,薪水自然很高。可一想到“譯云國際”已經招了兩名員工,如果公司倒閉,兩人就會失業,于心不忍的陳弋桃,終究邁不動離開的腳步。不過很萬幸,這筆錢后來還是要回來了。陳弋桃算是得了個大教訓。
敲開領事館的大門
陳弋桃想到了各個國家在上海的商會,她在網上把英國、美國、瑞士等商會的電話號碼查到之后,挨個打了個遍,結果全都不行。
2004年7月的一天,陳弋桃把電話打到了奧地利領事館,對方正好有份資料需要翻譯,讓她過去談。
第二天一大早,她穿上借來的職業裝,換了三趟公交車,趕到了位于上海商城的奧地利領事館。領事館的人很熱情,拿出一份不到一千字的翻譯稿件,她報價200元,對方同意讓她拿回去試試看。可她剛回辦公室,領事館的電話就來了。原來,對方不放心她的實力,要來考察一下公司再做決定。
領事館的人來了公司,規規矩矩坐著等陳弋桃呢,結果她一下躥到面前。對方看她活潑的樣子,挺好奇,“不好意思,你已經做到市場部經理了,你到底多大啊?”
陳弋桃是1983年出生的,因為擔心年紀太小不被信任,見客戶時,她就謊稱自己只是市場部經理,不敢說是總經理。如今被直接問到歲數,她就想做做假,“26歲了。”“那你屬什么的?”她反應不過來,慌了神,“我不知道,我媽沒告訴我屬啥啊。”
這下可好,全露餡了,年齡沒說對,經理身份也很可疑。陳弋桃知道越解釋越糟糕,趕緊扭轉話題,硬著頭皮介紹自己的網站。YesMeaning網站確實有特色。它能將公司的整個流程展現在客戶面前,客戶既可以看到譯員的名字,也能看到誰是校譯,甚至可以看到校譯為譯員翻譯稿所做的批注,以及專為客戶設計的相關詞匯庫、留言打分區。
領事館的人雖然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看到翻譯竟能與信息化技術、標準化流程“聯姻”生財。
看到“譯云國際”的實力,對方也終于明白了,原來陳弋桃是擔心別人誤會自己的能力,才謊報年齡和身份。這么一來,反而覺得她小小年紀就能做一個翻譯網站很了不起。就這樣,陳弋桃拿下了奧地利領事館的翻譯業務。
拿到大客戶,不但給了戴劍飚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也給了陳弋桃信心——如果把各大領事館的翻譯業務全部拿下來,又會怎么樣?那錢還不是賺得嘩嘩的?陳弋桃又沖上去敲美國領事館的門了,介紹說奧地利領事館已經是自己的客戶,又介紹了自己的網站,說“譯云”在全國各地,包括西藏都可以提供翻譯。最后一條把對方說動了,他們說:“150美金一天,是固定的,所以你們要考慮,是不是能接受這個價錢?”
陳弋桃一口答應了,她看中的是領事館的品牌效應。對她來說,能拿下美國領事館就是成功。
答謝Party扭轉乾坤
誰知,美領館的翻譯活動卻搞砸了。美領館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來說:“今天知道陪的人是誰嗎?是施瓦辛格!”原來,陳弋桃派去的譯員以為這次安排的翻譯只是普通的商務活動,沒穿正裝出席,被趕回來了。
一天的錢丟了還是小事,重要的是好不容易到手的大客戶,就要因為譯員穿便裝給丟了。
因為她的客戶承包了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跨海大橋,施瓦辛格正是該州州長,只有他簽完這個字,客戶才能接下項目。所以,商務領事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這一次,陳弋桃怎么解釋都沒用,發郵件也沒回音。她又打電話給美領館所有認識的人,希望他們幫她去解釋,但一個月過去了,都沒有任何消息。
陳弋桃最喜歡看的書是《飄》,最欣賞的一句話是:明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她想出了一個辦法,興沖沖找到了戴劍飚。
她說,很多大的外企,包括一些律師事務所,還有大的領事館,在復活節圣誕節會搞一些酒會。我們公司是不是也搞個年終酒會,把這些領事商務官員、客戶都請過來,大家聚一聚,可以“一網打盡”。
戴劍飚覺得這是個好主意,給了2萬元錢,而陳弋桃的預算是10萬元。
花2萬元錢要辦10萬元錢的事,陳弋桃使出了渾身解數。她找來一個專門做活動的朋友,幫忙聯系了一個只收就餐費用的聚會場地,又找朋友免費設計了邀請函,請來大學合唱團的同學免費彈鋼琴,讓同班同學充當免費的工作人員,紅酒和活動的獎品全都找來了贊助。
陳弋桃首先給美國商務領事打去電話。她巧妙地說,她想做一個Party,但時間還沒定,想聽聽領事的意見,看他覺得哪天比較方便?這樣一來,對方不好意思不來了。
答謝Party如期舉行,聚會上,美國、奧地利、瑞士、加拿大、新西蘭、挪威等各大領事館的人悉數到場,因為人太多,簽名桌前排成了長隊。整個Party,陳弋桃忙著跟所有人碰杯,連一口酒都沒有來得及喝。
她還借來了六面和電影《十面埋伏》里比較相像的鼓,又請了幾位專業舞師,像章子怡在電影中那樣圍著鼓跳舞,現場的客人一下子激動起來了。
餐會結束后,餐廳老板不干了,扣住陳弋桃不讓走。老板說,他們講好請五十個人,但實際上來了一倍多。最后,又付了餐廳老板幾千塊錢,陳弋桃才脫身。這可真是一次成功的大Party。
在上海成功后,陳弋桃采用加盟形式向全國各地推廣,三年內,就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翻譯公司。加盟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許多已經成為當地最大的翻譯公司。也正因為她的努力,翻譯行業逐漸走進了風險投資的視線,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