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學校取消了,包括連小學、大學全取消了,中國人的知識會大大降低,但中國人的道德水準會大大提升。“這一點一直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從小學開始,每一步走過來,都培養大家在說假話。”
——在2011達沃斯論壇上,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說
包括4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在內的6名舉報人,實名舉報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學術腐敗。被舉報人石元春以及舉報人李季倫、陶益壽、林培等都年過八旬。
——據《新京報》。作者晏揚說,在中國,學術研究領域里有很多“潛規則”,而最大、最壞、最可怕的“潛規則”,恰恰是對學術腐敗的寬容乃至縱容
美國高等教育門檻越來越高,除學費不斷增加外,教科書定價也越來越高。一本教材動輒上百美元,一名大學生每學期要支付近1000美元的教材費。
——據金羊網
對高校學生公寓免征房產稅,對高校學生食堂為高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不久前發通知稱
記者調查發現,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水利廳、農業廳等政府機關,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讓綠色農產品基地高標準保障其部門和單位內部供應。
——見新華網
這種社會上常見的“人情關系”,投射到大學校府,是時代之悲。
——楊振寧的妻子翁帆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引來網友質疑:誰讓翁帆這么輕松地實現“橫跨奇跡”
哈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并列第一。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分列第三、第四,另一所常青藤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并列第五。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9月發布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
自2005年以來,大陸已有上千名大學生以交換生的方式赴臺求學。他們一般在臺灣待一個學期左右。9月,部分臺灣私立高校招錄的首批大陸生即將赴臺求學,975名同學中,有219名來自廣東。
——羊城晚報載文
除設有悲傷輔導、臨終關懷、多功能奠禮堂等專業教室外,還有1間放置有10具特制棺材的死亡體驗室,學生實際模擬寫遺囑、入棺、封棺、被掩埋等死亡歷程,對于生、死有了不同解讀。
——作者在臺灣仁德醫護專科學校的“生命禮儀實務教學中心”了解到
政府信息公開像是一口大鐘,要有人去撞它才會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李燕向教育部、科技部和國土資源部提起行政訴訟。因研究需要,李燕向14個部委申請信息公開,內容為公布副部長的職權范圍,多個部委對其公開,然而上述三部委沒有給到她想要的答案
小學的時候我認為世界上最晚的時間是九點半;上了中學發現竟然還有十點多;高中覺得十一點半不睡覺第二天會“死”;可現在,我會輕蔑地一撇嘴,才十二點多啊。
——一網絡博客稱
我作為一個博士生導師,從來是看人不看學歷的,學歷不等于能力。現在一些招聘動不動就要高學歷,我就是要批判這樣做。我提出一個命名,叫“消費學歷”──就是濫用學歷。學歷指讀書還可以,并不能代表他能夠當你的經營人員、開發人員。現在我從事的這個領域,在中國有3個杰出的人才,當初讀研時都補考過,而成績考得好的幾個人,卻都跑到美國去賣中藥了,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浙江圖書館的演講
書法課沒有考試壓力,學生自然也少了學習動力。
——社會上學書法的氛圍不濃,很多學生僅僅為了應付作業而練字,帶有很強的功利性
隨著網絡的普及,廣大作者卻成了網站的“免費勞工”。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有個網絡轉載要付酬的司法解釋,但在實際中等于“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