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讀作家陳大超的新作《聰明的最高境界》。這本書讀起來很親切、很鮮活,作者的視角很獨特,書中的故事離我們很近,仿佛就發生在身邊,書中闡明的道理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這本書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智慧樹,我讀此書的感覺就像品嘗智慧樹上的果子,讓我的頭腦更豐盈,心靈更充實。《做事不欺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三十歲前吃苦是福》等等,這些文章教育我們,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不欺心的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做一個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人,做一個能夠吃苦的人。
有人說,什么理想、追求、信念,那都是一些虛的東西,現在的人,最看重的應該是金錢、車子、房子這些實打實的東西。但陳大超卻說:“我見過的不少人,都是因為在世俗的沖擊下在邪惡思想的毒害下拋棄了理想、信念、追求這些‘虛’的東西,僅僅是人到中年就已衰敗得不成樣子——毫無人生熱忱可言、毫無精神氣韻可言、毫無思想光華可言、毫無生活情趣可言。”因此他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需要用理想用希望用信念用未來這些‘虛’的東西來拯救來支撐的。”
在有些人看來,一個人變得世故了,圓滑了,那他就是成熟了。陳大超卻通過鄧亞萍贏球也要贏心的事例,指出:“一個人,只有當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地做到不欺心,都能把忠實于規則看得比自己的輸贏得失更重要,他(她)才算真正成熟了。也只有這樣的成熟,才能讓自己的勝利‘增值’,讓自己贏得更多的人心,也能給自己代表的團隊和國家增光添彩,同時也有益于讓整個社會變得更文明,更可愛。”
聰明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一顆體現著先進文化的智慧心靈。這顆智慧的心不是自私與狹隘,更不是胡作非為、損人利己,擁有這顆智慧之心的人是心存大愛的人,他會用這顆智慧之心去愛親人,去愛朋友,去愛社會,去愛國家,甚至去愛整個世界……這樣的人,他做的事情越多,他越能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就像一盞明亮的燈,點亮自己的同時,也會溫暖和照亮更多的人。
責任編輯 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