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瓏”字原本是玉石清脆的碰擊聲,用在餐廳的名字里顯得玲瓏雅致多了,而“藏瓏”系列在上海也算是一個招牌了,有“藏瓏泰極”“藏瓏坊”“藏瓏泰廚”“藏瓏云海”等,這一系列的餐廳從來都不會在外觀上落人之后,而且喜歡玩混搭風,將現代揉進原始,將抽象融入現實中,比如藏瓏云海。
露臺餐廳
從上海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尋覓很難找到一家館子既便宜又好吃還能欣賞到美景的,藏龍云海就選擇了818廣場相對便宜的地段。但與兩條小馬路之隔的恒隆廣場相較,這里明顯性價比高多了,與新建成的吳江路步行街只有一墻之隔,而藏龍云海恰好在廣場六樓的露臺處開辟了一片疆域,在小資、白領云集的南京西路,室外露臺位置往往一座難求。
電梯直達六樓后,一字排開的幾家餐廳一下子讓人有點迷茫分不清到底哪家是“藏瓏云海”,但不要著急,隨便亂闖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可以點到菜,三家門店竟然共用一個露臺,一條走廊。總之,藏瓏云海旁邊的泰國餐廳和咖啡館都在一家公司旗下,但格局各有千秋。
藏瓏云海這個名字有點拗口,不管讀zang還是cang,店員說“讀什么都可以”,奔著“什么都可以”的念頭去的時候,在露臺點一杯咖啡吃一碗云南過橋米線,飯后來個提拉米蘇也是未嘗不可的,在這里,混搭到家了。
藏瓏云海的店內環境可圈可點,尤其以竹子元素的搭配風格受到一眾文藝女、小資女的寵愛,個個來店里吃飯都沖著可做后背景的竹林和竹質裝修去的,時不時自拍一下,裝裝可愛,然后迅速發到微博上,云南菜的味道反而成了陪襯。
抬頭看去,用竹子做的封頂很有裝置藝術的感覺,不是并排整齊地排列,而是跌宕起伏,有高有低,層次感中頓時增加了幾分設計感,竹子做的風鈴時不時被敞開的落地窗外吹來的小風帶響,清脆中帶點童趣。吃著羅非魚,玩著自拍,吹吹小風,怪不得來這里吃飯的人絡繹不絕,環境占據了很大原因。
混搭高手
雖然藏瓏云海的環境成了最大賣點,但出品也不賴,盡管是打著混搭風格而設計的新派云南餐廳,但在原料和調料選擇上也相當謹慎和專業,大部分調料空運自云南,苦籽,馬蹄草、酸葉,佛手瓜,薄荷,茴香,芭蕉葉,甜筍等,像極了香料王國。
“當服務員把一大盆咖喱蟹端上來的時候,我看到了每個人臉上洋溢的幸福,青綠色的咖喱澆在紅色的蟹殼上,滿滿地堆了一大盆。這道菜是用‘緬式’咖喱制作而成,和通常我們所吃的泰式咖喱有很大區別,緬式咖喱的原料均取自云南當地,包括八角、桂皮、香葉等。剝開蟹殼,里面的蟹肉迫不及待地露了出來,用嘴接住即將滴下來的湯汁,再將一整塊蟹肉吸人嘴中,肉質細嫩且相當入味,咖喱辣與甜的比例剛剛好,讓人想要再來一只蟹腿!”從食客滿足的語氣中,不難看出藏瓏云海的招牌菜相當受歡迎。而且將泰國菜慣用的咖喱蟹運用到了云南萊中,競也能跟泰餐一較高下。
香炸羅非魚是款結合了泰式風味和云南風味的混搭版,一般云南燒烤店最常見的魚便是羅非魚和鱸魚了,但是羅非魚的肉質更適合燒烤,加八云南特有的香茅草和各式香料,最后加一塊檸檬,吃的時候淋幾滴檸檬汁,味道酸酸辣辣,正是云南菜的精髓所在。在藏瓏云海則是配一碟蘸水,聚集了檸檬汁、野生黑胡椒,小米椒,香葉,八角草果蒜、姜,花椒等,雖然香炸羅非魚跟有些專業云南菜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奢華高傲的南京路露臺上吃一頓性價比極高的云南菜也是眾多食客的不二選擇。
云南的神秘還包括了各式各樣的菌類,而雞樅菌算是云南人常吃的菌類之一,他們喜歡炸雞樅菌,然后做成醬,時不時拿出來做小菜,或者放在米線里作為湯底,在藏瓏云海,雞樅菌與黃瓜絲涼拌,有些出乎意料,清爽的黃瓜絲中和了雞樅菌油炸后菌油的油膩感。
最后的甜點算是藏瓏云海的撒手锏之一了,除了云南咖啡外,芭蕉葉烤糯米、椰心香蕉糕等,都是個個地道的點心。
云南人喜歡吃燒烤,茄子,韭菜,肉糜都能烤出個花樣來,用芭蕉葉裹起來的肉糜,糯米雞肉算是正宗地道的云南菜了,形式對了,就看味道了,如果原料和調料都正宗,那么口味也八九不離十了,最關鍵的還是食客的味蕾,再挑剔再講究,在選擇余地如此之大的藏瓏云海想必總有喜歡的一款。因為在這里吃飯你能點到三家店的菜,三家店的甜點,三家店的飲料,那么那么混搭的地方選擇性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