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圖分析
從公開的渠道來看,這次公開是通過贈送模型的方式披露出來的,這也說明該艦技術上已經成熟,可能已經開始正式建造。而選擇把實體比例模型公開出來,并首先贈送給香港大學,似乎對該型護衛艦的服役方式有某種暗示。有分析認為,1997年進駐香港的海軍部隊使用的037Ⅱ型導彈護衛艇,盡管在作戰上足夠使用,但是在綜合作戰能力上卻略有不足。這次由解放軍駐港部隊首長親手公開056型護衛艦,可能預示著在未來幾年內,解放軍駐港部隊的海軍主戰艦艇將會逐步換裝為具備綜合作戰能力的056型護衛艦,以滿足香港近海防務的日益多樣性的需要。
此外,優先把還未列裝的056型輕型護衛艦通過模型的方式展示給香港大眾,不但表明了中央政府對香港防務的重視,也有利于促進香港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仔細算來,037Ⅱ型艇在駐港部隊服役十幾年了,該型艇搭載的反艦導彈射程偏近,而且排水量太低,不利于在海上交通繁忙的香港水域巡邏活動。駐港部隊海軍代表著人民海軍的整體形象,其所裝備的艦艇也要緊跟上人民解放軍總體發展的趨勢,做到與時俱進。而且隨著人民海軍的發展,新艦艇要比原來的有升級換代的效果,并且需要有質的提高。此時,056型近海護衛艦橫空出世正當其時,在駐港部隊沒有岸艦導彈的情況下,發展一型輕型護衛艦,也符合現實需要。
同時,我人民海軍近年來總體上比較重視大型水面艦艇的發展,但這些艦艇不太適合在近海這樣水淺的海域作戰巡邏。從加強遠洋作戰能力的同時也要穩固近海防守的角度來看,也應該適度發展一些輕型艦艇,為遠洋艦隊建立牢固的后方。這類艦艇不但要承擔起近海作戰任務,還要能夠承擔保障遠洋補給線暢通和軍民運輸等護航任務。
裝備性能
從披露的圖片來看,056型艦的外形沿襲了我國近年建造的新型艦重視艇隱身的外部特點,在艦身中部有一條明顯的折角線,使得上部艦身內傾下部艦身外傾,可以散射敵方的雷達波。從整個艦上的武器和電子設備布局來看,基本體現了簡潔、合理、有效的原則。從外形判斷:排水量在1800~2000噸之間,動力采用2臺柴油機,航速26節左右。
該艦的指揮艙外形低矮,同時艙體上部卻是一個寬敞的大平臺,這里基本沒有設置其他設備,卻在其邊緣四周設有圍欄,這與中國以往的艦艇很不一樣。根據這種情況,初步推斷該平臺是為艦艇指揮人員或者艇員瞭望用,也就是說在復雜海域航行時,該平臺可供較多數量的人員觀望艦艇四周的情況,避免可疑人員或者小型快艇等靠近,或者便于擁有輕武器的人員實施觀察射擊。
艦橋后部的主桅桿也顯得很簡潔,下部是用于76毫米主炮的344A炮瞄雷達,可用于指揮其對空對海射擊。上面是用于搜索制導的“海鷗”雷達(也可能是“海鷹”改進型),這也是該型艇的主要信息搜索裝置。在其后部高高聳立的是用于敵我識別的天線,以及部分電子戰天線。主桅桿兩側的甲板上,左右分別設置了一臺固定基座式12.7毫米機槍,用于自動/手動攔截抵近海空目標,特別是那些具有危險傾向的海上恐怖目標。該槍的裝備,說明該艦十分重視對付逼近的海空低速(是相對于戰斗機來說的“低速”)機動目標,可以在必要時,選擇采用攔截射擊或者驅離射擊。
主桅桿后部和煙囪之間,就是該型艦的主戰武器,兩部雙聯裝新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雙聯裝積木配置的反艦導彈發射架在中國海軍很少見,僅有的雙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都是并列型的,是裝備在中國海軍早期的驅護艦和小型導彈快艇上。從外形上看,新型反艦導彈延續了基本型的彈體氣動布局,長度似乎更長,保留了小型渦噴發動機,彈頭整流罩較前者略為尖細。此外,折疊式彈翼的前面有接數據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這也是分辨新型導彈同之前型號的主要識別標記。導彈的發射箱也同以往有異,上有三條加強筋,顯示彈箱可承受導彈發射時更高的沖壓,箱蓋舍棄了基本型的破片式,改采上下開啟式,軋制成形的凹凸面也稍有不同。
在該艦的煙囪左右分設兩艘交通艇,后部是一個較大的平臺,在以往的護衛艦上,這里是直升機庫,但在這艘艦上,并沒有設置直升機庫。根據布局來看,由前往后分別是衛星通信天線、導航雷達和數據鏈天線、新型近距自衛反導系統。該級艦雖然沒有設置直升機庫,但是卻有如此高的類似平臺,而且從上面搭載裝備的布局來看,也沒有什么裝備能夠占據這么大的面積。有一種說法認為,也許按照慣例,這個部位也設置有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只不過已經隱蔽在遮蔽擋板里面了,從外觀上看不出來。由于該型艦并不擔負遠距作戰任務,因此不設置直升機庫也情有可原,但是如此大的一塊寶貴面積,僅僅設置有少量的武器裝備,似乎有些浪費。
值得一提的就是該艦在中國海軍中第一次裝備了新型(展覽上稱為FL-3000N)近距自衛反導系統。新一代的FL-3000N艦艇自衛武器系統可有效攔截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可對付海上、空中和陸地對艦艇發起的飽和攻擊,是各類反艦導彈的克星,其優異的反導能力構成了保衛艦艇安全的最后一道堅固屏障,成為各型艦艇夢寐以求的護身之盾。該導彈速度高、重量輕、反應快速、制導精度高,可有效攔截各種超音速和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該彈發射后能自行鎖定目標,可實現發射后不管,強大的火力可同時對抗多個目標的飽和攻擊。FL-3000N武器系統完全勝任海軍在復雜環境下對抗多平臺作戰的要求,滿足當前和未來戰爭的艦艇自衛防御的需要。
在艦尾部分,就是該艦的直升機平臺,從圖片來看,這是一架直-9C型反潛直升機。除了執行反潛/搜救任務外,直-9C型直升機還可用于提高海軍艦艇遠距離觀測、偵察和攻擊能力。該型直升機的KLC-1型平面搜索雷達是一種X波段海上搜索和偵察雷達,主要用于搜索和跟蹤水面艦艇,為超視距反艦巡航導彈提供目標信息。當機載雷達探測到敵艦時,目標信息可通過數據鏈傳回母艦,母艦的反艦導彈利用直升機發來的引導數據,執行超視距攻擊。該機攜帶的反潛探測設備包括聲納浮標、吊放式聲納、磁異常探測儀,三樣設備分別用于搜索、定位、核對目標是否存在。當直升機以120米高度飛行時,可接收到10海里內浮標發回的信號,有效作用距離10公里。一組可投放式浮標包括12個被動聲納浮標,另外配有4個主動聲納浮標,此外還有一個溫度探測浮標和一個海洋環境浮標。吊放式聲納為605型,是仿制美國AN/AQS-13聲納的我國第二代產品,其結構簡單,有較好的中近程探測性能。
在該型艦的直升機平臺下部,在兩側有多個開口,有分析認為可能是該艦搭載了拖曳式聲吶陣和反潛深水炸彈投放架,但不可能是魚雷發射裝置口。有鑒于該艦的定位為近海護衛艦,如果本艦(而不是機載)不具備反潛能力,似乎就說不過去,特別是對于中國近海來說,反潛任務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我國的拖曳式反潛聲納技術也已成熟。因此筆者同意這一說法,這樣就會使得該型艦具備了立體反潛能力。
該艦的動力裝置從圖片上來看,是采用柴油機推進,可能裝兩臺16PA6STC“皮爾斯蒂克”柴油機。該柴油機的轉速范圍為400~1050轉/分鐘,額定功率5184 KW(7052馬力),兩臺該機的總功率可達14104馬力,以這樣大的功率驅動兩個五葉螺旋槳,推動排水量在1800噸左右的輕型艦艇,足以達到26節的最高航速。
主要用途展望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進步,中國海軍進入了高速大發展時期。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對外部能源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同時,在國力和軍力提高的前提下,中國對早日解決與周邊國家的海上糾紛也越來越迫切。當然,隨著中國的日漸崛起,西方國家似乎極不情愿,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處心積慮從戰略上圍堵打壓中國,以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在此情況下,也為了盡力保衛自己數十年來的建設成果,中國海軍開始發展遠洋作戰能力。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突然公開要建造056型護衛艦。這是屬于一種輕型近海護衛艦,這似乎與中國大力提倡的“要積極打造遠洋型海軍”的論調不協調。但是,100多年前甲午海戰和八國聯軍進攻中國的鏡頭,已經深深楔入每個中國人的記憶深處。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要發展強大的遠洋海軍,必須首先牢牢固守自己的近海。也就是說隨著中國海軍作戰重心的前移,近海防御作戰能力也要隨之得到加強,以適應新的威脅,為海軍遠洋機動作戰提供穩固的后方。在此戰略指導下,中國在不斷推出新型大型遠洋艦艇的情況下,也不忘記適度發展具備優良近海作戰能力的中小型艦艇,比如022型隱身高速導彈快艇等,以在筑牢穩固后防的情況下,使得自己的遠洋海軍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走向遠洋。
筆者猜測056型輕型護衛艦未來將具備四大用途:首先配屬給駐港部隊,這看來是該艦的首選服役單位,也很可能是該艦的設計初衷。此外還可以使得駐港部隊能夠應香港海關的請求,配合其開展近海緝私和反恐等任務。
其次為近海防衛。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發展呈兩極化趨勢:要么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要么就是用于近海防御的小型快艇,很少能夠看到介于這兩者之間的輕型近海作戰艦只。現在,056型護衛艦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白,使得中國海軍的防御體系得到了優化和改善。該艦大批裝備海軍部隊后,以其經濟性好和數量優勢,再加上其具備一定的遠程打擊能力,可以有效銜接中國海軍的防御空白,預計很快將成為中國海軍近海防御主力。
第三就是為海上交通護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對外貿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主要依賴海運,海洋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索馬里-亞丁灣護航的中國海軍艦只,都是我國新建成并服役不久的最新型主戰力量,利用它們來執行僅僅是對付小規模海盜的任務,可以說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但是考慮到我人民海軍嚴重缺乏遠洋航行和作戰經驗,這樣做的目的是考驗新型艦艇的遠洋性能和錘煉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并逐步積累經驗。而我海軍又明顯缺乏適合執行這類任務的艦艇。因為護航任務的特殊性,使得護航艦艇不需要配備如主戰艦艇那樣功能齊全完備的武器和電子設備,所以056型輕型護衛艦的配備就足以執行低強度任務。如執行第二和第三項任務,該型艦還要加裝一定的武備,如干擾火箭彈和反潛火箭發射器,這兩種中國海軍的標準配置加裝到該型艦上毫不費事,畢竟056型預備留了較大的改裝余地。
第四就是應對島嶼爭端。由于在海上巡邏艦船方面的配置不足,盡管我國改裝了幾艘“江湖”級護衛艦用于海警執法,但仍顯不足,而且相對于在釣魚島海域巡邏的日本巡邏艦(排水量高達6500噸),我們的巡邏船不論是個頭還是對峙能力,都有差距。以056型艦為平臺,可以不搭載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反潛直升機,就可以明顯降低建造成本,大量配給海警部隊(最好是整合后的海警部隊,任務涵蓋我國經濟區和爭議島嶼的保護任務),用以執行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并保護我國領海主權的行動。由于該平臺的通用性非常強,一旦發生戰爭等不測事件,該艦可以立刻改裝成多用途護衛艦,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得海軍增加大批具備一定能力的作戰艦艇。
結語
056型輕型護衛艦的露面,一方面說明中國海軍在向遠洋作戰能力積極發展的同時,也并未放松對近海防御能力的建設;另一方面說明在極力發展高配置高強度作戰艦艇的同時,也在發展一些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且適宜大批量建造的輕型艦艇。從這兩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可以把056型護衛艦看成一型近海巡邏艦,該型艦既可以在必要時伴隨主戰艦艇參加中遠海的作戰任務,還可以在和平時期執行中國近海及專屬經濟區的巡邏、護漁、護航和維權任務,是一種經濟和多用途的新型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