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是出名茶的地方,成年后的溧陽人都愛喝茶。
溧陽爺爺輩的男人,被稱為“老娘家”。天剛蒙蒙亮,“老娘家”就挎著長夾籃子出門,到自家的地里拔幾把小菜,或是摘一只冬瓜、南瓜,慢慢地走上幾里路,去小鎮的茶館吃茶。籃子放在茶館外,不用看管。有人看中了菜蔬,自然會對著茶館扯起嗓子———“韭菜什么價?”“一塊錢一把。”“拿兩把。鈔票丟籃子里啦。”這是“老娘家”的茶錢來路。“老娘家”端坐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與熟人談古論今閑聊著,并不擔心籃子里的錢會有人拿走。直到時近中午,茶已吃白,才在爭付茶錢的客套之后,打道回府。“老娘家”們會幾十年如一日,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去“吃茶”。小小的茶館,每天茶客滿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老娘家”們在這里或是消磨時光,或是談談生意,甚至說媒定親的事情也在茶館里就定下來了。茶館是小集鎮的新聞、文化中心,也是判定是非、調解糾紛的社會“衙門”。溧陽人遇上什么扯不清的事,都會選擇“到茶館里去評評理”。由約請者付茶資“吃講茶”,請眾多在茶館里喝茶的“老娘家”們評判是非、據理調解。
溧陽的成年男子叫“男佬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下的“男佬家”,多數時候喝茶是為了補充身體的水分。田頭有半桶茶水,渴了就用大號的搪瓷缸,咕嘟咕嘟灌上一氣。累了,就在田埂上躺一躺,任暖暖的陽光照著臉龐,莊稼散發出的清香包裹著自己,放松著軀體,也放逐著心靈。傍晚時分回到家,等著開飯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男佬家”在自家場院上,捧著一杯熱茶遠眺。村外清澈鑒人的小河邊,幾位婦女說笑著在淘米洗菜;天際淡淡的晚霞,正慢慢調和著淺淺的天青、桃紅與金黃,緩緩演幻著飄渺不定的色彩。
溧陽把年輕的已婚女子叫“女佬家”。品茶的“女佬家”,多是城里清雅淡妝的淑女。周末,開車去鄉下的旅游農莊,獨享“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的清愁。近睹杯中香茗,遠賞被雨水洗得清亮的山水,如同一幅江南煙雨秀色圖。平時,則聚在裝潢典雅的茶樓里,一邊聊著股票、美容、孩子,一邊看茶藝師把開水注入透明的玻璃壺。茶葉在壺中起伏旋轉,像一個綠袖的女人翩翩起舞,而后如沐浴后的美人,慵懶地慢慢地精神了起來。簇擁著,爭先恐后擠到水面,屏息靜氣地展示著它們的清純。香氣始無略有漸淡而濃,飄入鼻尖。湯色清明口感柔滑,清香隱隱沁人心脾。一曲悠遠的古箏曲,一杯清茶,水里的熱量慢慢釋放著,全身的毛孔慢慢張開,心靈徹底游離于塵囂之外,云一樣飄逸,霧一樣曼妙……
吃茶、喝茶、品茶,品味的是一種人生境界。人不一定都會活在輕閑之中,享受那種雅致生活。只要熱愛生活,即使一杯粗茶,也能品出甘醇,心懷豁達。何況,在溧陽有很多好茶可以選擇。“天目湖白茶”、“香峰壽眉”、“幽香蘇茶”、“太云白茶”……光聽這些茶名,就讓人如沐春風,如飲甘泉,有說不出的暢快。
品飲這些好茶,真的是一種福分。在天目湖,泡上一杯好茶,遠眺群山疊嶂,漫山遍野、整齊有致的現代化茶園,被或濃或淡的霧罩著,陽光透過淡霧,構成如夢似幻的仙景。這仙境中出產的茶注定是“吸天地之靈氣,集花草之精華”;置身仙境的采茶姑娘,融清、雅、潔于一身,也一個個靈性天然、清純而又美麗吧?
(題圖由gettyimages提供其他圖片由湯全明、扎西劉提供編輯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