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云港市灌云縣,一提到“西瓜大嫂”陳娟,可謂無不人曉。她只是一個普通農民,卻成就了灌云西瓜第一品牌———王圩牌西瓜。她擁有很多榮譽:連云港市農村優秀人才、灌云縣十佳新農民、灌云王圩首屆西瓜節擂主等。
她的成功離不開來自于一個農家女身上的韌勁。2006年,由于長時間的下雨,西瓜引發了灰霉病,造成了大量西瓜花穗腐爛、脫落。每家種植西瓜的農戶都有不同的損失,陳娟家種植的西瓜也沒能幸免,損失近六成。這次災害給陳娟帶來了很大的觸動,她從心底對自己說:“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天災,我都要在這片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業。”
從這之后,鎮里、村上只要舉辦技術培訓班,肯定都有陳娟的身影。每次課堂上學到新知識,她總要先到自家的西瓜園去試試。
每年的西瓜上市都集中在夏季,因為量大,價格普遍不高。面對這一現象,陳娟開始思索:外面很多反季節蔬菜、水果利用的是大棚種植技術,能否在王圩也應用大棚技術種植西瓜?
說干就干,2007年,陳娟首次建成四只大棚,成了王圩首個大棚種植戶。然而大棚里的溫度、濕度調控又成了新的難題。那年陳娟就跟隨縣農林局工作人員到上海、山東等地進行學習。這次外出,讓她體會到科技在農業應用中的影響與效果。
隨后的幾年,她又增加了大棚的數量,現在她已經擁有了近百個西瓜大棚,成為婦女種植“大棚第一戶”。取得了成功第一步,陳娟并沒有放緩摸索新道路的腳步。每次外出取經,她總要引進幾個新的品種,然后讓大伙品嘗味道,“適合王圩、值得推廣的品種我就留下種植,不適合的就淘汰。”如今,她的西瓜大棚已經成為當地擁有西瓜品種最多的農戶。
小家的事業日漸興旺發達,陳娟卻并沒有忘記鄉里鄉親。許多瓜農詢問她種植技術時,她總是耐心講解,還與一些瓜農結成了科技幫扶對子,帶領更多人一起富裕。村民陳紅新生活貧困,也想從事西瓜種植,但是缺乏技術和經驗,一直處于觀望狀態。陳娟了解情況后,主動與他聯系,不僅向他傳授種瓜技術,還幫他解決了啟動資金的問題。在陳娟的幫助下,陳紅新承包的西瓜地年收入已達到四萬元。
陳娟對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功總顯得非常低調,她總是說:“說出來的不如做出來的。與大家一起富起來,也是我的榮幸。”
(見習編輯李婉莉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