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輕人都會犯錯,誰都會愛上不該愛的人。走錯路的女孩就像生了一場病,只要走回正路,就是病治好了。
近年來,重慶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相繼出臺規定,“凡發現做三陪、當‘二奶’、搞一夜情的將開除學籍”。然而,這一舉措引起了巨大爭議,很多人認為,高校清除“二奶”文化沒錯,但不能一開了之,這無疑把犯錯的女大學生推向深淵,使她們在歧途上越走越遠。還有人呼吁,大學更應從自我清潔做起,保證象牙塔的純凈,因為教授包“二奶”、“潛規則”女學生的例子屢見不鮮。
對此,美國畢洛伊特學院一位華人女教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學開除‘二奶生’是極不負責任的,我就是一個受害者!”原來,今年29歲的她曾是北京某教授的“二奶”,被迫輟學,受盡歧視……
青春浩劫,研究生成輟學“二奶”
1981年,徐萍出生于廣東省佛山市,父親開了一家小電器廠,母親是家庭主婦。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徐萍學習非常用功,2000年,她如愿考上了北京某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
進入大學后,性格內向的徐萍和同學的關系不太好,常常一個人郁郁寡歡。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她總是泡在圖書館里讀外國小說,那些浪漫奔放、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讓她的內心豐富起來。她開始渴望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就在這時,一個高大、成熟的男人走進了徐萍的心靈———他就是教英美文學課的副教授陳甘。38歲的陳甘是東北人,文雅倜儻、學識淵博的他,對專業成績出色的徐萍格外青睞。
2002年暑假,徐萍在陳甘的介紹下,到一家廣告公司實習。一天晚上,她接到了陳甘的電話,約她到一家咖啡廳見面,談談她的論文。陳甘一直鼓勵她多寫一些外國文學評論,經他指導后發表到一些權威刊物上,這樣有利于將來就業。幾個月前,陳甘送了她幾本亨利#8226;米勒的小說。亨利#8226;米勒的作品多以情愛為主,陳甘將那些性描寫的段落畫了重點符號,并讓她就此類細節撰寫一篇東西方文學差異的評論。這無異于將徐萍推向了一個浩瀚的情愛海洋。
或許正因為如此,那晚當陳甘請她去KTV廳喝酒、跳舞,她都沒有拒絕。后來,她喝得醉醺醺的,隨陳甘去了他的公寓。次日早晨,她才發現自己躺在老師的床上。
徐萍緊張害怕得大哭起來。陳甘安慰她說,他的妻子在哈爾濱工作,很少來北京,只要他倆保密,沒有人會知道。從那以后,陳甘對徐萍更加關愛體貼,不僅在學業、生活上悄悄給予她幫助,還經常給她發一些甜蜜的短信。而從未戀愛過的徐萍也對陳甘越來越依戀。
2003年7月,陳甘的妻子來北京住了一個多月,徐萍感到度日如年。她眼淚汪汪地問陳甘:“將來,你能不能離婚娶我?”陳甘抱著她安慰道:“一切都得慢慢來,你要有耐心。”徐萍含淚點頭。
為了留在北京,等陳甘娶她,徐萍報考了他的碩士研究生。可2004年10月,她剛開始讀研,陳甘的妻子就發現了兩人的關系,說她是為了考研勾引陳甘,并把她告到了學校。陳甘為了前程,默認了妻子的說法。徐萍一下成了過街老鼠,全校師生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昔日室友也冷嘲熱諷道:“難怪她成績那么好,原來是做二奶換來的!”徐萍百口莫辯,欲哭無淚。更讓她悲痛的是,學校很快給了她留校察看半年的處分,陳甘卻沒有得到任何處分。
徐萍再也沒臉在學校待下去了,只好輟學回家。老實巴交的父母震驚不已,整天長吁短嘆。徐萍在老家沒呆到一個月,做二奶被學校開除的事情就傳開了,周圍的人都對她指指點點,徐萍整天不敢出門,憋在家里都快要瘋了。
難求諒解,傷心出國受“洗禮”
2005年1月,在家鄉無法容身的徐萍來到廣州找工作。因為沉重的心理負擔,她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一連進了三家公司,都沒能度過試用期。一次,一個在酒吧上班的高中同學找她借錢,自身難保的她拒絕了。那個同學竟陰陽怪氣地說:“不會吧?你在北京給你們教授當了兩三年情人,一點私房錢都沒有?”她當即氣得眼淚直掉。
在徐萍看來,她對陳甘的愛情是純粹的,與金錢無關。可是,誰會相信她呢?而她最不能接受的是,東窗事發后,陳甘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她身上。她終于明白,不要妄想在已婚男人身上尋找愛情,否則,你愛得再深,付出再多,也只能落得一個“二奶”的下場!
雖然徐萍醒悟了,但她無法獲得周圍人的諒解。2005年5月,她隱身登錄班級論壇時,看見同學們還在用鄙夷的語氣議論這件事。她痛苦不已,知道自己再也洗不清留在同學心目中的壞印象了。從此,她不敢加入任何同學會、QQ群,甚至連北京、母校這樣的字眼都不愿提起。
2005年6月,徐萍在廣州市海珠區一家外資公司工作時,和一位男同事相戀了。兩個月后的一天,男友無意中在她的電腦上看到了她的一篇日記,內容是對過去那段情感的痛悔。他頓時火冒三丈,挖苦道:“你還真能裝啊,我一直以為你是個淑女,沒想到你做過那么不要臉的事!”那一刻,徐萍心如死灰。
和男友分手后,由于擔心他將這個秘密泄露出去,徐萍不得不選擇辭職。失業的日子里,她更加委屈無助。
當年11月,因為一時找不到好工作,她便準備報考廣州某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不料,該校一名導師與陳甘很熟,看了她的資料后,竟對她說:“為了避免難堪,你還是去報考別的學校吧。”徐萍既委屈又尷尬。回家后,她忍不住撲在母親懷里痛哭道:“世界之大,難道就沒有一個地方能容得下我嗎?”
女兒的痛苦,母親譚美蓮感同身受。早在2003年,徐萍父親的工廠就倒閉了,之后一家人僅靠出租兩套房子為生。父母原本希望女兒研究生畢業后,能找份好工作,嫁個好人家,可誰料遭此劫難!事情發生后,不僅女兒名聲受損,他們的平靜生活也被打破了。許多人一見到他們就指指點點,還有人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說:“徐萍肯定嫁不出去了!”
譚美蓮夫婦幾夜沒合眼,最后,他們痛下決心,送女兒出國讀研。很快,他們賣掉了兩套出租房。2006年9月,徐萍遠赴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攻讀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剛到美國時,徐萍很不適應,盡管英語水平不錯,但她性格內向,再加上過去的感情創傷,她甚至不敢與男生講話。和徐萍同宿舍的一個女孩來自越南,名叫阿喬。入學不久,阿喬就找了一個籃球俱樂部的老板做男友,這個已婚男人每個月都給她買衣服、化妝品。阿喬的行為遭到了同學們的唾棄和鄙視,一個美國女孩當面指責她說:“你有知識有學歷,為什么不自己打工掙錢?你這樣做,簡直是踐踏我們女人的尊嚴!”
通過這件事,徐萍了解到,美國女性雖然開放,但她們崇尚人格獨立。雖然她們也追求享受、尋求刺激,但她們決不能接受寄生蟲式的生活方式,就連與男友吃飯、同居,都會奉行AA制。被人包養,在她們看來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半年后,阿喬被那個美國男人拋棄了。同學們都不理她,對她嗤之以鼻,唯有徐萍經常安慰她。漸漸地,她們成了朋友,還一起去麥當勞打工。經過一場“洗禮”,她和阿喬都覺得,應該像美國女孩一樣,獨立、有尊嚴地活著。
2008年1月,一個名叫葉旭安的美國華裔男同學向徐萍求愛。此時,27歲的徐萍到美國已快兩年了,孤寂、漂泊的生活讓她非常渴望愛情,可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經走上了一條絕路,遲遲不敢接受,常在夜里默默流淚。
大聲疾呼,給犯錯孩子改正的機會
盡管徐萍一再拒絕,葉旭安還是對她窮追不舍。2008年8月7日,他買了七十七朵玫瑰送到徐萍的宿舍,表白說:“今天是七夕節,中國的情人節,我希望和你一起度過!”徐萍十分驚訝,連自己都忘了這個傳統節日,沒想到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他竟記得這么清楚。室友們覺得葉旭安太有心了,紛紛勸徐萍接受他。徐萍再也無法拒絕了。
兩人開始戀愛了,可徐萍心里始終有陰影。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她決定將自己的過去和盤托出。沒想到,葉旭安得知她的那段灰色經歷后,竟說:“每個年輕人都會犯錯誤,誰都有可能愛上不該愛的人。”徐萍追問道:“你真的不嫌棄我的過去?”葉旭安誠懇地說:“走錯路的女孩子就像生了一場病,只要你走回正路,就是病治好了,同樣能得到甜蜜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徐萍感動不已,覺得這個誠實善良、積極向上、胸懷博大的華裔男孩,值得自己去愛。
2009年春節前夕,徐萍通過網絡視頻,讓葉旭安見了準岳父岳母。譚美蓮夫婦對這個華裔女婿十分滿意。盡管如此,徐萍仍“心有余悸”。一次,她試探葉旭安說:“美國男人很開放,香港男人很花心,你既是香港人的后代,又一直在美國生活,結婚后你該不會也包“二奶”吧?”葉旭安聞言驚訝不已:“天哪!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呢?”他告訴徐萍,在美國,很多男人婚前生活放縱,但一旦組建了家庭,就會用謹慎的態度去對待婚姻。如果不幸福,可以馬上離婚,而不是出去胡來。另一方面,美國的稅收制度非常健全,有錢男人的賬目開支和各種現金交易,都有嚴密的監控系統,而且重婚罪、婚外情理賠等處罰相當嚴重,不是坐牢就是罰得傾家蕩產,所以,很少有婚后的男人去冒險。
與葉旭安敞開心扉交流一番后,徐萍徹底放心了。2009年夏,兩人研究生畢業后,葉旭安進了威斯康星州首府麥迪遜市的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做培訓師,徐萍應聘到畢洛伊特學院當了一名助教,給學生傳授東方文學知識。按照美國的教學體制,如果她能順利通過六至七年的考察期,就可以被授予終身制教授。
2010年3月,徐萍和葉旭安在美國結婚了,婚后十分恩愛。10月,兩人回到廣東探親時,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徐萍激動地說:“經過這幾年在美國的洗煉,我已經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了。只是當年我在國內遭遇的一切,讓我至今難以釋懷。我想,如果我一直留在國內,恐怕將永無翻身之日。我不明白,人們為什么要把犯錯的孩子逼入絕境?難道就不能維護一下她們的尊嚴,給她們一次改正的機會嗎?”
編后:徐萍的質問發人深省。的確,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有著殘忍的一面,尤其是對于那些犯過道德錯誤的女孩,無論她們是主動犯錯還是被動犯錯,整個社會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她們,致使她們即使有心改過,也很難得到原諒。而她們的婚戀、就業也會因此遭遇重重障礙,前途堪憂。事實上,對于誤入歧途的女孩,只要她們知錯就改,社會就應包容她們。當然,世俗觀念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徐萍的幸運在現實中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復制的。年輕的女大學生們,唯有遠離曖昧,守住自己的底線,才是降低人生風險與成本的正途!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陸艾涢 luaiyun92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