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令,各色的水果仙子還沒有魚貫而入、齊整地列于水果攤前,桃暫且唱了回主角。
其實,櫻桃也是這個時候上市的。小小的,晶瑩剔透,宛如著紅裝的小家碧玉,沒有殷實的家底,故而嫁得早些,從濃密的枝上走下來,開始堂前庭外地待客理家。但這種水果只在山區(qū)丘陵里見得多,山泉里濯洗,綠篾籮里攤開來,盈盈的水光晃動。在我生活的這塊江北平原,難得見到。
去年的蘋果在水果攤或裝潢考究的水果店里都能見到,但再不肯買了。費了半天的勁削皮,一口下去,又粉又面的那種感覺,是老太太在兒孫前兜露了千百回的往事,已經(jīng)嚼不出零星半點的新鮮勁。(主角是桃,卻先寫了櫻桃和蘋果,這是想作對比。桃究竟與櫻桃、蘋果有什么不同之處?)
桃和櫻桃一樣,都屬于平民家的水果,不像荔枝,遠遠地從南方過來,貴得吃不起。住在平原上的人家,宅前屋后多半有一棵或幾棵桃樹。春天里路過,遠遠看見一大團燃燒著的粉紅的火,人從花下過,記得主人的叮嚀:夏天來吃桃啊!
夏天當真來了,自己伸手摘,拿到水邊搓一搓軟軟的桃毛,再坐到樹底下吃,和主人說話。桃讓你和一些最平凡樸素的人親近。
也有玲瓏的小媳婦,或者面善的阿婆,扁擔上鉤著兩只竹籃,里面是新摘的桃,肥嘟嘟,新嶄嶄,像剛被關進教室的一群小學生,憋著一肚子的嘰嘰喳喳,里里外外都是新下枝的鮮嫩。這樣的桃,只管放心地買——自家的桃挑出來,無非是:阿婆為著農(nóng)閑牌桌上的手頭活絡,小媳婦惦記著街角某個鋪子上的一塊花布。蕓蕓小民掐指過日子,在屬于平民階層的桃上可見。
鄉(xiāng)間的桃,離人近,抬眼可看,伸手可摘。鄉(xiāng)間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風,想起那一枝桃花綻放在哪一場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實成形。你是這樣熟悉它生長中經(jīng)歷過的一花一葉、一枝一節(jié),像一對青梅竹馬之人深諳對方的歲月在自己的心底覆了多少層。像胳膊上枕了三十年的那個人,沒什么心里轟然的初見,沒多少觸目時的新奇,可是里里外外都是親。與它相對,心安,實在。
初夏小鎮(zhèn)上買桃,沒有陳貨,圍著圓圓的大竹筐蹲下來,一個個半青半紅的桃像小腦袋在手心底下翻跟頭。咬一口,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純。鄉(xiāng)人賣桃都是當天摘的桃當天賣光,完了再回去摘。來來去去的路上沒有冷庫,沒有精明饒舌的水果批發(fā)商。那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凈凈。不像陳年的蘋果,能面不改色地熬過一冬,依然沒落貴族似的鮮紅著。
桃似你身邊平凡的親人。桃更似你不示顯赫、不事張揚的平民生活姿態(tài),不仰視權勢,不附和權威。摒棄了浮華的光與影,懂得:于謙卑里,去禮贊陽光、空氣、水,還有泥土……
找一找:讀完全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鄉(xiāng)間桃的特點嗎?這句話也是作者著重描繪的鄉(xiāng)間桃、鄉(xiāng)間人的品格,這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